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09-16《让用人回归简单》读书笔记

《让用人回归简单》由4个篇章组成:用人的原则、用人的难题与误区、用人的方法、用人者的修炼。整本书用平实的文字阐述了企业用人的精髓,其中穿插鲜活的实例分析,内容十分具有实用性和启发性。用人的原则,介绍的用人的基本理念,帮助企业修正用人的基本思路。人非常难管理,因为每个人都有不同的能力。人和人还有着完全不同的做事动机,极有有个人的动机是和企业的目标完全重合的。但因为人的潜能是无限打的,如果管理得当,能打破人的极限。一个企业的离职率高,几乎可以肯定是老板不了解员工造成的。老板往往以为自己很了解员工,其实不然。管理不外乎是管理自己、管理他人以及管理一个机构。这个能力的高低体现在我们自己的效率以及整个组织的效率中。除了我们自己,我们的上司、同事、合作伙伴、客户、家人都需要我们管理。上司掌握着生杀大全,同事既不是下属,不需要买你的账,能不能管理好同事是自己工作能不能做好的一个关键因素。企业越大,部门越多,这一类的管理越重要。这一类的管理是以平等关系为基础的付出与给予。

一群登山者密室了方向,找不到回家的路。正当每个人都垂头丧气,对即将到来的死亡感到恐惧时,其中一个人从自己的背包里找出看一张地图。大家马上开始讨论自己可能身处何方,以及路在哪里。最后大家认定了一个方向,并朝着那个方向走了下去。过了很久很久,他们发现了一处灯光。向着灯光,他们找到了一户农家,那时他们知道自己得救了。

在他们拼命吃、喝,以庆贺自己再生的时候,农民好奇地问他们是如何找到生路的。他们回答说找到了地图,并把地图拿给农民看。

农民一看,顿时哈哈大笑起来。所有的人都不明白那张地图有什么可笑的。农民解释说:让你们得救的地图不是这里的地图。

这个故事的寓意是即使是一张错误的地图,也比没有地图好。至少它可以鼓励我们继续尝试,鼓励我们不要轻易放弃。我相信,再我们的管人手段里,目标、使命、价值观等,就是类似地图的工具。我们需要它,即使事后它被证实并不完全正确。除了目标、使命的牵引,除了需要权力、权威的指导之外,最为重要的管理手段就是我们的管理制度了。它像红绿灯一样,能够让我们管理者不在场时,企业也同样秩序井然。彼得德鲁克说:在所有组织中,90%左右的问题是共同的,不同的只有10%。这10%需要适应这个组织特定的使命、特定的文化和特定的语言。张瑞敏说:作为一名CEO不在于你能生产制造多少产品,而是你能制造出多少CEO。也就是你要打造一个平台,让每一个人都能发挥自己的价值。

如果我们只有一条选人的标准,我相信这唯一的标准应该是责任心,有责任心的人工作认真,

有责任心的人细致,有责任心的人擅长计划,有责任心的人有组织性,有责任心的人工作努力,有责任心的人坚韧不拔,有责任心的人有成就导向。选用有责任心的人并对之加以培养,是更经济、更有效的做法。负面情绪远比正面情绪还要深植人心。辞退有负面思维的员工,招聘时只招有正面思维的员工。如果只有两条选人的标准,第二条是是什么?是“适合”。什么人适合你的企业,最终只有你自己知道。我们需要什么样的人?不是最好的人,但必须是适合我们这个特定企业的人。麦肯锡寻找的是这样一类人:他们来自世界上最好的学校,受过最好的教育,但同时又是一些对自己、对自己所做的事情持有怀疑态度的人。麦肯锡知道,只有这样的人,才会一遍又一遍地推翻自己的设想,想方设法找到一个接近完美的答案。这样的人是适合做咨询的。而罗兰贝格寻找的是具有企业家精神的顾问:这些人拥有足够好(并不是最好)的教育,善于从客户的角度以一个企业家的眼光看待问题。使罗兰贝格引以为豪的是:他们为客户找到的答案未必是最漂亮的,但一定是最实用的。杰克 韦尔奇说:不需要花太大的精力试图改变不符合公司文化和要求的人,直接解雇他们,然后重新寻找。

用人之道是用人之长。优秀的经理人关注人的优点并想尽一切办法把一个人的优点发挥出来,改造一个人、改变一个人的性格不是管理者的任务。经理人的一项修炼是让自己越来越精准地看清自己和别人的优缺点。

一头驴子,总觉得自己的主人偏心。它干的活最多,吃的却是最差,最要命的是,主人总是不理它。而主人身边的哈巴狗,什么事情也不干,却得到主人所有的宠爱。因此,驴子决定改变自己。当主人从外面回家时,它学着狗的样子,摇头摆尾地对主人欢叫。主人皱了一下眉,弄不懂驴子吃错了什么药。当主人做到沙发上地时候,驴子抢先一步,像哈巴狗一样跳进主人地怀抱,主人大怒,令仆人把这头蠢驴杀掉了。

肯定自己的优点是自信,了解自己的缺点是成长,善解他人的立场是尊重。生命的意义在于不断的学习与奉献之中,成就了他人,也成长了自己。

当发现人不对的时候,不要再做任何事情,把找到对的人当做是唯一的事情来做。

用人的难题与误区:知识太多,智慧太少。成长的过程,是智慧结晶的过程。只有智慧才能解决我们这个时代最难解决的问题:复杂性。

让新员工从基层岗位做起。一个真正追求事业空间和工作平台的人,不管学历和年龄如何,为谋得更好的发展,他是可以牺牲暂时的个人收入的。

大才一般有大欲,很难满足,长留不易;且大才也有脾性,很难管理。而一般的人才唾手可得,但要有慧眼识人、有耐心养人、有方法育人。

留住人才的关键,通常不在于我们使用什么样的手段,而在于我们的心态。

一个犹太商人的儿子在老子的店里工作。他发现有个工人在偷东西。他便问自己的父亲,如何惩罚这个偷东西的员工。父亲告诉他:“给他涨工资”。儿子吃惊地问父亲:“他偷我们的东西,为什么还要给他涨工资?”父亲的回答是:“他偷东西,是因为他挣得不够。”

