电影品评:相对于追求梦想被嘲讽,嘲讽别人的梦想更能迎合大众

电影《缝纫机乐队》,刚出来的的时候没有去看,也许是受了《煎饼侠》的影响。后来看到相关新闻,说网评不错,有进步,欠了大鹏一张电影票等等,准备等出来看看进步在哪里,后来也忘记了。今天想起,终于看了,真的挺不错的,与煎饼侠相比有很大进步。

两部电影都是追求梦想的喜剧题材,不同之处很多,最大的不同在于煎饼侠只是主角大鹏在那大谈梦想,其后遇到种种阻碍最终成功这一类单一且老套的叙述思路,观众只能被动接受他的梦想、他的努力、他的成功。如果说情节好、笑点多且自然,影片还是有观赏价值,做个看客看高兴了也是物有所值。但从反响来看,这两点也没有很出众,所以这部电影虽然票房不错,但是口碑不佳。因为对于观众来说,这个社会最不缺的就是梦想和梦想的故事。何况情节不精彩、笑料不多,何苦到电影院来看?

而《缝纫机乐队》,以大鹏饰演的程宫和乔杉饰演的胡亮两个人物角色的对比切入。两个人都是在追求自己的音乐梦想,但程宫在追逐梦想过程中,经历多次失败变得现实冷酷:手指受伤不能谈吉他、组建乐队但资金短缺、谈投资又被欺骗;一个属于年轻气盛没头没脑,从小受到当时红极一时的破吉他乐队影响,执着于成立乐队重振摇滚,但没资金没队员。两个人因巧合聚在一起,必然发生矛盾,这个矛盾点就在于饱经沧桑的过来人,对初出茅庐的热血青年大谈梦想的不屑和嘲讽。这种站在高处看低处的不屑、嘲讽甚至是幸灾乐祸,不更符合大众心理和看客的角色?由这里开始,观众被吸引,被代入,这时观众不自觉地选择站在了程宫这一边,对胡亮不顾一切追逐梦想进行嘲笑。其后,新角色开始加入,故事情节也就此展开。

两人开始招收乐队队员,一个是腿瘸的、一个是乞丐装扮、一个老人、一个八九岁的小女孩,每一个人的出场都是笑料。这是一个乐队吗?这样的乐队怎么能成功,哈哈,观众这时就会迫切地想继续看下去,看这个组合的结果,看待胡亮这个傻子,也由于更加彻底的嘲笑反而产生同情。当乐队第一次开始演奏的时候,胡亮懵了,观众被震撼到,这一瘸、一乞、一老、一幼原来都是各具才艺,这样的前后反差,不容许观众有理性思考的时间,观众就自然的开始对这只乐队产生兴趣,并期待他们的演出。此时的程宫似乎也看到了希望,慢慢放下最初的成见。由此观众被完全代入他们这个乐队的故事里来,并开始为他们的喜怒哀乐而喜怒哀乐。

随着乐队的渐入佳境,穿插一些小的问题,产生笑料,并开始为其后必然出现的阻碍而作铺垫,迎接高潮的来临。

但高潮点不好找,没办法,这是题材限制,不可能有生死之间那种悲怆,也不可能有大是大非面前的精彩决断,更不能有如战争动作片那样的刺激对决,这是喜剧电影最难的地方。然而《疯狂的石头》在这一点,处理的很好。

《疯狂的石头》,通过围绕一个中心的多条故事发展线展开情节,利用各种精妙巧合,让多条故事发展线交汇在一起,便为高潮。而《缝纫机乐队》,在这方面处理上略显不足。影片中的主要阻力角色,也就是所谓的恶势力,一是政府拆迁,二是情敌,三是女朋友他爸,这就难免落入俗套。

影片高潮部分就是“打群架”到最终的演出受到极大欢迎,而后结尾。这里有些出戏,打斗过程强行搞笑一波,然后就这样结束。从追逐梦想,到对梦想重新定义,到梦想达成,整体思路这样设定没问题。但是影片对一个最关键的点,即对梦想的定义说的不够。

影片中,胡亮对于保护吉他碑的执着是与他的梦想共生的,当碑没了,他觉得自己的梦想也没了,当他认识到这个问题后就改变了,不再执着于吉他碑,而是重新定义自己的梦想核心:希望找回人们对于摇滚的热情。影片里只是用一首歌加上乐队到工地学校敬老院等地演出的场景来带过。其实这里该进一步加深矛盾,细化矛盾,讲述如何解决矛盾。

这样,前面的一些看的到的阻力,即政府拆迁、主角情敌、主角女朋友他爸这些俗套可以省略一些,深入去解决这看不到的阻力:一是摇滚的年代已经被老一代封存在记忆之中,现在如何让他们重新找回那份激情;二是新一代已经成长起来,在娱乐方面新一代青年选择太多,如何让年轻人继续热爱摇滚。这是影片提升格局并引出高潮部分的关键,解决了这两个问题,最后的观众跑步入场才能顺理成章,不会让人觉得,这也就是电影,真实情况怎么可能会这样。

其实,最后的结局不一定非要是喜剧结尾,也不一定要那么圆满。即便做了那么多,喜欢摇滚的人仍然不多,即便如此也努力唱好。仍有人支持,便足够了,何求很多!这样就可以把整部电影的主题进一步升华,让人回味,让人触动:是啊,有梦想,努力了,即便最终高不成低不就,但这不就是人生吗?这种在生活中,才算是常态,才能引起共鸣打动人,也更符合社会中产阶级占主导的社会分层现状。

你可能感兴趣的:(电影品评:相对于追求梦想被嘲讽,嘲讽别人的梦想更能迎合大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