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志异 张诚》: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整整齐齐

《张诚》是聊斋里很不重要的一篇,水准在聊斋里算中上吧。

故事背景是清兵入侵山东给当地人带来的巨大灾难。

在此背景下,蒲松龄写了个小团圆的故事。

那个年代的人读了,心里会暖得一比。如今看来,又是虎口夺生,又是地狱逃生,情节过于荒诞,多少掩盖了现实的残酷,反而抑制了故事情感的张力。

蒲松龄在文末以异史氏评论说:“余听此事至终,涕凡数堕。”意思是他听说了张诚的故事后,哭了好几回,并且还设问:“不知后世,亦有善涕如某者乎?”

不知其他读者如何,反正我是不会掉眼泪了。

度娘了一下资料,发现《张诚》还是文言文教辅材料。

这篇很长,换我是老师,考语文时会全篇保留,然后问两个问题,第一题是道选择题:“张炳之是张诚的:1、字,2、哥哥,3、弟弟,4、爷爷,5、爸爸。”

估计考生会慌得一比,时间紧促,满篇乱翻。

张炳之这个名字在这篇故事里一点都不重要,是聊斋里不重要的一篇里一个不重要的人物。

为了情节需要,蒲松龄把答案放在了全篇最后的高潮处。

在开头,他淡淡地说:“豫人张氏者,其先齐人。”

河南人老张,祖籍山东。

公布一下答案,老张是张诚的爹,张炳之的儿子。蒲松龄没写他的名字,可能觉得没必要。

严格说来,老张户口虽然在河南,其实算不上河南人,因为他是成年后才移民到河南的。

更严格的说,老张是难民到河南的,和叙利亚那些个去德国的性质相同。

从1629年起,皇太极以平均三年一次的频率,绕过山海关,自内蒙入侵。

到1638年第四次,战火终于烧到了山东。

以及1642年第五次。

以及1644年第六次。

老张是东昌府人,明末大乱,他的第一任妻子被“妻为北兵掠去”。

这个大乱,想来不会是1644年,因为这一次,天下易主,满清大兵掠则肯定要掠,去则不会再去了,而是就地生根,变成了主人。

第四次和第五次清兵对山东的打击重点不同。

第四次是以济南为最终目标。

明军严重缺乏野战能力,竟然无法利用内线优势,依托大运河机动,来建立防线,只是重点防守德州。

明政府也严重缺乏动员能力,济南空虚,黄河天堑也没利用上。多尔衮于1639年初,绕过德州,自临清一带渡过运河,又过黄河,围攻济南,十天即下。

明军的重点是打击流民,其实1638年还挺成功的,李自成被打得带着17个手下跑进了大山;大明上下着实舒了一口气,没成想九月多尔衮就把牌桌给掀了,彻底打破崇祯攘外必先安内的计划。

临清辖两县,归属东昌府。

说来可叹,东昌府在明初曾经是明军北方训练基地,和今天的朱日和类同,朱元璋的大将蓝玉、汤和等,自洪武十年到洪武二十四年,多次在此训练部队。

这一次清兵没有攻打临清,但是,临清周边肯定遭劫。据明山东右布政使侯国安与崇祯十三年呈称:……(清兵)所过地方,……皆……村落寥落,途次杳茫,遥闻率多号泣之声,……目击全齐皆灰,臭气道路,血积盈衢。

此次清兵从山东、河北和天津一共掠去人口四十六万,而屠杀的人口估计有二百七十万之多。

第五次,清兵攻破临清。掠去人口三十六万九千。据说仅在临清屠杀人口就有八十万。

东昌府的府城在聊城,貌似在明末清初的兵灾里损失较小。

所以,老张不太可能是聊城人。

老张遭难前,“常客豫”,到河南出差。朱元璋是个死宅,他希望自己的臣民也都宅家里。所以,明代只有三种人,官员、商人和秀才学历以上的读书人有权利到处旅行。

1638年多尔衮入关的时候,老秀才徐霞客正在昆明旅行呢。

蒲松龄没称老张为张生,则老张肯定不是书生,又能经常去河南,那么,老张是个商人。

果不其然,蒲松龄在后半段借老张二儿子之口说老张“贾于西”,也就是到山东以西开展业务。

临清是运河上最为重要的枢纽,明末繁华得一塌糊涂,经商是当地人职业规划的首选。

更更严格的说,老张不一定是当地土著,很有可能祖籍是山西人。因为他所在的东昌府是明初划定山西移民区,到朱元璋洪武二十八年底,东昌府等三府共接纳移民五万多户,而临清则是山东接收移民的重点地区。

