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接到李静雪班主任工作室的阅读任务,选择了李家成教授的《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一书,趁着暑期通过阅读让自己稍加提升,自己越来越感觉到“我不怕自己不努力,就怕比我优秀的人更加努力。”
很喜欢书本当中Philip Jackson的那句话:“非凡就在平凡的背后”。我所认为的班级日常生活就是学生们平常有时平凡的校园生活,但平凡的生活背后对学生的影响深远,本书第一章就提供了系统的关于学生日常生活的概念与立场,让我更加明确了班级日常生活的特点。
一、对书本内容的学习
“班级”是学校的细胞性组织,“班级日常生活”就是要对在班级这空间中所发生的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做概括;以班级为单位所经历的具有重复性特征的日常生活(相对与教学活动)。[1]书中对班级日常生活的概念界定分为了三方面。从人文社会科学领域中的日常生活研究方面,列斐伏尔和赫舒都将人最终的解放力量与创造人的意义的生活相联系,说明了了日常生活研究的重要价值。
国外教育学领域中的日常生活研究方面着重讨论了教育心理学家菲利普·杰克森的研究,其研究一是在真实情景中开展的,二是全身心融入研究,体验研究对象的独特与丰富,三是研究方法的多元性,四是研究对象的丰富多彩和独特个性,五是在学校日常情景中如何开展研究的综合思考。他的研究更启示我们班级日常生活的独特性,需要我们不断去探索发现。
我们中国在1994基于“新基础教育”研究理论与实践,对班级日常生活进行研究。其一,在对学生班级日常生活独特性的尊重上,“新基础教育”将“班级”看作因学校行政划分而处于同一个班的学生组成的同伴群体。其二,在改革实践上,从1994年至今,“新基础教育”努力将这一领域建设成高度专业性的实践领域,促成学生在班级、学校日常生活中的发展。其三,“‘新基础教育’将‘班级建设’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学校教育的实践领域,系统研究其当代改革问题,是新基础教育研究中的具有基础性意义的任务”。其四,“新基础教育”明确提出了要实现“学校教育日常生活方式的更新”。其五,在研究方法论上,“新基础教育”形成了尊重具体、关注特殊、综合研究的方法论特征。[2]
书中指出当前中国对学生班级日常生活的研究处于极其弱势的地位,对于班级学生日常生活的研究需回归学生发展的立场,回归教育的立场,回归教育学的语境,置身于当代中国的教育背景下,理论联系实际,进行学生班级日常生活的研究。
二、读后反思
1.自己的理论知识不扎实
通过阅读第一章内容,深感自己对教育理论知识的匮乏,只停留在一些教育名词的表面,对教育学家的观念理解甚少,平常阅读也是根据自己的喜好,教育类的书籍看得少,由于惰性,选择看的更多的是碎片化式的关于教育推文,单纯的教育理论书籍也只是用到的时候会去翻阅,只有在有阅读任务时才会耐心看完,缺少深度阅读。自觉主动地学习,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才是我不断进步的途径。
2.作为任课教师对学生班级日常生活认识不足
两年的教师生活让我感触颇深,作为英语老师,平常工作就是课前备课,合理安排好上课流程,上课之前的课间再次熟悉所要上的课内容,课后及时批改与辅导学生,学生的班级日常生活在任课老师眼中就是在课上认真听讲,完成好自己的任务,课间文明休息。至于学生班级日常生活更多应该是班主任所管理的。但是对班级日常管理的研究有多元的立场与视角,即使是任课教师也可多参与其中,站在学生的立场思考备课,以学生为主导,仔细观察学生的表现,提高课堂效率。
3.班主任对学生班级日常生活认知不全面
初次当班主任的我时常会感到迷茫,无从下手,似乎总是模仿着前辈的工作方法,有前辈的工作经验可以参考,让我有勇气面对每天的班主任工作,但是却又总是受到自己思维的限制,恐惧做出改变创新,只是在吸取经验的同时根据自己班级变化调整工作方法,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工作方式。而我作为班主任,对学生的日常生活关注点大部分会放在学生的课间生活,认识不全面,忽视了班级日常生活的独特性,而作为个体的学生又各不相同,这更需要我平时多加观察留意,包括他们的习惯、交友情况、家庭环境等。平时了解学生班级日常生活的渠道主要是家庭,同学,任课教师以及自己的观察,但感觉还只是片面地在认识学生,不能套用相同的模式去对待每位学生,因为需结合青少年处于自身发展过程中的特点,变数较多,不能用相同的模式对待每位学生,因此往往发生自己意想不到的结果。归根结底就是自己更多的停留在课堂上,忽视了班级日常生活的重要性,忽视了课外那段时间对学生的了解,认知出现偏差。学生作为班级生活的主体,需要教师从不同角度,不同立场去认知其特点,明晰班级日常生活的特点,以此来不断改进工作,促进学生的成长。
每次阅读都让我意识到自己需要学,需要改进的地方仍然还有很多,克服惰性,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让自己的阅读不止停留在表面,做深度阅读,及时反思,及时记录,从不同角度去看待问题,思考问题也是需要不断强化之处。
参考资料
[1][2]李家成:《班级日常生活重建中的学生发展》,福建教育出版社,201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