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书单,就是看起来容易,实际操作常常崩溃,系统闪退,没有灵感,写不出来。暴风哭泣。
最近很喜欢一句话,作为开场白:
读书不是为了雄辩和驳斥,也不是为了轻信和盲从,而是为了思考和权衡。
弗兰西斯·培根《培根论人生》
这是列入我人生十大必读清单的好书。
舆论的可怕之处,就是不可控。
商业角度来看,传媒营销学中,舆论是很重要的环节,更不是可怕的。专业名词叫:舆论效果。一种是舆论定调,另一种是舆论扩张。
我尽量简单说,不然很容易写成论文。哈哈。
大概意思就是,往往带动更多讨论的KOL,不仅仅靠舆论可以定调商品,更能引发更大的流量和推广。
营销里学会最重要的一课就是:反向应用舆论。信息只有被传播,才有价值,传播只有被关注,才能实现价值。舆论营销很大一部分来自这句话。
很多品牌,明星人设都有打舆论战的市场营销案例,可以去搜索看看,我也懒得打字。
危机也是机会,说的就是这个道理,甚至创造危机。
生活化角度来看,舆论就很可怕,一传十,十传百,真相往往被夸大和模糊,吃瓜吗,好吃好吃。所以,不用太在乎生活里的舆论,因为你的层次已经在用舆论赚钱,别人能干嘛,只能妇人之仁。
传播是大范围的,舆论只是其中一种方式。如何解读,应用,面对。书里有很好的引导和方向。甚至从不同维度和立场,角色,都有分析到。这不是一本商业书籍,也不是生活的葵花宝典,比较枯燥,但却是很有效的思辨之旅,
我推荐看看它。
世界很大,比你厉害的人大有人在。
莫名其妙酸,衍变成舆论,这种行为,就会恶心到我,马上保持距离。
附带考卷,太严肃了吧,哈哈。作者用意应该是,希望大家从舆论这趟课程里顺利毕业。
虽然是三本书,但是都是一个类别,科普类。算是吧。
简单的文字,有趣的图画,解释了世界,宇宙,或是一种重要有趣的东西是怎么工作的。其实和物理学,生物学,科学息息相关,但学术派总是用很难懂,很高级的词汇来描述,导致很多有趣的事物变得无趣难懂。
地球的形状,暗物质,世界有几维,我们能超越光速吗,最长的日落,雨滴,普通感冒,太空潜水艇,如果我们变成一只蝙蝠会怎样……………
这些问题多有意思啊,用无趣和搭建很高的门槛,阻挡了好奇和真正想要去了解的事情,学习还有什么意义。
所以,强烈推荐这三本书,通俗易懂,女生也能看得懂。
注释解释的漫画,画的很可爱。我平时就是脑洞很大的人,很好地保护自己的脑洞就是要展开想象。
逻辑可以带你从A到B,想象力能到你到任何地方。
我也很少看到短篇可以这么写的。记录了小镇上25位居民的故事,满满一整册的小城人间笔记。
每个故事的标题也很诡异。手、哲学家、裸奔、古怪、谁也不知道。
潜意识层面的众生相,展露了他们生活表层之下的渴望,却发现——人人都是畸人。
知道自己在普通的生活里也不免存在“怪”的一面。接受自己的怪,是一件勇敢的事情。
#摘抄#
尽管坚强勇敢吧,那才是路。随便什么事都要敢做敢为,要有大勇,敢于被人所爱。要胜于寻常男女。
小城畸人的书签,设计是一张车票。寓意真好。读这本书就像赶一趟列车,沿途风景和收获,我们各自体会。
如果不是收到的礼物,我一辈子都不会买,名字特别刚的书名,比如这个系列:我们为什么不旅行?(哪有那么多为什么)还没翻开,感觉有一堆道理等着你。
但,如果不读这本书,我可能永远感受不到,什么叫直男视角的旅行和记录方式。
旅行的点点滴滴,特别像一位成熟稳重又情怀满满的男朋友,在和你讲述,到这里你要注意什么,旅游胜地背后的历史,辛苦疲惫,没有关系,你要感恩。哈哈哈,太有安全感了。如果和他同行,脑子不用动的。
两三年前,我会喜欢这种讲述,非常鸡血。旅行是什么,净化,冲刷,带着心灵上路,感慨万千,重新找到自己。
但是对于现在的我来说,目的性太强了。
至于书里的世界各地,倒不太吸引我。旅行我还是爱松浦弥太朗那种,是我的生活方式之一,每到一站暂住一段时间,遇到黑帮杀人,纹身女孩,咖啡店的心动,夜晚窗外的景象,产生爱情,友情。统统让每一个城市赋予了情感和色彩。语言的刻画马上调动肾上腺素,陷入场景。让我去想象,如果我去这里,是不是也能有此感受。就像电影里的画面,真实出现在你眼前,因为有了代入感,才会被打动。
