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一杯日本咖啡引发的思考—在数学课堂中渗透美德教育

三思而行,我想泡咖啡亦是如此。

昨日朋友给了我一包日本咖啡,我拆开包装袋后发现里面是一个类似茶包的东西。待要进一步拆开包装倒出里面的咖啡粉时,出于对这个新颖包装的陌生和疑虑,我停了下来,问朋友这个咖啡如何泡。果然没有白问,原来这款咖啡叫“挂耳咖啡”,既不能当成茶包泡,也不能当成速溶咖啡泡,而应将咖啡包的两只“耳朵”展开架在杯壁上,然后往咖啡粉中慢慢浇灌开水,待里面的水渗漏完毕,再抛弃剩余的咖啡残渣。如此,你就可以享用一杯比速溶咖啡更醇香口感更好的咖啡了。由此,我想到了数学课堂教育中的一些问题。

图片发自App

日本咖啡的巧妙设计体现了日本人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精益求精的做事态度,而反观国人做事,却要浮躁、粗糙一些,我们做事往往急躁、功利,追求获得速成利益,而不愿意在如何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上下狠功夫。据统计,中国学术论文的创作尤其在自然科学领域,在研究基础知识、追求原始知识方面花费力气不足,而是以应用欧美日等国学术成果开展研究的居多。基础教育亦是如此,中国学生学习是为了追求分数,做完题目坐等老师给答案,只要发现自己的答案对了,对于老师在讲解题目时的背景交代、思路梳理、举一反三等不感兴趣,不深入探究知识的发生过程以及解题思路。可见,浮躁、功利从初等学校到高校科研广泛存在。

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我在课堂上常常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借助数学原理引导学生思考人生的意义和价值,渗透人生哲理,教学生做人做事的道理,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建立起数学道理和人生哲学之间的桥梁。在课堂教学中,我一贯重视知识产生的现实背景、过程,知识的内在结构。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透过事物现象看到数学本质。在解决问题过程中重视思路、过程,答题前要求学生先将思路理顺。在答题过程中,细致严谨,确保过程中每一步正确无误。正确的过程产生正确的结果,做好过程中的细节,自然有好的结果。若学生以追求分数为源动力,只是追求正确的答案而对于知识不求甚解,以功利的心态面对学习,那么他们在步入社会后做事必然是功利性极强的。作为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要让学生明白分数不能代表一个人,态度和价值观更能代表一个人。树立正确的情感价值观,是数学课堂教育的第一学习目标。

《统治与教育》一书中提到,美德有两种:“德行美德引导人的行为和秉性;智性美德帮助人懂得真理。”教授学生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数学技能,发展学生的数学思维是数学课堂的首要任务,但培养学生认真严谨、追求真理、精益求精的人生态度也是数学课堂的基本任务和重要目的,即让学生在数学课堂要实现智性美德和德行美德的双重发展。

做事先做人,读书学做人。这既是学生的使命,也应该是教师设定教学目标时的自我要求。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一杯日本咖啡引发的思考—在数学课堂中渗透美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