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虽长,但关键的只有几步——再读《平凡的世界》兼读《路遥传》

记得是高三时在学校对面借书的小店借到《平凡的世界》,这本书给我感动和震撼。前阵子读了另一本同是茅盾文学奖的小说,觉得读完不太给劲,比《平》的功力差多了,所以又看了一遍《平》,并找来《路遥传》对比着读。

从第一次读《平》到现在已经过去10几年了,我也从一个高中生变为中年大叔,从东北某城乡结合部小孩变成现在的北漂族“移民第一代”。多年后再读,感受是不同的,《平》是一本写年轻人的书,但人在年轻时是无法完全读懂的。要读懂这本书需要人到中年,也需要了解路遥。我一直觉得,一本好书必须经得起时间的考验,经得起反复的读,这本书凝结了一个时代的故事,也凝结了作者的全部心血。

现在看起来,《平》当然是一部现实主义的小说,但是也包含着相当比例的浪漫因素,小说是一杯咖啡,如同真实的生活,但是加入了一勺糖,那是作者的美好期许。例如主人公之一的少平和田晓霞的爱情,例如润叶和李向前的爱情等,最感人的故事恰恰是最不可信的。这本书的名字开始计划了很多,本来可能叫《走向更大的世界》,后来觉得太大了才改成“平凡的世界”。《路遥传》中记载个故事,路遥给弟弟打电话说“田晓霞死了”,他嚎啕大哭,因为田晓霞不得不死,少平必须回煤矿,这才是真实的世界呀!

读后有几点新的认识,在这里记录下来:

一、有尊严的活着,追求活着的意义。孙少平也好,孙少安也好,无论思想到达什么层次,外部环境是好是坏,受到多少挫折磨砺,哪怕是深深的自卑和胆怯后,他们都努力的向上追求,这是这本书的价值所在,他提炼出一种关于苦难的哲学,在困难和苦难中体现不同的选择,展示出人的品格,体现出不同的意义感。

二、积极向上和自卑的矛盾。这本书之所以感人至深,是因为真实,是因为故事来自路遥和他所看到的真实的生活,路遥有一颗敏感的,自卑的,又骄傲自负的心,他是一直想做一番大事业的,但是命运多次玩弄了他又成全了他,他也依靠天赋和自己牛马一样的劳作,真的做出了一番事业。从《路遥传》里,有几个点可以看懂路遥:为了让他有条件上小学,生父把他过继给伯父,他回忆到他实际是知道父亲把他带到伯父家是为什么,他躲在树后看着父亲走远,心如刀绞,但是为了能上学他必须留下做“顶门”儿子,想一想那个画面!他必须出人头地,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大专,但刚好赶上了那场运动,大学大专不收学生了,跳出农门的机会丢了,他后来积极参加“运动”,成了一派“领袖”,同样是为了出人头地。然后命运又跟他开玩笑,遇到了“上山下乡”,他的运动生涯只换来了“错误”。

从理智上,我能理解城乡二元结构和政治生命的意思,但是真的感觉可能是只有那个年代的人才深有体会,借用《平》中的一段形容,可能是少平手磨得只剩一层透明的皮,压在石头毛茬上的那种痛。

所以书中的农民出生的主人公们都有共同的特点:骨子里的自卑,永远的担心,悲观主义。包括少安面对润叶的爱情简直是逃跑,少平面对晓霞的爱情无时不刻不在准备着失败的准备。而孙玉厚老汉在儿子少安的砖厂成立,县长都来参加点火仪式的时候,他害怕的躲起来,祈祷不要有灾祸。这不是可笑,而是一种深入骨髓的经验,是悲剧的累积呀!有多么无助才多么希望改变,而有多么挣扎就有多么恐惧,当经常走在悬崖边上的时候,光景烂包的一点小事就全家崩溃的时候,就会生出这样的“习惯”和这样的性格。现实中的路遥也是如此啊,以至于后来他终于拿到组织上给“一般错误,不予处理”的“定论”,“闹”的时候造成的沉重原罪才从肩头卸下来。

