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西生死观看中西文化差异

自古以来,生与死都是各个民族不断思考的哲学问题,如何对待生与死,可能是人类诞生以来所面临的最大困惑。它不仅是一种自然现象,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现象,涉及到社会文化的各个方面。中西生死观的差异体现了中西文化对于追求生命价值与永恒的不同看法,蕴含着不同的文化思考。


对待死亡的态度

在我的家乡,对于去世之人的说法不是直言某人去世了,取而代之的委婉说辞是某人“老了”;有孩童在吃饭时或者游戏时说了“死”字,家长一定让他打自己的嘴巴,并且怪孩童说了“不吉利”的话。鲁迅在散文《立论》里讲述了一位富人家诞一男孩,抱出来给客人们看,有的客人极尽恭维,说孩子将来要发财和做官的,得了赏;有人却直言不讳,说孩子将来得死,不出意外挨了顿打。虽说人生下来都是要死的,但富人听到人家说自己孩子将来是要死的,很不开心,还打了客人,这大抵就体现了中国文化中对“死”一字的忌讳,以及对待“死亡”的重视。

西方文化对于死亡采取的是坦然无畏的态度。莎士比亚经典悲剧《哈姆莱特》中有一段独白:“生存还是毁灭?这是个问题。”他最终选择直面仇人,在复仇中死去,没有被“顾虑变成懦夫”。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被雅典法庭判以极刑后,尽管有机会逃离监狱,他依然选择了从容面对,勇敢无畏地为国家献出了生命,将毒药一饮而尽。这位伟大的哲学家把“精神”与肉体的绝对对立,使哲学追求一种摆脱感性世界束缚的纯粹思想的解脱,最终获得了灵魂的自由。西方文化不避讳死亡,并且认为只有理解了死亡才知道如何生存。

对生死的追求

《论语·里仁》有言:“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儒学向来追求生的意义,注重现世生活,一生为效忠天下和传道授业奋斗,生时得到满足才会死而无憾。中国志怪小说将死后世界描绘的阴冷潮湿、幽暗恐怖,并且创造了一个个魑魅魍魉的形象,这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思想对死亡的恐慌以及对亡灵的畏惧。中国注重现世生活,追求生命的长度,致力于死后能因生时的功绩流芳百世。

西方则与中国传统文化不同,希伯来文化孕育的基督教更加追求来世的幸福。基督教里的神学与哲学认为人是由肉体、灵和魂组成的,肉体不过是灵魂的容器,只有生时积善行德,死后才会升入天堂。苏格拉底不惧死亡、追求灵魂的永生,就契合了希伯来的基督教文化。对上帝与天堂的向往使西方更注重来世,注重灵魂的升华。


中西方的生死观有着很大的差异,总体而言,中国文化回避死亡珍惜现世,西方文化直面死亡渴望来生。生死观的大相径庭之下隐含着中西方历史宗教文化思想的差异,对我们理解双方文化也有着些许帮助。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中西生死观看中西文化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