这就稍微扯得有些远了。

从临清两次遭难来看,老张家应该不是在临清城里。

如果是在城里,1638年那次他前妻就不会被掠走。

如果是在城里,1642年那次他前妻就不会被掠走,更有可能被屠杀了,据估算当时临清九成以上居民死难。

最重要的,如果是在城里,蒲松龄也不会说他是东昌府人,而是说他是临清人。

综上,老张是临清郊县的商人,他前妻是在1639年被多尔衮率领的清军掠走的。

有一首歌是这样唱的

老张投资到河南,赚了;

想把媳妇接过来,晚了;

清兵入关耍流氓,惨了;

老张一见势不对,跑了;

媳妇留家待生仔,糟了;

社会大哥看上她,抢了;

社会大哥名叫黑固山山山山,抢了媳妇过了山海关关关关;

老张媳妇坐着宝马哭哭哭哭,到了那嘎达成了东北人人人人。

老张多少还有些钱,二婚,生子张讷。

第二任妻子命不久长。

老张多少还有些钱有些欲望,三婚,生子张诚。

老张的第一任妻子(以下简称首任)被掠到塞外,蒲松龄含混地说她:“身属黑固山”,其实我们都知道会是怎么回子事儿。如果不是身属,只是一般奴隶制雇佣关系,她的儿子是不会“补秩旗下,迁此官”的。

身属黑固山的头半年里,首任生了张X,蒲松龄很小气,也不给他一个名字,而是以官职称之为张别驾。

按时间算,张别驾是老张的种,也许。

因为,多尔衮在崇祯十一年九月入关,十二年正月到山东,在山东待了有半年,可不知首任是何时被掠。

还是在崇祯十一年,多尔衮的韩国籍老婆给他生了一个女儿,二十六岁的多尔衮一气之下,大开杀戒。

终其一生,多尔衮就这么一个后代,令人浮想联翩。

反正道德洁癖症患者蒲松龄又在打马虎眼,安排黑固山在首任生下张别驾后就一命呜呼了。连产后恢复的两个月都不给黑固山,让黑固山中了营销套路的毒,买一送一,抢了媳妇被赠娃,史上最倒霉的接盘侠。

满族有姓黑的,但是没有姓黑的固山额真;也曾有过黑旗,但满黑旗很早就销声匿迹了,据说汉军改八旗之前也打过一段时间黑旗,到1637年汉军改组旗军已经完备,旗帜颜色与满八旗一致了。

所以,黑固山纯属蒲松龄杜撰。

以张别驾的行政级别来看,黑某的职务可能到不了固山一级,大约是个中层以上的军官。

这个人重要,但让人讨厌,我们不讨论了。

说回老张一家。

根据上述推演,则张别驾生于1639年,至一家人团聚时,张别驾“四十有一”。

我们去掉虚岁那个“一”,则团聚年份为1679年。

这一年是康熙十八年,吴三桂已经反了,双方开始在湖南拉锯。

那是皇帝和老军阀之间的事儿了。

而老张一家,三任妻子中幸存的和她们各自生的一个儿子以及不知名的老张,经历了四十年的生离死别,终于又在一起了,从此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蒲松龄格局比较小,他说老张家“建楼阁.......马腾于槽,人喧于室,居然大家矣。”

也就是住别墅,买了车,热热闹闹,子孙满堂。

那么问题来了,第二题:最后一共幸存了几个妻子?

你可能感兴趣的:(《聊斋志异 张诚》:一家人最重要的就是整整齐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