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ra的前互联网哲学

早在互联网概念来袭之前,快时尚品牌ZARA就已经是互联网+、数字化、用户思维等概念的执行者!

1975年的zara创始人阿曼西奥为了实现“当即购买”的Zara哲学,把赌注押在最先进的技术上,将其应用于管理、设计、生产、物流和销售各个层面,希望平均只需12天,服装就能从设计师的头脑到达最偏远的店铺。但设计师、商务经理和各国代理商,都聚集在偏僻的总部,随着国际市场的开拓,“12”几乎是个不可能完成的数字。

1989年,ZARA建立了公司内网。供应商可以通过代码进入一个基础的导航系统,快速访问Inditex集团对产品从包装到标识的一切标准。这样就能简化生产流程,急速上架新品,快速响应客户需求。这一举措帮助ZARA在1990年开始突击欧洲市场,在9个欧洲国家开设了500家专卖店。

1995年之前,手持终端(PDA)还未普及之时,ZARA门店的所有订单都是通过传真传至总部。为了避免误差,ZARA开始为每个门店配备了一个牛顿个人数字助理,让门店经理们迅速了解最近三天的销售记录及库存情况。所有数据由主电脑管辖,也由它收集每日的销售报表。因此,就算身在总部,Inditex集团的员工也能立刻知晓吉隆坡门店的售卖情况。

Inditex的另一重大革新,是其网络技术总监胡安·科维安(Juan Kovian)发明的光学处理器。这项超前的应用能够读取标签码,并把它转换为相应价格,且能计算出相应折扣。这帮助Inditex节省一大开销,因为光是放置48个国家及地区的标识标签就需要3张纸板,数百万件服装就需要花费几千欧元。

如今,在被英国《泰晤士报》问到商业之道的精髓时,阿曼西奥表示“业务的理念很重要,但是尤其是在开始的时候就必须坚持正确的理念。” 这恐怕是如今的Inditex依然保持强劲势头的关键原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zara的前互联网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