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读书的4个建议

1、读书结构化

   平常读书的时候你们是不是都是记录的零零碎碎的读书笔记。这些信息都是东一条西一条,碎片化的,这不利于大脑去记住这些东西。实际上大脑天生喜欢结构化的内容,所以用结构化的方式来坐笔记就非常利于大脑存储。比如《习惯的力量》这本书一共就讲了三个大概念,每个大概念下面又包含3-5个小概念,就把这个做成一个结构,一层层去类推和记忆会很简单,这也是为什么很多读书大佬喜欢用思维导图来做读书笔记。

来源《洋葱读书法》

        思维导图其实也是这个原理,推荐大家可以看一下《金字塔原理》和《结构思考力》两本书,会对理解结构化思维产生质一般的飞跃。

2、读书图像化

        大脑也偏爱于图片,脑为什么喜欢看图?因为在文字和语言还没有出现之前,图画已经存在于人类的历史中,原始人用图像的方式在岩壁上做记录,或是记载部落的丰功伟绩。图像是人类大脑中天然的、基因里自带的东西。所以用图片来搭配上文字会很方便大脑去理解和记忆。

        比如“你可以把MVP理解成用最快、最简明的方式建立一个可用的产品原型,这个原型要表达出你的产品最终想要的效果,然后通过迭代来完善细节。” 这句话咋一看有点蒙圈,但我们看下图:所谓最小化可行性产品,就是先找一块能漂浮在水面上的木板;再基于这块木板,把它改造成一艘小船;然后基于小船再进一步改造成大船,这条船的改造过程就是迭代。

来源《洋葱读书法》

        这里有一个建议——可以把一些概念制作成使用小卡片,比如峰终定律,习得性无助都可以做成小卡片。通过自己的理解随手画一个,你若说自己不会画画,这有啥好担心的。这个卡片是给自己看和理解记忆的,就算你是一个超级抽象派的灵魂画手,只要你自己看的懂就完全没什么问题。

3、自我奖励

        我们在一件事上面得到了愉悦感是不是会非常有劲头再把这个事情做一遍或做的更好?这就是奖励机制,比如我们锻炼宠物做一些表演,当宠物做到了指令的要求就给它一些爱吃的零食,久而久之就会养成听到指令就去完成的习惯。《掌控习惯》这本书中的第四定律——让它使人愉悦也是这个道理。

        “奖励”不是指肤浅的外在奖励,比如奖金,比如奖励自己大吃一顿。我们要寻找的是一些深层次的内在奖励。例如,你读完一本书,觉得特别有收获,就可以去分享到朋友圈。这本书写了什么,主要关注的是那几个点,与大众认知不同的是什么。这样就能得到一群人点赞:“哇....,你天天读书写笔记,你好厉害”,别看这个貌似狠傻,但这是一种深层次的隐形的奖励。我就这个傻乎乎的人,就爱在上“胡言乱语”,还有那么几个人爱看我写的东西,我就厚着脸皮继续更新。

4、控制要精力

          有一个朋友和我说自己感觉到很焦虑,我问她为什么。她和说:“我每天都想早起,然后可以看会书。但是工作太忙了,每天回到家都11点多了,5点多根本起不来”。其实这个蛮奇怪的,既然睡得晚,为什么要早期呢?充足的睡眠才能保证一天活力。就算11点洗洗弄弄上传了,辗转反侧到12点睡着了,5点爬起来了又能怎么样。顶着熊猫眼去看书,一边看一边打哈欠,再去睡个回笼觉,起来以后继续自责。没什么意义啊。

来源《洋葱读书法

        我们要知道自己到底是什么体制,蜂鸟体制(早睡早起)还是夜莺体制(晚睡晚起)。所以不在乎早起看书的,如果工作实在太忙了,可以把看书的计划放一放。一天不看不会出什么事的,看书是一个长期持久的运动,而不是每天必须完成的任务。若有些人觉得我每天必须要读书,那就在自己舒服的时候读上15分钟,20分钟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就如我们上面所说的卡片阅读——一个小概念,制作一张卡片。完全没有必要拿出一大块来专门给读书。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效读书的4个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