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我们说Fogg 的行为养成模型里,有三个要素,动力、能力和契机,今天要说的就是最后一个,也是最关键的——契机。
它可以理解为是一种提醒,是行为发生的前提条件。
有的契机是自然发生的,比如下雨了,雨滴在身上,你会有意识地撑伞。
有的契机是人为设计的,比如微信朋友圈上的小红点。
一件事情,无论多简单,多有动力,缺乏适当的契机,它就不会发生。
我们平时会用各种方法来提醒自己做一件事情,这其实就是在设计一种契机,但往往效果一般。
比如你想舒缓压力,就下了个冥想 App,打算每天花个 10 分钟冥想一下。
然后发现事情一多,就忘了。
你可能会写张便利贴,但是便利贴一多,也就构不成提醒了。
你也可能会用闹钟,但闹钟响的时候,也许只会把它摁掉,继续做手头的事情。
设计有效的契机,跟设计别的东西一样,也要讲方法。
01 三种设计思路
生活中你做一件事情,背后的驱动因素大致分为三种。
最明显的,人为驱动,比如你妈喊你回家吃饭。
其次是环境驱动,比如今天天气热,去买个西瓜吃吃。
再有就是动作驱动,比如一不小心把汤洒了,拿抹布擦一下。
所以,如果要设计一种契机,那自然也是从这三种因素出发。
但哪种最可靠呢?
人为因素?
让自己提醒自己? 如果这个法子可靠,我也就不会写这篇文章了。
找别人提醒自己? 也不妥,别人容易嫌烦不说,万一他也忘了, 咋整?
自己的问题,还是靠自己解决比较好。
环境因素?很遗憾,这已经是个重灾区了。
手机上的提醒,桌上的闹钟,电脑前的便利贴,邮箱里的邮件,你还没受够吗?躲都来不及了吧。
幸好,我们还剩一种选择,也就是动作驱动。设计得好的话,既不费脑,还很可靠。
02 动作驱动,怎么个驱法?
既然是动作驱动,那自然我们要找个前置动作。
简单来说就是一句话:当我们完成了 xxx 之后,要做 xxx。通过老的习惯,来带动的新习惯。
问自己一个问题:我的这个新习惯,在日常的一天中,跟在哪个我已经习惯的动作后面,是最自然的?
给你三个思路:
- 同一场所
比如刷牙是老习惯,用牙线是新习惯,正常来讲,这俩都是在卫生间里完成,那这个安排就很不错。
根据 Fogg 的研究,同一场所是设计新老习惯衔接时最常用的做法。
- 同一频率
如果你的新习惯一天做一次,那就跟在一天做一次的老习惯后面。如果一天做三次,就找个一天做三次的老习惯锚定。
- 同一意图
这条因人而异,因为意图这个东西,它比较主观。
比如,如果你喝咖啡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那学习使用滴答清单这样的效率 App,可以衔接在后面。
但如果对你来讲喝咖啡类似于下午茶,是个休闲动作,那这样的衔接就不是个明智的做法。
总之,这三种思路都只是参考,实际应用中,你很可能不会直接就找到最好的搭配。
但没有关系,不好使就换一组试试,直到能够无缝衔接,那新习惯的养成就指日可待了。
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老的习惯很可能由几个动作组成,要把最后的一个动作当做锚点。
比如:「当我刷牙后」,就没有「当我把牙刷放回漱口杯后」好。
「当我到办公室后」,就没有「当我把背包放到桌上」好。
到这你应该明白了,老动作要具体,后面的新行为才衔接得上。
03 好的设计,可以把坏事变成好事
除了设计新的契机,我们还可以换个思路,改造那些旧的,不好的契机。
这里 Fogg 讲了一个他朋友Amy的故事。
Amyg跟她丈夫离婚了,但时不时还会碰到,前夫经常对她恶言相向,搞得她一整天都很郁闷。
她控制不了她前夫的嘴,这种言语攻击就像坏天气,有时能预见,有时压根就不知道从哪冒出来。
能控制的,只有事后的感觉。
她决定做出改变。
于是每当这种情况发生后,她会立刻去做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比如听听最喜欢的乐队的歌,或是想看但难有时间去看的书,也可以直接去星巴克喝一杯最喜欢的茶。
不管做什么,只要能开心起来就行。
就这样,她开始把前夫的侮辱看作是反向的礼物。毕竟,是他促使她好好照顾自己。
这便是一个通过设计、由坏变好的典型例子。
04 是不是就结束了?
且慢。
说完对个人的影响,我觉得动作驱动这个事儿,也值得有商业头脑的朋友们好好地琢磨一下。
现在各种产品,大多数还是在搞人为驱动、环境驱动那一套。
用各种杂七杂八的提醒去试图吸引用户的注意力,在这过程中,用户逐渐脱敏,乃至免疫,甚至开始排斥这种信息的过载。
而动作驱动,则是个「润物去无声」的做法,找到一个用户生活中可靠的锚,无需第三方的提醒,也能建立和自家产品的粘性。
05 真的最后
到此, Fogg 行为模型中的习惯养成三要素,就都介绍完了。
道理都有了,方法也一步步地讲了,就等你沉下心来,给自己好好下个套了。
之前在聊养成习惯要多久时,我提到过一种比较靠谱的说法是,人平均需要66 天,才能养成一个习惯。
你可能觉得这时间太长了,那有办法有效地缩短这个时间呢吗?
当然有,我们下回再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