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经典哲学论述探究 之 葛玄 《清静经》

引言

在人类文明的几千年历史中,古今东西的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自然和心灵的哲理,也留下了许多震撼人心的著作。很多作品由于语言的变迁,变得晦涩难懂,埋没在书架的灰尘里,实在可惜。面对先人留下的结晶瑰宝,笔者认为应该深入挖掘,大胆探究,取其精华,并用实际的生活体验来检验其价值。

这次我们要探究的是一篇中国道家的经典《清静经》,全名《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原文

太上老君说常清静经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天清地浊,天动地静;男清女浊,男动女静。降本流末,而生万物。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人心好静,而欲牵之。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外观于形,形无其形;远观于物,物无其物。三者既悟,唯见于空;观空亦空,空无所空;所空既无,无无亦无;无无既无,湛然常寂;寂无所寂,欲岂能生?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既入真道,名为得道。虽名得道,实无所得;为化众生,名为得道;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上德不德,下德执德。执着之者,不名道德。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既有妄心,即惊其神。既惊其神,即著万物。既著万物,即生贪求。既生贪求,即是烦恼。烦恼妄想,忧苦身心,便遭浊辱,流浪生死,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Chinese yin yang sign on a background of a concrete surface [Pawel Horazy] © 123RF.com


背景

葛玄(164-244)是东汉和三国时期的一位道人,是他把这段口口相传的《清静经》整理为文字的。葛玄在世时,佛教早已从印度传入中国,所以从这段文字中能发现佛家的许多词汇也并不奇怪。


分析

(个人理解,仅供参考)

老君曰:大道无形,生育天地;

祖师说:大道没有形态,但它创造并养育了天空和大地。

大道无情,运行日月;

大道没有感情,但它使太阳和月亮运行。

大道无名,长养万物。

大道没有名字,但它抚养各种事物,使它们生长。

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

我不知道所谓的“大道”的名字到底是什么,只是勉强地给它一个名字,称它为“道”。

夫道者,有清有浊,有动有静:

道有清澈的一面,也有浑浊的一面;道有运动的一面,也有静止的一面。

天清地浊,天动地静;

天空是清澈的,大地是浑浊的。在古人眼里,天空是运动的,大地是静止的。

男清女浊,男动女静。

多数男人倾向于理性,像天空一样清澈;多数女人倾向于感性,像大地一样浑厚。多数男人倾向于运动,多数女人倾向于安静。

降本流末,而生万物。

资源从大道的根源流向末梢,产生了种种事物。

清者浊之源,动者静之基。

清澈是浑浊的根源,运动是静止的基础。

人能常清静,天地悉皆归。

人如果能保持清静,天空和大地就都会回归自然的状态。

夫人神好清,而心扰之;

人的意识喜欢清澈,但头脑经常扰动它。

人心好静,而欲牵之。

人的头脑喜欢安静,但欲望经常牵着它四处奔波劳累。

常能遣其欲而心自静,澄其心而神自清,

如果能不断地送走欲望,头脑自然就安静下来了。使头脑澄清,意识自然就清澈了。

自然六欲不生,三毒消灭。

这样自然而然地,对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和思辨这六者的欲望就不产生了,贪心、愤怒和愚昧这三种毒害也就消灭了。

所以不能者,为心未澄,欲未遣也。

如果有人做不到这样清静,是因为他的头脑还没有澄清,欲望还没有送走。

能遣之者,内观其心,心无其心;

能送走欲望的人,向内观察自己的头脑,发现自己的头脑和念头就像幻影一样,并没有特别实际的存在。

外观于形,形无其形;

向外观察自己的身体,发现身体只是一系列感受的聚合体,也没有特别实际的存在。

远观于物,物无其物。

向远处观察种种事物,发现观察到的种种事物只是自己感官和头脑中的映像,也没有特别实际的存在。

三者既悟,唯见于空;

在他明白头脑、身体、事物这三者并没有特别实际的存在之后,他发现自己所看到的就只有虚空而已。

观空亦空,空无所空;

他再观察这个虚空,发现这个虚空也是不成立的,因为并没有什么实际存在的东西需要他刻意地去清空。

所空既无,无无亦无;

既然这个空虚是虚无的,那么“虚无”这个概念也是虚无的,也没有什么特别实际的存在。

无无既无,湛然常寂;

既然连虚无的概念都没有了,那他就能保持清澈而寂静。

寂无所寂,欲岂能生?

这个所谓的寂静其实也是不存在的,因为并没有什么实际存在的东西需要他刻意地去使之安静下来。连需要安静下来的东西都不存在,又怎么可能产生任何欲望呢?

欲既不生,即是真静。

当欲望不再产生了,这就是真正的宁静。

真常应物,真常得性。

在这样的宁静中,本真而永恒的大道会对各种事物做出恰当的回应。在这样的宁静中,大道重新认识到了自己清静的本性。

常应常静,常清静矣。

保持对事物做出恰当的回应,同时保持宁静,这样就是保持清静了。

如此清静,渐入真道;

他像这样地保持清静,逐渐融入了本真的大道。

既入真道,名为得道。

融入了本真的大道,他就被称为得到了道。

虽名得道,实无所得;

虽然称为得到了道,但其实他什么也没得到,因为他的本性原本就是道。

为化众生,名为得道;

为了方便地帮助没有明白这些的人们,他声称自己得到了道,这样人们才愿意听他的教诲。

能悟之者,可传圣道。

能明白这些的人,才可以传播和弘扬崇高的大道。

老君曰:上士无争,下士好争;

祖师说:德行高的人不争辩,而德行低的人喜欢争辩。

上德不德,下德执德。

德行高的人不追求道德,而德行低的人执着于道德和教条。

执着之者,不名道德。

执着于道德和教条的人,不能被称为真正的有道德的人。

众生所以不得真道者,为有妄心。

不通晓这些的人们之所以不能明白真正的大道,是因为他们有不切实际的念想。

既有妄心,即惊其神。

一旦有了不切实际的念想,这些念想就会惊扰他们的意识。

既惊其神,即著万物。

一旦意识受到了惊扰,它就开始执着于种种事物。

既著万物,即生贪求。

一旦意识执着于种种事物,贪欲和索要的心理就产生了。

既生贪求,即是烦恼。

一旦贪欲和索要的心理产生了,种种烦恼也就产生了。

烦恼妄想,忧苦身心,

种种烦恼和不切实际的念想在折磨着他们,使他们的身体和头脑忧虑而痛苦。

便遭浊辱,流浪生死,

于是他们就感觉自己受到了种种污染和屈辱,流浪于生与死之间。

常沉苦海,永失真道。

他们一直沉浸在痛苦的海洋里,一直得不到真正的大道。

真常之道,悟者自得。

本真而永恒的大道,明白的人自己受用无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得悟道者,常清静矣。

能明白大道的人,就会保持清静了。


思考

1. 这则《清静经》的内容符合我们对生活的实际经验吗?

2. 这则《清静经》有什么过时或不恰当的内容吗?

3. 这则《清静经》的内容有什么容易令人误解的地方吗?

4. 这则《清静经》的内容对我们的生活有指导价值吗?

5. 自然的需求属于欲望吗?对美好事物的欣赏与创作属于欲望吗?如果不属于,它们又能如何区分呢?


总结

这则《清静经》言语中肯,条理清晰,朗朗上口,发人深省。希望我们能活用其中的道理,使我们的处事更顺利,生活更美好!

Colorful cliffs in Zhangjiajie Forest Park at sunrise time [Sergey Breev] © 123RF.com

你可能感兴趣的:(世界经典哲学论述探究 之 葛玄 《清静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