让一切的一切自然而然的发生,哪怕是旅行。
但我很喜欢这系列书的推荐序,收到好友的赞美是开心的事。何况比自己还懂你,现代人没什么耐心去体会你的钻石切割面,能拥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感动。
最后,赠语和签名,是我最开心的事。我很少会有书是作者的亲笔签名,珍贵的礼物,谢谢啦。这种鼓励很像自己喜欢的爱豆,比如派克特,亲自对我说,下辈子娶你,我,马上去投胎!
夏末山谷是一本我二十六岁三十六岁四十六岁都会一读再读的书。
段落跳跃跨度很大,但并不影响我理解她想表达的方式,现在越来越不喜欢,前后交代非常明确的文章,经不起推敲。隐喻一点,我会觉得自己比较聪明,你看,我懂作者,哈哈。
很早之前买的,断断续续的看,看了一年???应该不止。
喜欢书里的一个路人甲角色,兰比亚斯警察(他习惯了看到悲痛的人以各种方式垮掉),正中红心。
我常常听各行各业的朋友分享,自己职业生涯看到的无数种悲剧。原来垮掉的方式不止一种,反面的慰藉,毕竟我垮掉的方式还是比较单一的。
没看懂,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买这本书,98%的原因,封面好看。
动物比喻人类,很压抑,读的时候,我在想,哪怕我很多行为像猪,但我也不会希望用猪来模拟我的人生吧。作者用词很硬,没什么俏皮话,读了80多页,沮丧,我放弃了。送了两本出去,希望我的朋友读完,可以和我分享分享。
其实都在告诉你,如何建立互联网思维,互联网的商业逻辑。行业归属不同,快速地融入,不是学习框架的入门守则,而是建立匹配思维。
互联网有一个很重要的词汇叫:迭代。
商品迭代,思维也要。我从互联网的世界里,感受最大的,就是,一切的一切瞬息万变。
………………(读后感)
性侵,自杀,这个世界对女孩满满的恶意,远远超过我们的想象,一定要保护好自己。一定一定。
带着好奇去读,翻开书之前,我很难想象局外人的定义是什么。大部分人恨不得做生活的主人,怎么会有一种角色愿意把自己放置在生活之外?我十分好奇。
小说刻画了很多荒唐平常的生活角色,字里行间,无时无刻不在反抗荒诞。
故事很零碎,几乎难以概括。如果想感受在密集人群中,一个冷漠抽离的人格碎片。保持和芸芸人群距离,我行我素,冷眼旁观,灰色调的内心世界。我推荐可以去看看。
#摘抄#
我们很少信任比我们好的人,宁肯避免与他们来往。相反,我们常对与我们相似的、和我们有着共同弱点的人吐露心迹。我们并不希望改掉弱点,只希望受到怜悯与鼓励。
每当我不想听一个人讲话,我就做出赞同的样子。
狄迪恩唯一的女儿因病离世,母亲视角记录了自己心路历程,以及对女儿的最后告别。
这是一本触及死亡题材的书。我不太想谈论这个话题,太伤感的事,一般不敢面对,会崩溃。
美国一家社区书店的书架上,贴了一张小纸条:“请不要再偷书店里琼·狄迪恩的作品了!”好奇的读者向店长询问,得知书店里最常被偷的就是琼·狄迪恩的《向伯利恒跋涉》。被偷书贼青睐,还是可爱的。
心仪的两章节:
存在感薄弱的人,就不必常撂粗话了。
粗鲁地的打电话,就会换得冷酷地挂断。
没礼貌的人,当场冷漠,我的人生警句。
说话之道,其实就是告诉你,与人相处,如何放置教养。可以不知书,但务必要达理。
为人处事,不是社交。社交能免则免,大多数是利益共存体。
以前,我会喜欢很多不同风格的人,但近来越来越觉得,相处起来最舒服的那几个朋友都具有一些类似的品质。成熟的把控若离若里的相处规则。或许不尽认同,但又娴熟于人情世故,待人接物非常妥帖,不过分越界。
以前会说这叫知世故而不世故,但现在觉得更准确的说法应该是,他们知世故,但不囿于世故。
真诚和磊落里依然有着娴熟的分寸,是一种如沐春风的肝胆相照,亲密有间的交心。
谁会不喜欢得体又坦荡的聪明人,康永就是这样的存在,所以我是真的很喜欢听他讲话。骂我也行!
