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阜阳六百里》,用18天拍摄的电影,道出生活的辛酸和家的温度

最近看了一部2011年的电影《到阜阳六百里》,由秦海璐、唐群主演,这是一部小成本的电影,却获得了第48届台湾金马奖最佳剧本。影片描述的是临近春节,一群在上海务工的阿姨回家的故事。

影片名字写阜阳,但其实并没有描述阜阳的社会现状,而是借这个给魔都提供了众多劳动力的地方,为我们展现了外来务工者的冷暖辛酸和对回家的渴望。

秦海璐饰演的曹俐,在深圳创业失败后,又一次来到上海,又一次住进了谢阿姨拥挤的出租房,也重新遇到了老乡狗子。

经过狗子的介绍,进入一家KTV做清洁,开始重新努力赚钱;

九儿是个哑巴,刚刚来上海不久,只能靠派传单赚点散钱,目的是为了让弟弟上大学;

谢阿姨也是老乡,在上海呆了很久,一直在做钟点工,目的是为了让女儿过上好日子,成为新上海人;

一次机会,九儿找到了一辆报废的大巴车,鬼主意多的狗子想起临近春节,老乡又多,车票难买,刚好可以利用这辆车做一趟长途运输,不仅可以回家,还能顺便赚钱。

曹俐认识的人多,于是拉上曹俐帮他卖票拿提成。

最终,这辆车拉着一帮归心似箭的女人,如愿的踏上了回家的路,在距离家乡20公里的地方,因为非法运营,车子被查处,狗子和九儿被拘留罚款,而阿姨们,则被安全的护送回家。

剧情在平淡的修车、卖票、干活中,穿插了几个冲突,既不会让人觉得沉闷,又总能在一瞬间触动观众的情绪。

首先,是生存的不易

谢阿姨一丝不苟做钟点工,却会在手机响时,被雇主投来略微不满的眼光;

小月给老人当保姆,却还被主人诬陷勾引她的老公;

曹俐在KTV当清洁工,却还得忍受同行小混混对她的猥亵;

他们占有城市人口基数的一部分,但大多数因为学识条件不够,做着底层的工作,他们努力艰辛,却难得到尊重,也更难产生归属感。

不单单是农民工,任何人,在社会生存,都是不易的,有人承受着压力,有人拼搏多年放弃理想选择了现实,只要是漂泊的人,总能在这里面产生共鸣,因为,大家都如同海上的小舟,在偌大的城市里,独自前行,承受着随时可能袭来的风浪。

其次,是眼界的局限

总会听到人说穷不可怕,可怕的是自己的穷人思维

当你在感叹剧中这些小人物生存的艰难时,你也会看到,他们的局限性。尤其是狗子,他的聪明基本都用在了小利上。

比如,当狗子听到九儿的弟弟考上大学,他的第一反应是,能考上很厉害,但没钱,所以读不读无所谓。

虽然说现在大学不是唯一的出路,却依然是帮助农村学生走向城市,开阔眼界的一大途径。文凭不是万能,但找工作时,文凭的要求还是赫然在列。

狗子可以在吃完饭后选择打车,睡醒后想着带九儿去逛街,却没有考虑过想办法让可以读书的人读书。

当然,为了不出钱,他可以演一出在车上吵架的戏码,可以演一出被警察抓获的戏码,即使欺骗的是老乡,只要不用花钱,他就觉得沾沾自喜。

影片里其实可以看的出来,狗子在KTV干得也很不错,可以协调,人缘也好,假如他将自己的聪明用在工作上,说不定还可以有一翻机会。

最后,就是关于回家

每位阿姨,在听到车没有票时,都有怀疑,却还是买了,因为春节到了,活着的人想要回家;

当车要启动时,有一位阿姨请求朋友帮她把丈夫的骨灰带回去,是因为落叶归根,死了的人也想要回家。

中国人,一到重大节日,总想着回家看看。挤爆了汽车站、火车站,一票难求,黑车出现,黄牛滋生。

对于家,似乎每个人都有着深深的执念。

它是内心深处温暖的回忆,也是痛苦之时最后的避风港。

所以,谢阿姨才会在发现女儿成为情妇的时候,在她努力的希望失去之后,毅然决然的选择了回家。

家不单单指某一个地方,而是在那里的人事物,每每踏上归途,期待的就是摸到熟悉的温度,见到熟悉的笑容。

正如苏打绿的一句歌词:我在旷野漂流,漂流的尽头,就是你爱的宽容。

这一种宽容,只有家能给予,只有家人才能给予。

所以,当我们难过时,家人的一个电话就会让人止不住流泪,

所以,无论在外如何辛苦,哪怕回家有亲戚问东问西,却还是执意要回。

因为,家,有我们所需要的温度和安全感。而离开的那一刻,其实就是不断返程的开始。

只是,其他人回家了,曹俐呢?

父亲已逝,婚姻已碎,家也早已坍塌破败,回去,没有温暖的笑容,没有熟悉的味道,甚至都没有可以落脚的地方。

独自留在上海的她,望着阁楼上的天窗,望着屋顶那只孤独矗立的猫,也许是在伤感,阜阳已经没有了她的家,而她的家,又会在哪里?

你可能感兴趣的:(《到阜阳六百里》,用18天拍摄的电影,道出生活的辛酸和家的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