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若要过一场骄傲无悔的人生,那必然离不开经典哲学三问。
你是谁?
从何而来?
去往何方?
童年时代,我们坚定回答,至少对去往何方言之旦旦,但随年纪稍长,便开始逐渐困惑,我真的想做这件事吗?这真的是我最终的归途吗?
“去吧,去一所好的大学,一切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你相信了。终日埋头于书间,不再见篮球漫画。你信任着告诉你这句话的人,答案终将在那儿被找到。
但是,没有。
02
根据数据显示,2017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达795万人,较2016年增加16万人;自2011年以来,全国毕业生人数按照2%-5%的同比增长率逐年增长,近7年间累计毕业生人数达到5075万人。
而截止2017年12月,全国针对高校生的网上发布职位数超62万个。其中,民营公司发布的职位数占总数的71.7%。而外资、合资、国企、事业单位仅占职位数总数的18.65%。
僧多粥少,求职现状如此激烈。
那么未来的求职者表现如何呢?
最近,我跟一个985的朋友聊了聊对未来的规划。本以为他会给我一个相当优秀的回答,那可是我从初中就认识的数学小王子,一路目送顺风顺水进入985大学的男孩。
可他告诉我,他很迷茫。
他告诉我,似乎所有的力量都用在了高考;他告诉我,自从上了大学,就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他告诉我,身边的人大部分都是如此。
我感觉非常的难受,仿佛亲眼看见那个从小极具天赋的男孩如何一步步走向了平庸。
不仅如此,放眼全国,情况也是如此糟糕。
网易云课堂联合前程无忧、微博职场共同发布了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难人群画像报告》
在所有被调查的人群中:有超过21%的大学生找工作比较困难,而其中超过55%的人群认为自己在大学期间并无存在感,通过打游戏、看电影、玩乐等方式度过了大学生活。
我不禁发问,大学教育,究竟教育了我们什么?
伴随着高校扩招,大学教育,在如今还意味着什么?
作为普罗学子,我们又如何在大学去完成自己的成长塑造?
03
100年前,查尔斯·艾略特,哈佛历史上最重要的一位校长曾说:“在任何社会中,高等教育机构都往往是一面鲜明反映该国历史与民族性格的镜子。”
同时,在《大学的精神》中写道:“自由教育”最早是亚里士多德提出来的。他认为,人的生活有“鄙俗”和“高尚”之分,前者以“劳作”谋生,后者则以“沉思”为理想。
自由人应受的教育即“自由教育”,其目的是人的理性的自由发展和德行的完善。“自由”就是不“鄙贱”、不“卑陋”。
后来,古罗马的塞尼卡将liberalis的内涵由“自由人”转变成“使人自由”,即心灵解放的含义。
也就是说,自由教育是与灵魂相关的教育。
这就是大学的本质。对个人来说,从大学四年中汲取养分,使人的理性能自由发展,使德行能够完善健全。同时,肩负起在历史发展大潮中的社会责任。
继前人之师,开历史之未来。
就如哈佛第二十八任校长——德鲁·福斯特所说:一所大学的精神所在,是它要特别对历史和未来负责,而不仅仅是对现在负责。一所大学关乎学问,影响终身的学问,将传统传承千年的学问,创造未来的学问。一所大学,既要回头看,也要向前看,其看的方法必须——也应该——与大众当下所关心的或是所要求的相对立。
这才是大学啊,这才是大学精神啊!
但是,如今的中国,或许只有寥寥高校在倡导,在坚守,在固执的守住这一文化阵地了。
自1999年高校扩招,大学教育就随着数量的急速增加而让质量难以言表,随便搜一搜,就能看见有多少文人学者在讨论,在争执,我们的大学,接下来,该怎么走。
著名教育家,北大第一任校长,蔡元培对大学教育有一段精准至极的话:“平时则放荡冶游,考试则熟读讲义,不问学问之有无,唯争分数之多寡。实验既终,书籍束之高阁,毫不过问。敷衍三、四年,潦草塞责,文凭到手,即可借此活动于社会,岂非与求学初衷大相背驰乎?”
此话说于1917年,今已2018年,时过101年,仍如是。
倘若大学与象牙塔外的博弈仍然在研究中,还未曾得到一个精确的成长教育方案,那么我们,能为自己在大学的成长做些什么呢?
04
第一,成为你自己。
有一篇文章曾介绍了一个方法,短短几分钟之内如何找到真正的自我。
现在把手机关机。
准备几张大的白纸和一支笔。
在纸上写下一句话:“你这辈子活着是为了什么?”