买的时候,我以为是本推理小说,结果不是。石田衣良,难得写这么鸡肋的治愈系。
青田耕平(主人公)是位作家,出道十年,默默无寂。妻子意外去世,约稿不顺,新书也不理想,生活拮据,但依然坚持写作。这就是小说大概的主线。
希望遥遥无期时,面对的困境,最煎熬的是质疑。
自我质疑会裂变无底的黑洞,焦躁引发孤独。这本书带我最大治愈可能就是,让我看到,敏感时期,你不是一个人有坠落感。突然找到共鸣,是种救赎。
对于孤独的定义,要好的朋友之间,我们分享过很多。不同人生进度条,面对的孤独都太一样。
我特别想做一件事的时候,就会感到莫名的孤独。很多声音特别容易击垮掉自己,有色解读,不被理解,瞬间自闭。
所以,学会面对孤独真的是一项很高光的技能。不能做什么的时候,信念还要有的,多相信自己一点。
这里,引用姜思达给春夏纪录片写的推荐语:
我们都是不大一样的人,这些不一样让我们常常自我怀疑。
每个人的人生轴线是代表自己与众不同的人生道路,即使这条路上有来自外界的质疑和担心,即使这条路有别于别人的直线,更加蜿蜒曲折,但我们清楚的知道,只有这条路你才会找到独一无二的自己。
是的,有了目标和想成为的人,特别容易格格不入。但是因为不同,所以自己。
自传类,是我喜欢的类型中排名第一位。逐步跨越到成年人的领域,我最不喜欢听,任何人和我讲述大道理。为什么,因为道理都懂,但我不想,谁来教我做人。我愿意听分享,你面对每一个困境和事物的态度,感受,处理方式,允许我自己去判断,什么可以启发到我,点解我,而有哪些可以忽略跳过。
自传就是这类的存在,重分享。偶尔很多作者主观性很强,冒出一两句教育金句,我可以选择马上翻篇,现实中对话,你总不能叫对方,给我闭嘴。是吧
回到书本身,特朗普太难了,哈哈,虽然他面对的难题可能是我这一辈子都碰触不到的,但大人物可以坚持的,凭什么你不可以。不能与其并肩,态度至少要有的。所有好的品质,都值得学习。
全名:路法西效应(好人如何变成恶魔的)
哪怕这是一本非常专业的心理学教科书,但我发誓,一点也不枯燥。
大胆假设,实验论证。好人,一般人如何转变为非作歹的过程。简而言之,也就是明知故犯。
违背人性的种族灭绝,强暴,以及恐怖袭击,伤害,虐待,命令,缺乏人性,毁灭,使用权威系统力量。
信息量巨大,每一项犯罪,研究的彻彻底底,犯罪记录,存档录音,心理评估,太过真实的把邪恶的内心世界带到你的眼前。
人性的变幻莫测,太丰富了,也处处充满弱点。经不起推敲,为什么要了解,我想,最好当作一种自我告诫,有的行为是本会发生,也不要原谅和放纵。
如果感兴趣,可以找我借,这本书基本买不到,异常珍贵。
书里还提到了监狱的日常管理和操作,比电影精彩,虽然压抑一点,但我相信,这是另一个维度的世界,了解看看,也是蛮有意思的。菲利普的实验,是很少能读到的,用人做实验,通过行为模拟和操控,环境设置,真的可以改变一个人。
人比我们想象的脆弱又强大。
心灵拥有其自我牺息之地,在其中可能创造天堂,也可以创造天堂中的地狱。
不知道这样讲礼貌不礼貌,哈哈。40零后的随感集,很……很教授级的高深,懂我意思吗,就是每词每句,都会让我想到,我无趣僵硬的历史老师。
书里总结的人,自然和生命,婚姻,天才,时间永恒,美(省略)26个话题,生活的真谛,哲学思考,很硬很扎实。
#摘抄#