当我们抱怨人才不忠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想过,我们是否给了他足够的报酬与关怀,是否有让他有足够的理由留下来?如果我们解决了这个心态的问题,手段、方法就是极易找到的。

如何赢得员工的心?尽管工资福利是最高项,但同样不可忽略的是企业发展潜力以及企业提供的培训机会和晋升空间。要调动员工的工作激情,企业要从体制上为员工设计“小步快跑”的职业生涯。即员工成长阶梯的层次多一点,幅度小一点。

稻盛和夫说:与制度相比,他更重视人心;与物质刺激相比,他更重视精神激励;与股东利益相比,他更重视员工利益;与才能相比,他更重视人的品格。他的实践证明:利他行为具有强大的力量,这条利他之路在竞争残酷而激烈的商业社会也行得通!

最好的公司既有效率又有情感,次好的公司只有效率没有情感,不好的公司有情感没有效率,最差的公司既无效率也无情感。

如何让企业的发展不受影响,但同时又不违背我们做人做事的道德底线?原则一:业务人员以内部提升为主,专业人员以外部招聘为主;原则二:用老员工的忠诚和经验,用新员工的激情和创新;原则三:帮助老员工持续成长;原则四:不股息不能跟随企业成长的老员工。

管理是一场博弈,你依赖一个人,就别想管住这个人。为防止对个别员工的过渡依赖,要将这些员工的个人经验转化为企业经验,加强标准化工作。

别把思考都交给了电视,别把联系都交给了手机,别把双腿都交给了汽车,别把健康都交给了药丸。

价值观的对齐最重要,如果老板和员工有共同的价值观,很多事情就根本不需要管理(我一直相信,管理的最好状态是没有管理,沟通的最高境界是不用沟通)在公司建立起一个相应的文化氛围,能把有类似价值观但和公司不太一致的新人同化。

要善于总结并且和员工以及公众分享自己成长中的深刻感悟,这不仅可以在他们中产生共鸣而让自己的形象活起来,更容易赢得其尊敬和信任。

我们应该做好了,不应该做老好人。好人会真正地负起责任,不怕得罪人,这样才能帮助自己地公司,帮助自己地员工,最后真正地帮助自己。老好人会用表面地一团和气害了自己地公司,害了自己地员工,最后也害了自己。管理过程之父法约尔认为,如果领导者不能淘汰不称职者,就等于放弃指挥权。

一谈到宽容,许多人就把它和惩罚对立起来,这就是极大地误解。惩罚是针对工作中的错误和失职的,宽容是针对员工的缺点和弱势的。

一个聪明老板要做的,是不断地“推卸”自己地责任,让别人操起心来,让别人多干事情,让别人变得能干起来。

真正做到授权,要下狠心:一是对下属,一是对自己。你心疼下属地后果肯定是反授权,害怕结果不好而心疼自己地后果是把授出地权利再要回来。

很多人地压力来自把自己看得太重。承认自己地缺陷,承认自己的无力,做真实的自己反而能产生抗压的力量。

企业需要精神领袖。不做老板做教父,不仅是企业家的个性追求,更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需要。

企业文化70%是老板文化,老板的一举一动都在深刻影响你的企业价值观。

杰克韦尔奇的用人规律:“在一个组织中,有20%的人是最好的,70%的人是中间状态,10%的人是最差的”这是一个动态的曲线。一个善于用人的领导者必须随时掌握那20%和10%人的姓名和职位,以便实施准确的奖惩措施,进而帮助带动中间状态的70%。这个用人规律,被我称为“活力曲线”

最高效的批评人技巧:找旁边没人的时候,姿态不要高高在上,声音不要高亢;对事不对人,不要点评人格;尽量缩小批评范围,让对方去领悟。

咨询公司最大的价值在于其行业经验、中立性、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其团队可以集中时间攻破某一个管理问题。管理顾问绝对不是万能的,也不可能在一开始就拥有问题的答案。

要培养一个有诚信的企业,我认为需要企业文化、激励机制、透明化管理三方面的配合才能有机会成功。

顶级的商人都有4个独特能力:第一,对人性的深度洞悉。第二,对信息中包含上级的超级解读能力。第三,一阵见血直逼事物本质的能力;第四,知道“合能赢能大,独会小会死”这个道理。

老板可以一人打天下,却一人治不了天下,要懂得“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这个道理,要好好培养自己的团队和接班人。

企业的竞争本质上就是企业家胸怀的竞争。正面思维+积极处理的习惯,远胜于能力和经验。

松下幸之助:经营者除了具备学识、品德外,还要全心投入,随时饭省,才能领悟经营要诀,结出美好的果实。

企业家都要一种使命感。赚钱当然是最重要的工作,可是,当获得大量金钱后,使命感便会油然而生。没有使命感,一个人很快便想到退休。

道德的力量、善的力量、道义的力量,能够引导我们走出内心的纷乱。

赢,并不紧紧是指财富的多少。客户的赞赏、观众的掌声和同事的微笑,都可以是你赢的标志。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09-16《让用人回归简单》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