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怎么样才能好好的活下去?

题外话

最近由于忙自己的事情,好久没有发文了。时间在我看来真的很宝贵啊。

忙什么事情呢?大概是忙着把想到的事情实践出来,看书,背单词,向着未来更好的可能性进发。不过这个过程还是蛮痛苦的,我想大家都会有这种感受——生活就像是一张网,我们每个人都是网上的一个点,正因为点与点相连,才会形成生活的方方面面,这让我们沉溺其中。如果不挣脱还好,一旦形成了这样的关系,再想挣脱,那势必会带动整个生活的面,点的移动再也不是仅属于点的了,而成了一个面的事情。周边的人也会有意无意的维持这个面,如何维持呢?那就是劝“点”不要动,维持现在的状态,他们才能得到内心的安宁。


只能被动承受时代的苦果吗?

在这个处于物价上涨,货币贬值的时期,再联想到前几天二胎基金探口风的言论。贯穿着这一系列事情的本质在于生活水平下降和教育成本太高。再加之前一阵子的多个事件,让民众觉得必须得穷尽所有力量来自保了,对于有孩子的家庭更甚之,物价的飞涨在他们看来尤为的苦。那么,在无奈于时代加以的枷锁之下,有能够尽人力的地方吗?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很多人跟风买房,以此为投资,为未来上一份保险,为以后孩子或者生活的成本做一个长远的规划。

一方面是教育成本太高,一方面是迫切的需要做个投资保值,这里面到底有没有值得我们反思的地方呢?高额的外语培训机构,甚至前一阵子关于一个暑假孩子的费用就要5万,这些问题的本质又是什么呢?我觉得不在于钱,或者说表象是钱,内核在于家长的教育水平不够。我这么说没有责备中国家长的意思,而是国情就在这里,别说家长,就连教授的质量都参差不齐。我讨论的是这笔钱,或者是那种被压垮的绝望是否有存在的必要。

很多时候我们会讨论家庭环境是多么重要,如果孩子从小就成长在双语的家庭里,那么会双语几乎是一个必然的事情,如果把这个节省下来的成本与投资相比的话,会是一笔非常划算的生意。这种投资一个提高了父母的文化素质,也减少了跟风去砸钱培养孩子的开销,或者说培养的基线省去了这部分的开销。这个对于老一代已经定型的人来说是没法避免了,不过对于我们这些新生代或者推迟生育的人来说,是不是有借鉴的可能呢?

在这个问题上,有个朋友给我留言了。

说“能出5万块的暑期培训费用,别人肯定不缺钱。”

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有两个含义。

一个是说,中产阶级的资金水平不会在乎这点钱。我觉得不缺钱我觉得也只是相对的,可能在我们看来别人年薪百万的肯定不在乎这些小钱,这也许是我们主观的想法。每个阶层都有每个阶层的消费与储蓄,理财的资金分类,再者说别人能赚那么多也肯定是承担着相应的风险或者支出的,再不对也是有现金流这么一说的。总之,当我还没赚一万一个月的时候,觉得赚到一万了肯定吃喝不愁,每个月都能潇洒自在了。但当我赚到一万一个月的时候,也就是当这笔钱确实是属于我的时候,我就不会想要全部花掉了,而是有一种珍惜的情绪在里面。因为在那笔钱还不属于自己的时候,会觉得那笔钱反正是身外之物,怎么花都行,与之相对比的意识可以试试假设“我中了500万会怎么花”。

有个对话更生动的体现这种关系

记者:“如果你有一百万,你可以捐出来做慈善吗?”

葛优:“可以!”

记者:“如果你有1亿呢?”

葛优:“别说一个亿,十个亿我都愿意捐。”

记者:“如果你有一辆车...”

葛优:“我不愿意”

记者:“十亿你都捐了,为什么不舍得捐一部车?”

葛优困窘道:“因为我真的有车”

另一个是说,能出5万培训费用的肯定不缺钱。能出这个钱的真的就不缺钱吗?我想未必,起码我看到的这个新闻就是来自一个自称为中产家庭,他们穷极所有,就是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这个起跑线包括幼儿园(学区房),暑期培训(早教,双语教学),学习资源与朋友圈(大环境),甚至还有每年的出国计划,让孩子有自己的世界观。这一个又一个想要更好的意识,确实让他们累的够呛。让他们劳累的,让现在年轻人望而却步的,正是这些堆砌起来的高墙。

投资自己的意识区分

针对上面这个问题,我不自觉的想到”年轻人最好的投资就是投资自己"这类型的话,投资自己就是投资无限可能性的未来,没错!

