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台型产品的运营视角看地推

从宽泛的概念来讲,只要涉及到服务性质的大小企业,无论是提供营销型服务还是技术型服务,实际运营过程中都无法隔绝地推手段。互联网行业,传统行业都是如此。

那为什么在实际运营中需要地推呢?其实原因很简单,做生意都是希望做到客户数量巨大而且长线流转。只服务于个别客户就能大把赚钱的生意着实太少。全中国有不下3000万个体工商户,28原则在服务业尤其不恰当。规模大,数量多,每一个客户产生的利润价值相对于其他行业来讲小得多,所以不得不一个个去沟通,大量的工作人员去开拓和维护市场,一个个客户,一座座城市,面向全国市场,累计起来是一个规模不小的地推队伍,才能保证获客基数和长线流转。

当然,这也和我们面对的市场环境的接纳能力息息相关。在80%的目标客户那里,尤其是下沉市场三到五线城市的目标客户,他们的管理者,和从小接触互联网,时刻能关注互联网的群体区别不小。他们很多都是传统行业的人,有的人是在工厂打工或是失业下岗的工人,最后决定回老家开一家餐厅或者凑点钱支起一门小生意。总而言之,虽然他们也玩抖音,也用微信,但是他们对互联网的认知程度还是相对较低的,尤其是不少管理者对移动互联网的东西有些质疑,不知道趋势更不知道好处,怕影响到自己独门独户的生意。这种情况下,只是做做表面形式的功夫,比如说仅仅只是电话销售或是线上运营,信任程度就是最大的问题,开发难度不小。因为自己不了解,所以他就希望有人讲清楚,他能看得,到摸得着,给他时间让他明白了,才会判断利弊,才会愿意接受一些新鲜事物。

在某些行业里,像酒吧娱乐,婚纱摄影之类的行业,从业人员对互联网的认知程度已经很高了,甚至他们的日常就是依靠互联网营销。2014年在四线城市做地推时,平均签约周期最短的尤其集中在婚礼,休闲娱乐和高校集中区域周边的商户,他们是最愿意进行互联网营销的客户。那么这些行业就跑得快一些,一些更传统的行业比如家电维修,小吃餐饮这些行业就跑的慢一些。行业情况不同,面对的市场需求也不同,也就决定了地推流派和风格的不同。

一般来讲地推流派和风格也和公司源起的文化和氛围密切相关。在我看来,主要的成功流派有两种,一种是“机动部队”,一种是“军校部队”。

“机动部队”的流派,通常用高压手段,设置较高的绩效指标,适者生存,不可能会去说培养员工,只要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占领目标,所以在淘汰指标明确的前提下,“机动部队的”人员流动性大,稳定性差,但是战斗力强,大家都是一群饿狼,猛烈的扑向有限的食物。比如某些与房地产,二手车相关的互联网平台即是如此,能够快速的打下一片市场,整体服务意识局限的情况下,随着战线拉长,会集中暴露出不少隐藏的问题。

第二种“军校部队”会比较温和,会筛选较为出色的人才进行大量培训,给他们时间和机会去摸索,希望他们能成功,成功的企业都会建立内部职业化培训体系,从专业技能,行业知识再到思维意识的培养,眼光更长,但是代价也更大。

当然地推团队的流派风格不仅和公司意识形态有关,也和现实情况有关。因为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当时开始建立地推团队的时候,因为资金有限,团队小,我们就确定要磨炼一只优秀的团队,虽然面对的是四线城市,但是规模不小,15人要抢下百万人口级别的市场,必须要求战斗力强同时稳定性高。怎么做呢?就是将文化建设浸入日常,由内而外的专业和职业。当时在团队内部,我们有一个培训机制,每个人都会轮流开课,每天午休时间90分钟,30分钟吃饭,40分钟在培训。因为我们当时靠自己要活,产品线多样,不放过一点赚钱的机会,团购是基础,同时广告、活动策划等等能做的都在做。店家要开公众号,我们做,要发优惠券,我们做。所有人都清楚地知道,狼要来了,我们想扛住,至少要保证我们能吃掉狼群里的小绵羊。

在价值观建设的同时,在传统行业里,商户之间都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很多都是互相认识的。所以树立口碑尤为重要,获取信任,消除疑虑,让他们知道我们带来的是帮助,至少不是去骗钱的,大家能互相帮助一起成长。当然,口碑的树立用形式是没用的,形而不神,是很多人没搞明白的做法,这一点,需要沉下心去把服务意识映射到服务价值上。

地推,除了这些必要建设之外,我们还需要有趁手的工具:对于B端市场来说CRM系统是核心。围绕着CRM系统,所有的客户都要录入到CRM系统,然后所有的业务人员都可以随时进入到CRM系统来查看客户的情况。相当于把客户资料放在每一个业务人员的手里,实现每一个业务员他需要管理业绩的部分,比如客户的拜访,签约业绩,流程跟踪,都可以一清二楚,而不是靠着记忆和经验去判断,尤其是当某个业务员流失了,他的客户关系,企业能以最低的代价维护下来。(未完待续)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平台型产品的运营视角看地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