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万小时定律到底对不对?

“一万小时定律”可以说是比较火的一种说法了,不管你是什么样的天赋、什么样的出生,只要练习一万小时,就有可能成为领域内的专家、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这里似乎弄混了一个问题,就是成功者一定是经过努力的,但努力不一定会成功,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刻意练习》开篇译者序要否定的是只要练习一万小时就一定成功的这种观念,而不是否定若想成功就一定得付出时间。《人是如何学习的》说“时间是衡量学习的一个重要指标。”但后面还有一句话“经过周密安排的练习是提高专业知识的有效途径”说明光有时间不行,还得有周密安排的刻意练习,而且缺一不可,这应该也就是《刻意练习》这本书的主旨吧。

一、关于一万小时

那么一万小时定律到底是怎么来的呢?它起源于诺贝尔奖德州赫伯特·西蒙1973年发表的一篇关于国际象棋大师与新手比较的论文,在论文中,西蒙首次提出了专业技能习的十年定律。1993年《刻意练习》这本书的作者艾利克森发表了一篇论文,论文里有对一个音乐学院三组学生的研究结果,最优秀的那一组用了1万小时。这个实验结果被格拉德威尔引用,从而演绎出了1万小时定律。结果这个1万小时愈演愈烈,被畅销书多次引用从而被人们所熟知并被吹捧。本质上艾利克森指的是刻意练习,而非1万小时这个魔术数字,心理科学史从来也不存在一万小时定律。

《刻意练习》的翻译者阳志平认为1万小时存在这些问题:

1.不同专业领域的技能的练习时间并不存在一个一万小时的最低阈值。这个观念我比较赞同,一万小时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字,意味着需要一定的时间保证,而非必须是一万小时。

2.成功与练习时间并不成正比。也就是我在前面所说的,努力不一定会成功,天赋不起决定性作用,但是一个巨大的影响因子。就比如跳舞,有天赋的孩子一看就会,而没有天赋的孩子,怎么练动作都是僵硬的。就拿我自己是个很典型的例子,有过一段时间学跳广场舞,人家练了一遍两遍就会了,我练了10遍20遍也还是动作僵硬,做得不自然。再如我有个同事家的孩子,对数字、汉字特别的敏感,2岁多,只要教过他一两遍,就记得住,而且即使过去很长的时间也不会忘记。而很多与他同龄的孩子,甚至于比他大很多的孩子都做不到这点,

3.练习的成果并不与时间量正相关,这一点也取决于练习的方法。比如我们有老师布置孩子抄写生字一百遍,结果再一默写还是错,这种机械的没有意义的练习根本不起作用,关键要找到好的方法。

4.通过“沙堆谬论”也推断1万小时是个谬论。

如果单从数字来看“一万小时定律”就是一个谬论,如果从成功需要一定的时间,这个角度来说,“一万小时定律”有一定的道理。获得成功的关键需要刻意的练习,形成有意义的信息模块,进行长时工作记忆的培养。

二、人人都可成为天才

艾利克森认为人人都可以成为莫扎特那样的天才,天才是训练的产物,通过刻意的正确的训练与练习从而开发人的潜力,让每个人都有成为天才的可能。

那么如何进行刻意练习呢?译者认为可以先从情境出发,从当一名认知学徒开始,先找到学习共同体,也就是郝老师经常会给我们说的“独行快,众行远”,让隐性知识显性化,模仿榜样,在多种情境中实践。

郝晓东老师在关于普通教师如何成长为专家型教师的讲座中也提到了刻意练习的四个特点:1.明确的目标;

2.长期专注;

3.及时反馈

4.走出舒适区,走进学习区。

归根结底是“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不经一定时间打磨,一番刻苦练习,成功是不可能的。

这次的疫情影响,线下教学变成了线上教学,而线上教学更多的是考验孩子的自律性,方舱医院学习的高中女孩,在村委会蹭网的14岁女孩,每天为了按时上网课用一个多小时爬到距家4公里外的悬崖边接收信号学习的15岁女孩杨秀花。很多人预测,疫情过后,学生的两级分化会非常的严重。刚刚说到的孩子与那些躲在被窝里假装打卡的孩子,哪个会优秀,哪个有可能成为将来某领域的专家型人才?

有句话现在很红“你偷过的每一个懒,都会在日后成为最深的遗憾。”成功者从来没有什么捷径可言,一万小时定律在他们身上是很好的体现。再有天赋的人,不努力也成不了天才。


2020年2月28日星期五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万小时定律到底对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