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最初的撒泼打滚可能是孩子在没有学会用语言表达自己之前而向这个世界表达的一种方式,如果父母没有在孩子撒泼打滚的时候帮助ta学会自如坦荡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在后期可能还会出现诸如摔东西、故意调皮捣蛋、对抗,甚至自残、离家出走等行为层面的表达。
经常会见到小孩子撒泼打滚,躺在地上不停地哭,不停地叫,为什么会这样?
好多家长说,那是孩子在耍赖,要挟,因为每每有效,所以屡试不爽。其实不然,这是孩子的一种表达方式。
孩子在小的时候语言表达能力有限,他从最开始的哭到后来其他的行为,包括撒泼打滚等,都是他在没有学会用语言表达之前而采用的向这个世界的一些行为表达方式。
如果父母没有在孩子撒泼打滚的时候帮助ta学会自如坦荡的用语言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在后期可能还会出现诸如摔东西、故意调皮捣蛋、对抗,甚至自残、离家出走等行为层面的表达。
当父母不能帮助孩子表达出他撒泼打滚后面的感受和需求,反而用诸如不许哭、有话好好说、哭有什么用、你怎么这么不讲道理、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等等恐吓、指责、冷漠的方式来对待孩子,长此下去,孩子的内在需求被忽视,内在情绪被压抑,将会产生很多负面后果。
比如莫名的委屈、愤怒,不被理解的孤独感、被忽视感、低自尊、无力无助无望等。这样下去,人天然趋乐避苦的天性,为了逃避以上的感觉引起的痛苦,孩子也开始忽略自己、麻痹自己,甚至欺骗自己,孩子越长大,离自己的心会越来越远,生命力便越来越萎缩和限制。
有的甚至会产生心理或身体的症状,比如抑郁症、焦虑症、狂躁症、情感障碍、抽动症、多动症等。
因此,当孩子出现撒泼打滚的行为时,恰恰是父母需要更多的去关注孩子、聆听孩子、理解孩子,和孩子更深层链接的时候。
作为父母,要去理解孩子为何如此,孩子有什么需要未被满足,孩子有什么情绪需要表达。抓住一切机会,尽早的通过各种各样方式教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从而让孩子理解自己。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孩子学会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怎么教孩子认识情绪和需求呢?
一,父母是孩子最直接的学习对象。
孩子会从父母身上学习如何表达自己。比如当父母和旁人发生纠纷争执时的处理方式,就直接影响了孩子如何处理和别人的冲突。
如果父母也不能识别自己内在的需求和情绪,不会用语言表达自己,而是用愤怒、发脾气的方式,那么孩子在需求未得到满足时发脾气也是很顺其自然的事。
所以父母要有觉知的理解自己,看到自己,从而正面表达自己的需要和情绪,孩子也自然会从父母处学习到如果正确的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而不需要用撒泼打滚的方式来表达。
二,父母要及时察觉和识别孩子的情绪。
当父母有能力觉知自己的需求和情绪时,就很容易去关注当孩子出现哭闹等各种情绪问题时,其背后的需求和情绪是什么。
去看到哭闹背后的疼痛、委屈、焦虑、害怕、沮丧、愧疚、不安全感等,并帮助孩子解读和说出ta此刻的心情和感受。
比如问问孩子:宝贝,你是需要什么(抱抱、礼物等、玩具)吗?你因为没有得到这些而感觉到难过(委屈、生气、沮丧)吗?
如果说对了,孩子就会平和下来,这时再教孩子去正确的表达此刻的需求和情绪,反复的教,让孩子明白并准确表达。
同时在这个过程中,告诉孩子无需哭闹,下次只要说出这些ta的需要和情绪爸爸妈妈就知道如何去支持和帮助ta。
慢慢的,在以后孩子遇到同样的感受时,就可以用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
三,情景对照。
给孩子讲故事或陪孩子看童话书的时候,到了某个情节时,可以问问孩子,这时这个人的感觉是什么,你觉得ta心里在想什么?他需要的是什么呢?为什么?
这会帮助孩子学会什么是需求,怎样表达感受,什么样的情况下会出现怎样的感受。
这样的话,也会让孩子在故事中明白情绪没有好坏,ta是我们的一部分,是我们心灵发出的讯号。
四,孩子的行为可能有错,但是情绪却没有对错之分。
当情绪脑工作时,理智脑就失灵,所以人在情绪当中时,是没有办法处理事情的。
在生活中无论是自己还是孩子有情绪时,要先处理情绪后处理事情,也就是先关注人,再关心事。
要教会孩子区分情绪和行为。比如,面对在哭泣中的孩子,不要急着解决孩子的问题,而是先接受孩子的情绪。比如可以先抱一抱孩子,同时对孩子说:“妈妈/爸爸在,我会陪着你,等你想说的时候再对妈妈说”。
当孩子平静下来时,孩子才能更好的表达自己。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也会明白,有情绪是正常的,情绪和事情是两回事,不用带着情绪说事,等情绪结束了,才处理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