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解孩子不当行为的密码

图片发自App

破解孩子不当行为的密码

看到标题里的“密码”二字,有些家长可能心里要犯嘀咕:“我家孩子的想法有这么复杂吗?还要用密码来破解?”这里的密码只是一种隐喻,和行为主义学派只关注行为不同,正面管教不仅关注行为,更关注行为背后的信念。

如果说,行为是冰山浮在水面上的一小部分,行为背后的信念便是沉在水面下的一大部分,若是长期只关注行为而忽略行为背后的意义,纠正只会反反复复无法触及根本。

发现行为背后隐藏的信念

询问小龄段孩子们的家长:“你们是否为孩子不好好吃饭而头痛?”十之八九能得到肯定的答复。孩子不肯好好吃饭的现象在小龄段太常见了,可是,同样都是不好好吃饭这个行为,行为背后隐藏的信念却是不一样的。

在这里,列举三项常见孩子之所以不肯好好吃饭,背后隐藏的信念——

1. 孩子是不是觉得不饿?

有可能在饭前吃了零食,或者没有定时吃三餐,导致进食时间紊乱。这样的话,家长就得和孩子达成约定,吃饭前两个小时不能吃零食。

2. 孩子是不是想要对抗父母?

在有些家庭,吃饭皇帝大,孩子不肯好好吃饭能引来家人的一致关注和督促:“宝宝你快吃呀,宝宝你多吃点。”这让孩子觉得烦闷、压力很大。是时候改变用餐环境了,让孩子安安静静地按照自己的节奏吃饭吧。

3. 孩子是不是想引起父母的关注?

这种情况在有二孩的家庭中较为常见,大宝发现全家人的注意力都被吸引到二宝身上了,TA觉得自己受到了冷落。此时,家长就需要为孩子布置一些任务,准备饭菜、布置餐桌,让孩子有贡献感和参与感,认识自身的重要性。

仅仅是一项“孩子不肯好好吃饭”的行为,背后隐藏的信念却是五花八门的,不同的信念需要不同的解决方案。下面就来讲讲孩子身上常见的错误信念。

常见的错误信念

在孩子身上最常见的四种错误信念是:寻求过度关注、挑战权力、报复和自暴自弃,家长应当以自己的感受为第一线索,寻找孩子心中可能潜藏着的错误信念。

1. 寻求过度关注

案例:妈妈在家专心工作时,孩子总是黏着妈妈,总是打扰她,妈妈觉得不胜其烦,一遍遍地告诉孩子:“宝宝你先不要来打扰妈妈,妈妈在忙。”孩子却充耳不闻,继续在妈妈身边打转。

家长的感受:烦躁、无奈、焦虑。

孩子的错误信念:我只有看到妈妈为我忙得团团转,我才能感到自己是重要的。

孩子真正的诉求:注意我、让我参与、让我发挥作用。

破解错误信念的密码:

1)引领孩子参与有用的任务,让孩子获得积极的参与感和价值感。

妈妈可以对孩子说:“宝宝,妈妈正在工作,需要20分钟,在这段时间里,你愿意安安静静地坐在一边,把妈妈认真工作的样子画出来吗?”

若是孩子在父母做饭的时候频频捣乱,则可以让孩子参与进来,帮忙洗菜、拣菜、布置餐桌。

2)确保爱的信息得到了传递,多多倾听孩子。

家长需要和善而坚定地告诉孩子:“宝宝我爱你,等我忙完就来陪你。”此时,特殊时光的陪伴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当孩子意识到每周或是每天都有固定的一段时间是属于彼此的,ta就愿意等待,记得遵守约定,特殊时光不应受外界侵扰。

2.挑战权力

案例:妈妈给女儿朵朵买了一件新衣服,想要让朵朵穿上,但朵朵死活不肯穿,无论妈妈怎么讲道理、威胁、哄骗,朵朵就是不为所动,只肯穿她自己想穿的。

家长的感受:愤怒、被挑战、受到威胁。

孩子的错误信念:我并不是不能按你说的做,但是我想让你知道你该听我的。

孩子的真正诉求:让我帮忙,让我觉得自己有能力,给我选择。

破解错误信念的密码:

