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BC在2011年出了一个关于认识大脑的系列讲座,这个系列讲座揭露了大量关于大脑运行模式的秘密。
那么,大脑是如何了解事物的呢?讲座中主讲人以水果为例,假设你从来没有吃过香蕉或者苹果,在第一次接触到这个水果时,你看到香蕉的颜色,形状,把它放进嘴里,你尝到它的味道,是甜的。由此,你的大脑形成了香蕉的固有模式。而这时你第一次看见葡萄,它的形状是圆的,颜色绿色,放到嘴里是甜的。而在每一次你吃香蕉,每一次吃葡萄的时候,它们的模式都会在你的大脑中强化,因为此时你的大脑神经元是相互连接的,在尝到味道时,激化了你大脑中的甜味中枢。
关于大脑对事物的第一认知,请看下面这幅图:
上面这幅图,你觉得哪一根线会比较长呢?
如果你的选择是上面那一条,恭喜你,你成功被你的大脑欺骗了。
实际上,他们是等长的。
这两个例子,结合到生活中,能给你什么样的启示呢?
首先,大脑在一定程度上是模式化的。我们从小到大对事物的认知都是固定化的模式,并且在一次又一次的反复中加强巩固,也就形成了我们的心智模式。
私以为,我们平时所说“刻板印象”或者“晕轮效应”也都是如此,因为经历过,我们接触到这样面相的人,这样性格的人,脑子里有了这样的模式,遇到相似情景我们便会做出相应的行为和给予相应的反馈。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无不如此,比如说,你在办公室收到同事的某一类工作文件,心里笃定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因为以前也一直都是这样,并且发送给领导也没有任何问题,但是偏偏这一次交出去,却因为像往常一样发出的工作文件不符合要求而受到老板的责骂,而大脑是完全想象不到这样的情景,所以,事情发生之后,你感觉错愕,甚至是听到文件出现错误时,你完全不能理解,因为这个太不符合你大脑中的固定模式了。(这件事情自己亲身经历过)
中国有句古话说的是“不要想当然”,任何事情都有可能是大脑欺骗你的假象,所以大事面前冷静,小事面前才要谨慎细微!
那么,退一步来说,这种固定化的模式对我们来说到底有没有用呢?在学习情景下,在大量的经验积累上是有非常大的帮助的,刻意练习就可以说明这一点。
刻意练习是佛罗里达心理学家安德斯·埃里克森提出的观点,他提出在专业上有所造诣的人都有一万个小时定理,都在自己的专业上耕耘超过一万个小时,于是成就自我。
刻意练习说到底也就是让我们的大脑对其模式固定化,去医院看病,有经验的专家看一眼就知道这是什么病情,该开什么药方,这是他在不断的操作和观察中积累了大量的模式,看到病人的病情,马上可以调用出自己已经内化的模式。
能力的分类包括些什么呢?在刘sir思维的精进中,他提到,能力分为三类,知识,技能,才能。靠背诵记忆,网上查找,翻开专业书籍就能找到答案的都算是知识,技能是能够清楚的知道知识在什么情景下可以使用,不断的反复强化和训练就达到自然而然的状态,这就是才能。
今天这一讲,对你有什么启发吗?欢迎留言和我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