当你那样微妙的对美发生共鸣时,你从她的神采中看到的恰恰是你对美的全部体验。
美就是兴奋剂,道德就是镇静剂。
男女关系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试验。
能源善辩是以博闻强记为前提。
书名喜欢,因为很神秘。相爱在一起是件快乐的事,看完小说写的爱情故事,才理解太过盲目,自私的爱,不仅仅会变态最终也会更绝望。
绝望自有绝望的力量,就像希望自有希望的无能。
当我还在困扰如何把文稿写好的时候,马斯克已经在思考如何把人类移民到火星。
人和人之间,差距太大了,哈哈。
230页,记录了马斯克的童年,成长经历,三次跨界创业的种种磨难,抉择,非议,以及IT,电动汽车,私人火箭,不同领域的深层剖析。
除了近距离了解伟人,顺便还能接触到很多领域的知识点。看书,收获总是超过你的预期。
每次看传纪,频频夸赞点头羡慕的同时,我也很感慨,越是站在金字塔底层的人,越是对自己得过且过。站在顶端的人,对自己要求越严格。弱肉强食,优胜劣汰,食物链的生存法则,就是社会原型。
买的时候,我没有看到书壳长的小字,十三五国家重点规划项目。买回来,哭。
写给国家看的书,太正式了,正式到我感觉自己在读农业杂交水稻的论文。但我还是有学到东西。比如,原来在构建图纸中,一个最小的环节操作,都能影响成本失控。
哇。
最近我有在研究抖音,无数类别中有一个板块,金句分享,我不是很认可速食知识,迅速掌握窍门,异想天开。
专业领域的书籍知识点,不是取巧,是无限扩展你的边界。实战行动执行中,边界会不断加码,尝试,打破未知。
行业中的技巧和技术经验,不是一句两句可以概括总结的,哪怕完完整整的传授,也是别人的。和你关系大吗,顶多少走一点弯路,不碰壁,学不到东西。既然有想学习的心,不妨更踏踏实实一点,投机取巧,欲速则不达。
知识可以碎片,但必须都成为自己的。
很散很散的散文集,随笔写的都这么好。强烈激赏庆山。我也没有好推荐的,摘抄几个段落吧。
静物是一个人对自我的关照和反省。
天分,天性,从里都不需要发言和解释。
人的观点和标准彼此交战,各自狭隘目的及见地,营造热闹喧嚣,也不过是泡沫。人所应遵循的,是来自头顶上端的精神力量,绝非身边俗世人群的推搡哄抬。
成功企业的完整体系,写的很详细了。
小到产品设计,理念,营销,需求,大到管理,市场,品牌。读完感觉是什么,就是你已经在星巴克工作过,并且身处核心高管的位置。
人越是不想被猜中,越容易被猜中。因为每当人们要做出任意的,随机的或是策略性的选择时,总会落入能够比预测到的无意识模式之中,所谓的自由意志,是人类最大的错觉。
钱包里的PIN
神奇的7
本福特定律
借力凯斯-希勒房价指数
点差投注与列维特模型
我要哭了,没有办法在非常短的篇幅阐述这是一本多有价值的书。
比起学会预测,我更喜欢书里新鲜词汇,逻辑引导,大数据分析,深入浅出的博弈论、定价策略,思想实验。就是不断的把看似毫无关系的知识点,融合,再向你通俗易懂的转述密集的联系,从而成为新的知识。
掌握预测这项技能,只懂一门学科,远远不够。
要说收获,我大概是理解了,知识整合的重要性,不同维度的知识都可以服务同一项领域。
要学的太多太多太多了。
我觉得,这是一本神奇的书,瞬间却把你带到知识的最高点,有种俯视宇宙的错觉感。我讲真。
我很喜欢开篇的自我讲述:
写这本书的目的,不是分享我个人的生活,或是挽救破产企业提供意见,或是像读者,展现一个公司的成长历史。这里没有企业操作要点,没有行动方案公告表,也没有分析为什么有的企业失败,成功的理论框架。
相反,这是一个基于自己独特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建立起来的成功企业团队故事。
一个公司不比失去激情个性也可以做强做大,靠什么,匠心精神的将心注入。
真的很难以想象,霍华德· 舒尔茨起点的平台并不高,仅有的6家店铺,十年时间,发展成为了1300多家门店。销售额利润每年增长50%,除了挖机成功之道,他是怎样一个人,价值观到理念,都能在这本书里看到。
他最爱说口头禅;每件事都很重要。
你看,认真的态度从不会过时。
我羡慕的那些人,从某种程度来说,还是我拼命努力或许可以成为的人。
虽然成为这样的人其实非常难,但总归还是有努力的途径。
对于人力不可至的事情,我都比较漠然,因为也没可能得到,所以也不觉得惋惜和遗憾。
但是对于那些明明可以努力、却没有做到做好的事情,则会让我耿耿于怀很多年。
体会过这种失落,往后再做任何事,我对自己非常严格,对别人也是。不太讲人情。
欧美女性身上,最宝贵的,我觉得一定是,面对所有激赏的目光,都是我值得,很少看到她们面对赞美时,胆怯和拒绝。好和更好,我都值得。
大多数时候,我有点崇洋媚外,因为我就是欣赏与生俱来自信的态度。哈哈。
女性视角的书,会引发我很多的共鸣。整篇内容激进鼓励占大份额,看完我马上连锁反应:你需要更自信一点,明明有很多才华,和技能,就不要认为自己不够好。
记录了20位巴黎女人的日常,法式内核的解读非常精准。高级,名媛,格调,品味,没有,作者没有想强调这一类东西。
倒不是崇尚巴黎女性的生活方式,只是觉得她们生活的非常自在,甚至非常痛快,充满各种可能。
所谓“法式”,不仅是小碎花裙、修身风衣、雏菊发带,法式不仅是一种风格和元素,更主要的是一种不被社会陈规限制、不被他人定义的生活态度,是无拘无束的生活方式,最大限度地按照自己的本性去选择职业与感情,将自己打扮成自己满意的样子,才是真effortles。
所以找到自己,不是从一个标签跳进一个标签,从一推人里跳进另一推人里。谁喜欢都不如我自己喜欢。
下次书单不知道是何时何年何月,我对图片有莫名其妙的偏执,一定要弄弄好就是了。拍要好看,颜色也不想放过。任何小事,特别是我喜欢的,认认真真做做好,上升摩羯座,常常逼死自己。文字上下调整语序,修改了四天。尽管书单很繁琐,乐此不疲,这是不多得展露自己内心世界的机会。没什么工作的时候,也可以当作练习稿,提高一下写作表达能力。
刚好刷微博看到一段对话:偶尔看看书真的沮丧,我好不容易想明白的人生道理书早替我总结了。
有人评论:也不能这么想 你要是早几年看这些书里的道理也跟过眼云烟一样 自己有了体验才能知道在说什么 然后之后就有可能超越作者啦。
我感慨:优秀的人比比皆是,还是要保有敏锐的眼睛和观察的心,望向更远,不要沉浸在沾满灰尘的生活里。跟更可爱的人在一起,在更单纯的环境中,做你依然愿意相信的事——就是近似于无限透明的白日梦那种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