在对抗型的亲子关系中,孩子的能量是高的,TA可能会大吵大闹、固执己见,不惜陷入争吵。一旦家长开始了和孩子的争吵,一开始争执的理由变失焦了,变成了权力之争。

1)运用积极暂停

当家长察觉到彼此都被情绪所操控,即将说出伤害的话时,深呼吸,积极暂停,退出对抗并告诉孩子:“让我们都冷静一下,一会儿再说。”

2)察觉自己是不是太喜欢控制孩子了

有些家长对孩子的控制欲太强,使得孩子想要反抗,脱离权威,此时就需要家长学会放手,不去过多地干涉孩子的选择。

3)约定惯例

家长可以和孩子达成约定,什么时候该做什么,彼此都有统一的认知,和善而坚定地执行,让双方感受到约定的力量。

3.报复

案例:甜甜考试没考好,妈妈生气地挥舞着考卷说道:“你为什么不能像隔壁的小明一样用功呢?你看看人家,写作业、复习多自觉啊!你就会拖拖拉拉,光顾着打游戏!你真的太让我失望了!”甜甜听了很生气:“你那么喜欢小明,那你认他做儿子好了!反正你也不需要我!”

家长的感受:失望、受伤、难以置信。

孩子的错误信念:我没有归属感,这让我很伤心,所以我要让你也伤心,反正我是没人疼没人爱的小孩。

孩子的真正诉求:我很受伤,请认同我的感受。

破解错误信念的密码:

1)不要急于反击

我知道这很困难,尤其是当家长感到自己也很受伤时,但是,家长仍旧应当冷静下来,先表示自己认同孩子的感受:“我知道你很受伤、很难过,因为你不喜欢我总拿你和别人比,请你记得我是爱你的,你是独一无二的。”说完这话以后,家长应做到多多留心孩子的闪光点,及时鼓励和接纳。

2)若是做不到认同感受

如果家长的感觉真的很糟糕,那么先利用积极暂停,冷静以后再去认同感受,让彼此的感觉好起来,重新聚焦问题的解决。

4.自暴自弃

案例:妈妈让婷婷练习画画,婷婷却低着头一动不动,妈妈急了,说:“你快点画呀,你不是学过了吗?就按老师说的做呀!”婷婷依旧低着头,嘴里低声道:“我不会……”妈妈更急了:“你按老师教的做不就行了吗?先这样再那样……”然而,婷婷还是不肯动手画画,顶多小声说:“我不行,我真的不会……”恨不得找个地方躲起来。

家长的感受:无助、无能为力、绝望。

孩子的错误信念:我不相信我会有所归属,你不要对我寄予任何期望,我无助又无能,什么事也做不好。

孩子的真正诉求:不要放弃我,教我一小步吧。

破解错误信念的密码:

1)调整自己对孩子的期望

自暴自弃型的孩子和对抗型的孩子不同,他们的能量很低,并不是要跟家长作斗争,而是对自身没有信心。

2)把任务分成小步骤

如果孩子做难度高的任务无法完成,试着分解步骤,或是降低任务难度,树立孩子的信心。

3)花时间教孩子技能

不要替孩子完成任务,多加注意孩子的兴趣点,培养孩子的技能。

4)停止所有批评

孩子已经深深认定自己的能力不足了,那么就不该继续批评孩子打击其自信心,多从孩子的优点入手,加以鼓励和肯定。

贴士:

1. 常见的四种错误信念:寻求过度关注、挑战权力、报复和自暴自弃。破解错误信念的第一条线索是家长的感受,并识别被制止时孩子的反应;

2. 孩子对成长过程中看到、听到、感受到的新鲜事物会做出个性化的解释,这些解释在无意中形成了信念。看清孩子的信念,而不要过分关注信念是如何形成的。

3. 并非所有孩子的不当行为都是真正的不良行为,大多数时候做出的是适龄行为,是可以纠正的。

你可能感兴趣的:(破解孩子不当行为的密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