回答这个问题。
不断地重复第4步。
不断地重复,直到哭出来为止。
人若不被逼入某个心理环境,或许永远也不会追溯自己的内心,我真正想要的,想实现的,究竟是何物?
而这个问题却相当重要。
在知乎里有一个答案,他说:我们最终都只会成为我们自己,当时毕业各奔东西时,本以为彼此的人生轨迹已然注定,但时过5年,再去看同学们的发展,对其结果,不禁讶然。
最初进入500强企业的同学,辞了工作,回到家乡过上了老婆孩子热炕头的生活;
毕业就回到家乡默默无名的同学,竟把自己的写作爱好坚持了下来,出版了自己的书;
工作原本一般的同学,在该行业已有所作为。
这让他大为感叹。经过观察,最终得出一个结论:我们最终都只能成为我们自己。
进入500强企业的同学,却过上普通人的生活,是他本身就喜欢平淡的日子;而工作一般却能大展宏图的同学,是他本就充满野心,不甘平凡。
他们从一开始,就不同。即使刚毕业时地下天上,最后人生到底如何,选择权便在自己手上。
而你的性格就会决定你的选择权。
心之所向,使得前路即使龙为阻,荆棘遍布,你也会披荆斩棘,屠龙前行。
早早知道你的渴望,便能早早的付出努力,莫荒了时间,废了心志。
第二,立即行动。
当明白了内心渴求,就马上采取行动。
学生思维有一个典型误区:等我准备好了再做这件事。永远是等我,等我,等我准备好。但,时机,时间永远不会等你。
Elaine毕业后先做了一年多的语文老师,后辞职转行,先后当过媒体销售,艺术品市场公关,化工品销售,营销咨询顾问,管理培训讲师。
她在1999年的时候,月收入就已达到了2万-3万。一个相当优秀的女人。
她在职业生涯中,在某一岗位遭遇了发展瓶颈。便辞职离开原公司,面试进入了一家港资化工品代理集团做marketing,入职时的职位是市场主任。
但她是跨行业跳槽,什么都不懂。
在该岗位上做的第一份活动方案就被老板批得体无完肤。
如果是你,你会害怕接下来的挑战吗?会选择逃避还是面对?
她选择了面对。
在试用期间拼命啃资料,跑市场,做市调,拜访经销商,写活动文案,每天自学到晚上2点多。
结果美满。3个月不到,就被破格提升。在这家公司一路从市场经理,升到大客户总监,最后做到了华中华南首席代表。
我们必须将理想付诸实践,不论有没有准备好,你必须付诸实践。
唯有在实践中你才能锻炼出实战能力,建立在现实条件上而不是理论基础上的能力。
同时,引用Elaine的文章中的一句话:人们是通过实践增加能力,来塑造“可能的自我”,所谓“发现潜能”。反省可以增加经验,但不可能帮助发现“可能的自我”。
第三,建立终身学习的思维。
人生是非常残酷的,它没有稳定可言,即使你抱着所谓的铁饭碗,也可能会随着国家政策的改变而改变了你的个人命运。
90年代下岗大潮,改变了多少中国工人的命运。说他们仿若从云端跌入地狱,毫不为过。
唯有终身学习,唯有永远保持好奇心,才能不惧外界变化,才会永远拥有超强的竞争力和选择自由度。
同时,以金融行业为例,五大行于2017年共减员27036人。
其中,工商银行、农业银行、建设银行、交通银行员工分别减少 8701人、9391人、9861人、1316人,合计减少约2.7万人。
但与减员形成对比的是,他们同时,也强烈的渴望着人才。
譬如数据挖掘分析、风险管理、量化分析、产品设计、信息科技审计等岗位仍在,也将继续招人。
那么他们减掉的是什么人?
是低附加值岗位。即可替代性极强的岗位。而这些岗位,将会被远程智能作业方式替代,大数据模型替代。
你必须也必然需要不断学习来面对这不断进步,不断发展的时代。
所以,我们首先需要成为自己,其次,付诸实践,最后,我们就能在大学完成个人的重生与再造。
用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在本科生毕业时的一篇演讲稿中的一段话作为结尾:
人生多歧路,这是人的宿命。如果严肃对待人生,不得不一次次面对歧路面前的困惑与焦虑。
人生就是无数的选择。
从人生终极目标的选择,大的发展方向的规划,直到日常生活中每一个细节的选择、迈出每一步的选择。你的选择构成你的一生。
正确的一生,还是错误的一生。
在个人生活领域,我希望你们选择健康向上的人生,选择做一个有良知的文明人。
与你们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