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被由外向内塑造的人们

​根据埃文斯人际关系研究中心的创始人帕萃丝·埃文斯的观点,塑造自我有两种方式,从外向内地塑造自我和由内向外地塑造自我。

从外至内塑造自我,是说一个人的自我往往是由外界塑造的,比如父母或其他养育者、他所处的文化环境。如果外界不能尊重他内心的感受,他可能会慢慢抛弃自己内心的感受。

图片来源:千库网

小孩子很容易接受父母的判断而放弃自我。一两岁的孩子就开始萌生了自我意识。如果他们的父母反对他们做一件事,孩子们通常会抵抗,但是如果父母很强硬地反对他们,他们最后还是会放弃,并接受父母的观点。因为这既是孩子的生存需要,也是孩子对父母的爱的需要。

如果父母总是从外到内地给孩子下定论,孩子就很难根据自己的体验来定义自我。

比如,当孩子哭泣时,父母说:“这有什么好哭的?” 孩子可能会学到不能哭泣,从而无法感受悲伤。

当孩子不小心弄脏衣服或者弄乱头发时,父母说:“赶快换衣服,不然就不美丽了。把头发梳好,不然就不美丽。”孩子可能学到,外在不美丽,就意味着自己是不美丽的。

当孩子觉得学校学习没意思时,父母说:“不喜欢也要继续学,这是必须的。”孩子可能学到,不喜欢做的事情,只要别人觉得有用,就必须做,而自己觉得有用的事情,是不重要的。

很多人从小受到这样的教育:“你必须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考上好学校。这样你才有价值。这样大家才喜欢你。” 根据这样的文化塑造自我,这个人很可能会成长为一个特别努力、追求成功的人。因为他的经历和经验告诉他,只有拥有了实实在在的成功,他才能感受到被周围的人所接受和尊重。

心理学家徐凯文老师提出了“空心病”的概念。他在多年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工作中发现,在北大,这所全国第一流的大学,有些学生陷入空虚、迷茫的状态,感觉自己内心空空荡荡,似乎除了好好学习,不知道自己还有什么价值。徐凯文老师将这种心理问题称作“空心病”。

当他们不再认同外在的价值,又找不到内在的价值和真实的自我时,便陷入了这种困境。

那些认同了外在价值、由外向内塑造的人,往往不再考虑内心体验。成年后的他们,依然需要来自外界的认同和接受,为了确保自己的正确,他们非但听不进去别人的不同观点,还会感到这些观点直接威胁到自己的自我。他们很可能对亲近的人进行压制,以免听到不同的声音。

除了家庭和学校教育能塑造人的自我,战争或者特殊的文化环境也具有强大的塑造人心的力量。

当某个战争来临,不论如何恐惧,不论肉体上多么痛苦,人们总是英勇地作战,以保护自己的家园。不关心内心的感受,本来是特定时期的必要的规则,但最后却变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自我否定模式。

其中,最极端的例子,大概是西非国家塞拉利昂的娃娃兵们。

图片来源:百度(侵删)

自1991年至2001年,塞拉利昂爆发了特别残酷的内战,造成20万人死亡。塞拉利昂内战,又被称为儿童战争。这次内战的爆发始于福迪桑科领导的“革命联合阵线“发动叛乱。革命联合阵线以“嗜杀”、“残忍”著称于世,称得上是世界最残暴的一支部队。在十年内战期间,福迪桑科强行征召了近万名9至15岁的娃娃兵。

为了把这些本应天真活泼的孩子训练成杀人如麻的机器,福迪桑科命令手下对孩子们进行令人发指的洗脑。首先,他们强迫孩子们吸食毒品。其次,他们下令这些童子军使用肢解、挖心等酷刑来折磨与他们为敌的人。最后,为了断绝孩子的回家路,他们用枪逼着这些十几岁的孩子强奸他们的母亲和姐妹,然后再亲手打死他们。

就这样,这些娃娃兵们被训练为成为冷血、暴虐的职业杀手。他们常常为了邀功请赏而滥杀无辜。

塞拉利昂内战时期的娃娃兵伊斯梅尔•比亚,1980年出生,后来担任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受战争影响儿童代言人。他在著作《长路漫漫:一个儿童兵的回忆》一书写道,“(内战结束后)这些娃娃兵在回归正常生活后很难适应社会,他们习惯性地从事暴力和犯罪活动,甚至‘重操旧业’,回到原先的军队中生活。”

他们的自我在童年时期被强大的外部力量重塑,成年后,内战结束了,无数饱受创伤的自我等待着救赎。

儿时,父母可能由外向内塑造子女,成年后,很多人继续由外向内塑造自己。人们一步步离真实的自我越来越远。寻找失落的自我,是每个人一生的功课。

(无戒学堂 日更)

你可能感兴趣的:(那些被由外向内塑造的人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