三、人生虽长,但关键的只有几步。这是柳青的话,他是路遥的精神导师,路遥绝对信仰这句话。路遥是一个想干大事的人,有明确的目标,也有为目标“不择手段”的决心。他勤奋,有才华,也有野心。常常被人诟病的当然是他对婚姻的现实主义或者明确的说吧,是功利主义态度。跳出农门能有几个办法呢,只有两个,一个是读书然后进入“公家”门,哪怕是司机,哪怕是煤矿工人。你看《平》中,这样的想法是多么强烈!少平进煤矿体检心跳加速血压飙到165,这不可笑。另一条路是婚姻,当时延川县对口来的是北京海淀的知青,路遥主动的追求,你说他不懂爱情么,他把招工指标给了初恋后,对方当了工人却给他一封绝交信,不过好在他命不该绝,周围人找到那位初恋的朋友来劝他,也是一个知青,成了他后来的妻子。当然这份婚姻是有功利目的的,北京知青妻子给了路遥上大学的资金,并默默支撑家庭,放弃了自己的事业,路遥家庭的确付出的少,从家庭的角度,他绝对不是一个合格的丈夫。

所以路遥仅仅去抓关键的几步,读书,不成,闹,不成,娶知青,争取推荐上大学,他很有组织和活动天才,但他选择文学,我觉得一是擅长,二是安全,他也大胆的同时也小心翼翼。我找来他最开始的小说《惊心动魄的一幕》读过,他写这个题材是经过精心考虑的,他敏感的意识到政治环境的变化,但同时担着不符合当时主流的风险,在一派“伤痕文学”中写了这个“主旋律”的故事,讲了在混乱时期一个坚持党性的基层好干部形象,同时在里面塑造了一个初中“造反派”受到震撼而迷途知返的故事。他抓住了75-85年代时代巨变下农村青年这个矛盾性最为明显的群体写小说,获得了巨大的成功,我们可以谴责《人生》中的高家林,但不得不承认现实生活的残酷。他写《平凡的世界》,一开始立意就是一部大作,几条线索如同齿轮钩机在一起,时代洪流中的大小人物命运的起伏组成波澜壮阔的史诗,同时又是那么鲜活的仿佛随时可以从书中跳跃出来。这些是他做了大量的功课,似乎故意用苦行僧的方式完成写作,《路遥传》中有细节的记录,看到后期我总是想“卿何苦如此啊”。

四、贵人相助,困难中的温情。

路遥一路上也得到很多帮助,没有这些“贵人”,是不会有路遥,不会有《平》的。一是他的伯父,资助他上了小学,又在他争取上大学时候凭借好人缘得到了乡亲们的推荐。二是乡亲们,给他凑钱读了初中。三是知青们开拓了他的眼界,他的妻子无疑是他最大的贵人。四是推荐他上大学的文联领导、某个县领导(这是个重要人物)和同意接收他的大学领导。五是他的弟弟王天乐,提供了少平的原型。六是他知青时代认识的叶咏梅,促使《平》以广播剧形式在中央台播出,真正的让路遥红遍全国,这样的贵人很多。所以在《平》中,困难的生活中不乏温情,感人至深。所以成功必然么,偶然么?路遥在北京见到叶咏梅是在拥挤的公交车上!

五、总结。

人无完人,路遥是这样一个复杂的人。作品也是一样,不能样样完美。现在看来,我觉得《平》中的人物有点“脸谱”化的感觉,但是瑕不掩瑜,为什么要吹毛求疵呢。时代有局限,人必然也有局限!路遥同样要求田问舍,要开店炒股赚钱,要走穴赚外快,爱抽好烟喝咖啡呀。

路遥和《平》,是一个时代的记录,那个动荡的,迷茫的,但逐渐明亮起来的时代。那个时代,改革主要集中在农村农业,后来转向城市工商业,有时候我想如果路遥不死,会不会有更好的作品出来,他有俯瞰大地的视野也有从尘埃中仰望的细腻,他也有野心,他曾计划写关于自己前半生经历的小说,可惜英年早逝,遗憾!

你可能感兴趣的:(人生虽长,但关键的只有几步——再读《平凡的世界》兼读《路遥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