不过结合我刚刚想到的点,又何尝不是投资"未来的"未来,也就是未来的"我"的孩子,孩子就是未来的我的未来。这个问题想必会区分一大部分的人,不过在这个区分上面还有区分。那就是投资自己的问题。

当你意识到问题,已经开始着手于投资自己了,甚至已经抛开了懒惰,有了切实有效的行动了,但这里面每天带着学一点和真刀真枪的去干一场又是不一样的结果。让我有这样想法区分的是,为什么身边总有很多人做着"正确属性"的事,但是得不到生活的回应这个结果。于是,结合投资这个角度来看,我觉得是在于时效性。

就像是投资一样,追求年收益率是20%和只要能赚就行这种心态,是有着巨大的差异的。这就像是量变产生质变这个过程一样,一个是100%*100,一个是80%*80%得出的结果会差很多。

在生活中就是,“今年必须得做成这个事情”的心态与“多学点没错”的心态的差异性。学多少都没错,但是得学到一定的量,甚至是得有一个检测才能知道自己的掌握程度。一个人用一年完成了这个事情,一个人带着学,花费了3年水到渠成了,这不仅仅是一年和三年的问题。而是一年完成一个阶段,3年完成了3个阶段,而另外一个人就得花9-10年才能完成同样的事情。这还是没有区分“多学点没错”里面的坚持下来和没坚持下来的差异的情况下。

能力的逻辑

在解决了这个真刀真枪的去干一场的事情之后,也就是假设已经达到了某个能力基础了,再往上的区分我想应该是思维局限的问题了。比如,完成某个贸易是需要很流利的外文口语,但是这个被之前称之为知识门槛的东西,在这场贸易中只是其中一个必须的能力,其外还有谈判技巧,对市场的了解,也就是营销方面的,甚至还有心理学,经济学等等内容。

在掌握这些知识的前提下,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也就是融会贯通,在培养出的眼光和格局里面发挥作用。我的猜想符合了很多陪伴我长大的前辈的建议——“学点这个总没有错的”“多学点总没有错的”。不过,这样的建议之所以没什么用应该就是在于分级。在还没有达到前一个阶段的时候,后面的格局也就显得没用。

因为搞混了这里面的逻辑关系,所以让很多人穷其一生都在追求的身影被定义为白活一场。也可能就是我们听到的"谁谁那么用功最后还不是和我一样,甚至还没有我过得好呢"。

我想,我们所抱怨的花费,生活成本,是不是可以看做是因为自己享受了当下,于是把成本嫁接到了孩子身上呢?亦或者是未来的自己身上?还有这些成本是真的有必要的吗?所谓砸大量的钱提升自己的途径,多数都是管不住自己,也就是"驱走懒惰"的成本不是吗?换句话说,那就是如果能保持这种自律性,是不是就可以达到"成本又低,又获得了成长"的结果呢。

我想去做对的事

在娱乐至死的时代,这种内需被大多数人所遗忘,这种逻辑思维也被娱乐所隐藏,什么思维?那是让我很痛心的状态——我身边的一个小姑娘要和她男朋友结婚,双方的收入暂且不谈,单单思维上的混乱就让我够心烦的了。

我问她“你们是怎么打算的呢?”

她说:“攒钱买房结婚呀”

“然后呢?” (我的意思是怎么达成买房这个目标)

“就攒钱呀,慢慢工作,存钱”

她话里的意思是,每天正常工作,下班了该吃吃该玩玩,靠着每个月花剩下的薪水攒首付。

我听了一脑子的黑线,当时我准备买房的时候,想到了要去中介打零工,不要钱也无所谓,因为我是冲着内部的价格还有内部的一手资料去的,再然后我确定了买的区域,我的能力范围(也就是首付大概多少)以及如何说服家里人,如何在预期的时间凑足这笔钱,工作上如何赚取更多的“工作时间薪酬”以及非工作时间如何获得额外的收入,一系列的计划不断补充,才最终达成了结果。

相比于每天看着剧,吃吃玩玩还面临着如此重要大事的小姑娘,我仿佛已经能看到将来的某一天,他们在为筹首付或者说能买一个能住的房子而闹矛盾了。我没有难为小姑娘,重要的是从她的口中,得知她男朋友也是这种状态,让我不得不感到无奈。“人定胜天”这个词在如今出现的很少了,我不知道是不是和我说的这个有关系。

看到现在时代的风向,我突然意识到我以前所寻找的"风口"一定意义上也算不得是风口,那只不过是起哄的突破口而已。最终,大家都会回归到做正确的事情上。

这个正确的事情又不是我们所理解的考研,考博,进公务员为国做贡献。我并没有说这些事情是不正确的,而是说这些都是方向,但并不是达到了这样的阶段就正确了。

这里面的区分在于只是象征着方向是对的,但是和纯正意义上的正确的事还是偏离的。正确的事在于自己内心的评判。就是说博士并不一定就对,而是做对的人多有和博士一样的属性,比如都被定义为知识分子。

我想,很多人会对这句话有误解,我在此处说的对的事,并不是唯心的,并不是属于“内圣”之说。什么是对的事?在实际生活里,能顺利的安居乐业,能顺利的满足经济需求和精神追求,能顺利的处理家庭关系,能正确的评判社会现象,去除浮躁,去除混乱,辨证的看待问题....总的来说,就是让自己生活的更好,并且生活的好和社会的好又能够结合起来,甚至影响到行业风气的方方面面,那不就对的事吗。

想这么多,是因为人生只有一次,青春也不能重来,所以每一步都尽量走的谨慎。相比之下,众多媒体的风向转为娱乐就显得没那么有意思了,让媒体自嗨,让喧杂远离,静下心来去做对的事。

愿你我都能在这漫长又不确定的路途上,看见最好的风景。


——来自一个24岁中年人的自嗨

你可能感兴趣的:(到底怎么样才能好好的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