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董旭花教授讲座心得与反思

一、玩具控制孩子,还是孩子支配玩具

1.教师观察

在我们的户外融合中,老师为孩子们画好了大灰狼,布置好了打大灰狼的路线,先爬过爬行垫钻过滚桶再走过轮胎小路,穿过吊桥和攀爬木梯,最后跳过呼啦圈在指定距离内,将沙包扔向大灰狼。这一过程,我们考虑到了锻炼孩子爬行、钻爬、平衡力、腿部肌肉、单双脚跳、投掷等多方面的能力。也为孩子们设计出了有趣的情境,大灰狼偷吃了我们的水果、鸡蛋,我们要打败大灰狼。在指导孩子们游戏时,还会针对不同能力的幼儿进行不同的通过要求,比如平衡力好的孩子可以一直站在轮胎的边缘上前进,而平衡力还需要提高的幼儿就可以,踩到轮胎边缘后跳进轮胎中间的空心里,再踩到前面轮胎的边缘前进。玩了一阵后,怕孩子们失去兴趣,我们还改变的路线由直线变曲线,由单层轮胎变为多层轮胎,开始孩子们兴趣盎然,玩了一阵后不免还是对这个游戏失去了兴趣。

有些小朋友趁早拿起来摆在地上的呼啦圈,几个小朋友你圈我我圈你,嘻嘻哈哈跑跑跳跳,说他是警察去抓小偷,原来是把呼啦圈当警车了。老师顺势扮演起了小偷,其他小朋友拿起了呼啦圈玩了起来,有的扮演警察有的扮演小偷,如果小偷被抓住了就要上警车,然后警察将小偷关进大牢,大牢就是户外游戏器械的塑料滚桶。小偷还可以“越狱”,从塑料滚桶里逃出来。

2.教师反思

我们“打败大灰狼”的游戏活动,有考虑到孩子兴趣创设了情境,也考虑到孩子发展的能力,孩子们也能很有兴致的参与其中。但是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因为在这个游戏里滚桶就是用来钻爬的、轮胎就是踩着走过去的,老师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但是缺乏了让孩子自主、创意的去进行游戏。相对于后面呼啦圈警察抓小偷的游戏,虽然简单,但是是孩子自发自创的游戏情境和规则,好像多了些灵动。我想“打败大灰狼”游戏在某些时候是玩具控制了孩子,而“呼啦圈警察抓小偷”游戏却是孩子在支配玩具。

“打败大灰狼”游戏的玩具材料摆放和幼儿园里滑梯器械成了一样结构性的玩具,摆在那里就是这样一步步进行就可以了。它有提高孩子多方面能力的目标培养,同时缺少了能让孩子们支配玩具的机会。在此思考中,我想是不是在户外融合时,可以每种材料不要全部用在固定的游戏情境中,而留出一块场地和一部分的器材,在安全的前提下,就让孩子们放飞自我的自由玩呢?

二、透过自己的童年游戏,思考孩子愿意玩什么样的游戏

回想儿时的游戏,虽然幼儿园的事情大多没有记忆,但是小学时的课间10分钟的游戏,我深深的记忆在心,那么多的到现在我都没玩够。很多游戏的玩具根本就不是买的玩具制品,都是自然材料。像董教授说的单结构材料,石子肯定是单结构材料了。5壳圆滚滚的小石子找一个伙伴,蹲在地上一把拿起石子从手心扔起后手背接住,再扔起用手心接住。看最后谁手里的石子多,谁就获得先闯关的资格,共10关,两个人来来回回争夺第一个通关的那个人。虽然我不知道这个游戏到底叫什么名字,但是这种游戏的规则和手心手背扔起石子的感觉,我现在还能够感受到。一开始只能接住1-2颗石子,到后来3-4颗,直到几乎每次都能接到4-5颗,我是在无数次游戏中寻找扔的方法,比如力量的控制、扔的方向、甚至是石子在扔起前在手心里的摆放,都会对后面接住多少颗石子产生影响。如此单结构的石子,对还是孩子的我吸引力有多大,真的无法表达。我想正是因为这个游戏里有挑战性,规则明确又有趣,还有一个“竞争对手”,就让人一直想玩下去、探究下去。

童年有趣又简单的游戏不止这一个,比如干黄泥土地上用树枝刻出一个字,再用土盖住,画一个圈,请小伙伴在圈里将我写的字重新挖出来,那种小心翼翼寻找或是用嘴吹走沙子土的感觉,就像自己是一个考古学家在小心翼翼的将化石从土里取出。还有挑雪糕棒,如果将雪糕棒换成了买的塑胶玩具材料,却半点赶不上兴趣来。因为每根雪糕棒都是我们自己收集到的,自己吃完的雪糕棒留起来或是跟别的小朋友要,还可以走在大街上捡。结合董教授的讲座,从我个人的童年游戏来说,我觉得能让孩子着迷的游戏可以有一下3点特性:

1.具有挑战性、竞争性的游戏(体育器械与玩具投放的层次性,递进性和适宜挑战性)

2.模仿性的游戏,孩子们愿意模仿别人,比如角色扮演,模仿看起来很厉害的职业

3.孩子的玩具材料与孩子有一定关联性,更容易让孩子投入也更珍惜玩具

三、结合现实情况的小思考

董教授提出了“开放”的理念,“开放”自然重要,那么在实施的过程中怎么做才叫开放呢?能够为孩子持续的探究提供可能的环境如何创设呢?我想老师们的预操作是非常重要的,把自己当成一个3-6岁的孩童,会怎么玩呢?比如一个纸箱,我想我会钻进去,如果纸箱可以有轮子拉着跑就更好了。然后就会想办法找球、找木棍垫到箱子底下试试……董教授举例的淄博幼儿园的轮胎多层次玩法中,5种不同难度的玩法。那么,结合实际场地情况我们幼儿园户外材料可以如何设计难度层次呢?我们也有大滑梯,是否可以照搬安吉幼儿园拆开大滑梯呢?

我们幼儿园常见的滚桶怎么玩呢?结合董教授的举一反三,我想到了符合我园户外环境的滚桶的5种不同难度层次的玩法(难度顺序非递进),第一,平地滚桶。第二,平地躲避障碍滚桶。第三,平地按路线滚桶,沿直线滚或沿曲线滚。第四,滚桶竖向站立前进。第五,绳子穿过滚桶像拉磨一样的拖拽前进。

四、小结

此次听懂旭花教授的讲座收益匪浅,让我对于幼儿的户外游戏涨了见识和认知。比如前一阵我们放沙包的大纸箱子,箱子里面空出来后,就有几个小朋友就钻到纸箱子里玩,我还觉得这样不好,幼儿放学后还把纸箱收了起来。现在反思一下,我应该多准备一些大大小小的纸箱让孩子们自由支配发挥,钻进钻出做房子或是将箱子底直接通开做隧道,都是很好的玩法。此次从董教授那里记忆最深刻的就是,要让孩子支配玩具,玩具不以数量定游戏质量,重视玩具的可变化可控制,我们要让游戏有不同层次的难度具有适宜的挑战性,增加自然物的利用。

你可能感兴趣的:(听董旭花教授讲座心得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