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说“读书改变命运”

      同事针对读书无用论甚嚣尘上的现象写过篇随笔。一边无奈感叹在这个一切从利益出发从口袋出发的年代,官二代富二代盛行拼爹拼出生的年代“寒门再能出贵子”读书也难改变命运。一边又无力劝慰“哪怕改变的只是一点点,依然要坚定地走在读书的路上”。这也许是很多有良心的教师都有过的两难、无措的困惑和感伤。学校外是铺天盖地的读书好不如出生好,不如机遇好,甚至不如长得好,不如球打得好的鲜活现实。课堂里是底气不足的“读书改变命运”“今天不流汗明天就会流泪”的虚拟未来。很多“道理”和“理想”我们都不相信,都觉得是扯淡,我们如何期望我们的学生会信以为真,心悦诚服呢?

        曾经和学生一起读蔡元培先生的《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讲》,先生说:“予今长斯校,请更以三事为诸君告”第一条便是“抱定宗旨”即“为求学而来”。我问学生:为何先生上任北大校长第一条便要与学生说读大学是为“求学”而来不为别的?当时是如何一种风气和现实。学生读文章发现原来之前的北大之“腐败”在于“以求学于此者,皆有做官发财思想”。

      “因做官心热,对于教员,则不问其学问之浅深,惟问其官阶之大小。官阶大者,特别欢迎,盖为将来毕业有人提携⑼也”。回顾历史,上世纪的北大学子大多为京官或是八旗贵族子弟,携带听差入校学习者不少见。他们对学问没什么兴趣而是想法混资历、找靠山。这与今天之大学之诸多“怪现象”何其相似?学术、学历都可能用来权钱交易,用作官商的门面装点,为他们锦上添花。

        我问学生:100年后的今天,你们读书(上大学)是为何?大多同学一脸茫然。一个女声突然冒出来:为爸妈。我说,这个答案虽然不是我满意的答案但应该是真实的答案,也许代表了相当一部分同学的回答。众生笑。想“升官发财”也许有些庸俗功利但至少他们有“宗旨”有“目标”,而我们呢?谈理想,太远,太酸;谈现实,太俗,太骨感。我们干脆啥也不想,啥也不谈,只是学,听课、背单词、做题,考上了大学再说。 学什么专业、上什么大学,干什么工作,到时看情况吧。很多的爸爸妈妈也说了,“孩子,我不求你做大官发大财,你能找个轻松的工作,安安稳稳过小日子就好了。”不少同学频频点头。

        所以,我们还需要还能够用“读书改变命运”来鼓励我们身边的学生和孩子好好读书吗?他们自己包括他们的爸妈,相当一部分都没打算也没奢望通过读书“考大学”来改变什么。因为他们大多从小衣食无忧,吃的不是“三鹿”而是新西兰、德国、日本进口的奶粉,甚至不知道我们小时候吃的“米糊糊“是何物;穿的不是草鞋,甚至不知道有过草鞋而是耐克、阿迪;茅草房甚至红砖瓦屋他们只有在旅游景点参观过、电视电影中目睹过。像父辈们那样学校门口柱子上各挂一只草鞋和皮鞋激励“读书改变命运”的场景,在今天只会是个笑话。

        像不少“高考工厂”那样张贴“只要学不死就往死里学”“今天不流汗明天就要流泪”的标语在我们身边的孩子心理也几乎是漾不起微波狂澜的。那么,如何才能让我们的孩子内心建有一个爱读书爱学习的“永动机”呢?恐怕我们得尝试两种转向:一是由关注将来转向更多地关注当下,二是由关注外在的改变转向更多关注内在。因为,多少年来,“为了将来的教育”让我们误以为只要牺牲现在我们就有美好的未来,只有牺牲现在我们才能有美好的未来。这个误以为真的理论已经被无数的事实打败。很多时候,我们清醒而无奈地看到我们今天的“牺牲”不一定能换来那个所谓的“未来”。既然如此,我们为何为了这个未必有的“将来”牺牲了现在。孩子的每一个阶段都只有一次,不能重来,都是珍贵的,我们有什么理由厚此薄彼,将他们的人生分出个主次轻重?

