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带初三女儿跨城追星:只要没忘记做孩子的感受,就知道怎么做家长。

近日,一对浙江嘉兴的父母带着即将读初三的女儿去上海,参加某个偶像组合的粉丝见面会。即使台风临近,这对父母还是支持孩子来pick自家“爱豆”,并且表示:“只要不影响学业,爱好也是需要的”。这对父母更是被网友盛赞为“别人家的父母”。

向来都是“别人家的孩子”,这次父母届终于争了一口气。可以想象这个小女生回到学校,她的同学们肯定会争先恐后地向她表达“羡慕、嫉妒,恨”的。我觉得这件事很棒,新一代的父母思想更开放了,这是孩子们的福气。

“只要不影响学习,爱好也是需要的。”这点是毋庸置疑的。不信你看2017年几个省市的高考状元是这样的:

贵州高考状元:特长是播音主持;

四川高考状元:720分+特长分30分;

陕西高考状元:曾去美国参与交流,健身达人,妈妈是爱跳舞的知性女性。

是不是和我们想象中的“头悬梁 锥刺股”,“一心只读圣贤书”形象不太一样呢?记得我上学的时候,因为爸妈对于我寄予厚望,所以管得也比较严,课外书,电视剧电影一律不准看,歌曲也不准听不准学,甚至有时候宁愿他们自己累一点,家务活都不让我干。可是当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以中等成绩考上高中之后,我发现怎么很多人和我完全不一样。他们课余凑在一起讲热门影视,歌曲随口就来,足球篮球半专业水准,时不时替组织打比赛还能赚外快。我的天呢,简直是毁三观啊,和他们相比,我好像没有活过一样,整个人突然就自卑的不得了,这份自卑直到大学毕业后好久才一点点疗愈。

我的父母他们能力有限,眼界有限,我不怪他们,只是兴趣爱好真的很重要。如今我们都知道诸如绘画、运动,甚至做饭都是对人有很好疗愈作用的事情。所以我们大可不必让孩子们只是读书、活着,等到大学毕业入社会了再去学习生活。读书和生活可以两不误的。

再者,父母能亲自陪孩子去追星,我猜这对父母平时也是比较在乎孩子感受,是孩子朋友般的父母吧。

我父母是那种只管温饱和读书,不会在乎孩子内心感受型的传统父母。他们采取的是“爱之深责之切”的挫折式教育。所以在我看到我好朋友和她父母的相处模式觉得非常震惊!她的父母在夸过我之后竟然不忘去安抚她,让她别难过,说她也很棒。我才知道,哦,原来这世界上还有父母是会在乎孩子当时当地内心感受的,而不仅仅是“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后来她被男友背叛,失恋,父母竟然拿出1万元让她去南方散散心。而不是不顾女儿当时的感受再雪上加霜指责女儿没眼光,看错人,没用。

新闻中那对父母台风前夕陪着女儿追星,展现的是他们肯接纳女儿真实的样子,愿意了解女儿的兴趣爱好,也愿意参与女儿的爱好,他们和女儿的心是相通的。自己的爱好活动不但不会被阻止,反而由父母亲自护送着去参加,这个女儿一定能真真切切感受到父母的爱意流向她。这样被宠爱过的女儿,将来不会被随便一个男人的一点小恩小惠就领走。真正的爱是什么样子,她已经在父母那里感受过了,她会相信她自己值得被爱,值得好的东西,好的感情,好的人。

如果现在你是那个初中小女孩,你非常非常喜欢这个偶像团体,你觉得他们帅气,有天分,还很努力,你知道他们在上海有一个粉丝见面会,你特别想近距离去感受一下他们的人,你会希望你的父母怎么做?你不会希望他们阻止你,跟你讲:你要把精力都用在学习上,不要玩物(人)丧志,你是我们全部的希望……你不会希望是这样对么?

所以,当我们做了家长,即便不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也要避免用自以为是的“正确道理”去限制孩子。我们最需要的能力是换位思考,我们应该多回想回想自己作为一个孩子时的模样和感受,这样我们即使不读万卷育儿书,我们也会知道怎么养育我们的孩子。我们要能见得孩子快乐,愿意去成全孩子的快乐。因为爱比教育重要一万倍。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家长带初三女儿跨城追星:只要没忘记做孩子的感受,就知道怎么做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