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想上车,还是想下车?

说实话《变量》这本书我已经看了好几天了,作者一直在讲国际国内的形式,在讲政治经济,感觉距离自己的生活比较远,一直没有找到切入点,也就是一直没有引起我的共鸣。但还是要硬着头皮往下看,毕竟他们都推荐这部书,肯定有它的价值,看不懂,看不进去,应该是怪自己太肤浅吧。

今天看到这样一段文字,我乐了:感觉有点儿意思。

在美国等西方国家出现一群想要下车的人,他们不愿意让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速度太快,感到眩晕,要求把车停下来,想要下车。理解了这个群体的诉求,我们才能理解民粹主义的兴起。
中国人难以理解这些想要下车的人,因为我们是一群刚挤上车的人。出生于20世纪60至90年代的这批人,其实都是有幸坐上经济高速增长快车的人。因此中国民众对待全球化和技术进步的态度比西方民众更为乐观,而这种乐观主义也使得新经济在中国的发展如火如荼。

为理解未来我们可以拿历史的工业革命做个类比。

假如工厂出现的时候你是个农民,纺织机出现的时候你是个裁缝,汽车出现的时候,你是个马车夫,机关枪出现的时候,你是个骑兵,你该怎么办?你一定会像那些想要下车的人一样感到眩晕。这个世界完全乱套了。农田不再是原来的农田村庄,不再是原来的村庄。域外的工业品,如同潮水一般冲垮了国内的手工业。

再想想,如果火车出现的时候你是个旅人,电视出现的时候你是个记者,纺织机出现的时候你是个棉农,电影出现的时候你是个观众,你又有什么样的感受?你一定会想那些,刚挤上车的人一样感到狂喜。这个世界太有意思了。新奇的事物层出不穷,遥远的世界近在咫尺,有冒险精神的人可以征服这个世界。

同时也深深的担忧,未来可能有四亿个工作岗位,被人工智能代替,这些人怎么办?会不会引起社会的动荡不安?

你可能感兴趣的:(你是想上车,还是想下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