          我们用“读书改变命运”劝勉激励学生的时候,选择性地忽视甚至丢弃了“读书”本身就是一件应该好好享受的幸福、快乐之事。可以和一大群同龄的伙伴一起,“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全心全意地专注着做好这一件事,这本是人生长河中最纯粹最单纯最值得回味的一段岁月,是将来再难有甚至不再有的珍贵记忆。我们为何有意无意把这段时光定义为“苦海”呢?需要咬牙坚持,需要拼死搏杀的“战斗”呢?“书山有路勤为径”固然没错,“学海无涯苦作舟”则大可不必。所以,我们能为孩子们做的除了“引路”“导航”尽量让他们少走弯路外,恐怕还要一路上让他们感觉到“读书”的乐趣和幸福。这样的幸福是朴素的,有时候乔装打扮而来,但却有俯拾皆是。可是,一旦我们把读书学习的所有幸福狭隘可笑地囿于“分数”囿于考试成绩,那这种幸福感就会总是只光顾少数人,只是瞬间降落在“学霸”们身上,然后很快消失,并且似乎永远只能以漫长的埋头苦干、争分夺秒来换取。一次两次三次,得不到好分数的眷顾,大多数孩子便放弃了,每天照样进课堂、刷题目但已经不是“快乐地参与”而是“麻木地出席”了。我们可以用考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为它一贯是老师的“法宝”,但一定不能自以为是地以为“分数”是学生的“命根”,也不能让学生把“分”当成命根。

        就像踢足球,绝不会只以“进球”为乐,奔跑、追逐、运球本身,甚至只是观看和鼓掌就能让人兴奋和激动。我们要做的便是想尽各种办法,运用各种手段,使出浑身解数,让我们的孩子感受、体验到“奔跑”“追逐”“运球”的激情和幸福,体验融入其中、站着鼓掌的兴奋和愉悦。我们怎么能为了一个“结果”剥夺了整过漫长过程中的快乐和成长呢?只有在读书的路上,在求学的过程中,孩子们感觉到了快乐、体验到了成功、收获了成长,他们才会愿意走下去、读下去。又如登山,登上山顶自然有“一览众山小”的轻松和愉悦,但支撑更多的人继续向上爬的是一路上的欢声笑语、引吭高歌或是凝神静思,一路上的奇异风景、树木苍翠或空气清新。如没有“慢慢走,欣赏啊”的姿态和心理,只是低头赶路,拼力攀爬,一路上苦不堪言、精疲力尽,即便登到顶峰也未必有预期的满足和幸福,山顶风光无限尚好,若是“不过如此”恐怕更多的是悔不当初,失望惆怅。所以,与其许诺一个我们自己都怀疑的未来,说“只要你努力了考上了好大学,你的命运从此改变。”不如,多努力引领他们去发现读书本就有的改变和乐趣,去体验学习过程中种种成长的喜悦。

        再来说说由外而内的转变。“改变”有两种,一种是外在的可见的可触摸的,一种是内在的不可见的,只有心灵才能触碰。读书能改变的既是“可见”的命运和人生,更是或者更多更重要的是改变内在的心灵的世界和模样。子曰:“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意思是说,古代求学之人的目的在于修养自己的学问道德,现代求学之人的目的却在装饰自己,给别人看。”这句话到今天还不过时,只不过当下求学之人自然也有意在修养自身学问道德者。

        读书之“有用之用”自然无需我赘言,读书之“无用之用”定是很多学生甚至成人不知或不尽知的。当然,要讨论这个话题,有一点必须澄清。此处“读书”应不等同于刷题,有别于只为分数的学习。它应该是一种真正的阅读、自然状态的阅读。对此,我们还可以他处另议……

你可能感兴趣的:(也说“读书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