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生命和解》三

这几章节读的我热血沸腾。

现实如果我们的生活秩序出现混乱,其实很让我们崩溃,进而影响生活。

这一章节非常重要。

他提供一种有开阔的思维,一种成功家庭的方法。希望与君共勉。

                第一部分

                第四节 

        了解你的家庭谱系

    每个人的原生家庭都有着自己的历史,有着各自的家族成员。

    我们需要看一看和我们在血缘、能量上连接的人有多少?

比如,我外公曾是小学校长,我妈妈曾经是代课老师,自然我也会成为一名老师,但是我们之间的链接不大,外公40多岁得癌症去世,妈妈因为没有父亲的庇护而缺乏信心、改行,我对自己从事的行业信心没有那么大,所以梳理此章节,去与他们建立链接,增强自己的自信心。

你也可以用此方法来和家族成员链接,增加对自己家族成员和自己的了解。

海灵格提出家庭系统中有几条隐蔽的法则。

一、归属原则

二、序位原则

三、平衡原则

              归属原则

归属意味着系统当中的任何一个成员,无论他是否在世,无论他曾经有过怎么样的经历,都拥有均等的归属权,在这个系统中都有他的位置,都需要被认同和看见。

系统要求包容和接纳所有的成员,它不允许任何成员被排除在外。

因此,如果有一些成员被家族里的人遗忘了或者排斥了,那么系统可能造成后来的人,或者某一个家庭成员来代表被遗忘的、被排斥的这个人的位置。因此,很有可能去当代表的这个人,会重复被排除者的命运。

这个人所付出的代价往往体现在一些莫名的情绪、行为和疾病上。比如说在家庭里面被堕胎的孩子,在你之前的伴侣,或者是家庭里面的某一些人。他可能在家族里面做了些并不是很好的事情,所以家庭里面的人不想再提起他,想让他成为一个秘密,或者把他排除出家庭的位置和序位。因此,当我们在意识中,在能量中,觉得这个人不再属于我们的时候,那么就意味着我们把他排除出了系统。因此,归属的原则是极其重要的,同时也是常常被人忽略的。


我们可能会因为某个家人发生意外,或者因为一些情况不在了,而无意识地把他遗忘或者排除。

所以,要解开原生家庭的束缚,归属原则是最重要的。

如果每个人被心甘情愿安排在合适的位置上,尽所能为家庭出力,大有大用,小有小用,家庭发展一定很好。

在这个系统里面有一个人教排了,系统不允许任何的成员被遗忘、被排斥,因为“遗忘就代表在家的能量中形成了个空缺。那么如何来满足这个空缺?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一个人既站在自己的位置上做自己,同时又代表了另外一个被遗忘的、被排斥的人,这就是系统的法则。

这为什么有人骂,上梁不正下梁歪,上代人有一个不学好,下代必在其中至少有一个类似的成员。

在家族系统里的所有的人都应该有他的位置,无论他是好的人、坏的人、有道德的人、罪恶的人,还是没有幸存下来的、侥幸活下来的人,都有他自己的位置。

如果他的位置被排除了,系统也会产生一个能量的缺口。

因此,家里的其他成员就会因为这个能量的缺口被吸引,去填补并取代这个被排除者的位置,并且在无意识当中去认同、个被排除者的命运或生命模式。海林格将这种现象称为“纠缠”或者“纠葛”。

那么哪些人属于我们的家族系统?

第一,我们直系下一代,也就是我们的孩子。

第二,我们的平辈

第三,我们的父母长辈

第四,我们的祖辈。

包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等。

也就是和你有血缘的人。

你可以仔细分析这些和你有血缘关系的人,是不是有着特殊的命运,甚至背负的沉重的故事?是不是有些人在家族里被人遗忘或禁止提起?


这些人都属于你的家族系统,你需要把他们画在你的家族谱系图上。

还有一类分类中的人,他们虽然跟你没有血缘关系,但是跟你有亲密关系。

你所有性关系的伴侣,包括你之前的男朋友或女朋友、前妻或前夫。

就是与你有血缘关系的,有性连接的人。因为家族系统是用最原始的方式传承的,它通过生命、血缘、性传承。

还有就是你觉得你对他有一些重大的亏欠的人,也可能是不小心发生一些意外,因为为了你被夺走生命的人。这些人也会属于你的系统,因为这属于生死纠葛。


哪些人会在你的家庭系统排列中?因为某些原因和你的命运紧密地联系、捆绑在一起的那些人。在这些人里面,我们要特别去留意那些你容易忽视的人,包括命运比较坎坷的人、受到了不公正待遇的人、放弃了或者被迫放弃了自己权利的人。但是归属的法则告诉我们,每一个成员,都有同样的归属的权利。

也正是因为如此,我们要去了解家族当中的一些重大的事件,从一些意外到重大的疾病或者精神方面的问题。父母婚前的伴侣情况如何?他们是单亲的、离异的还是再婚的?等等。家庭里面的每一个人,都有同等的权利来到这个家族,归属于这个家族。每个人都必须被接纳,受到同等的尊重,归属权不会因为一个人做的事情的好坏而发生变化。

如何绘制家族谱系图

首先,我们模仿树的结构,辈分高的在上面,辈分低的在下面。处于平行的位置父母和孩子可以用线上下连接在起,兄弟姐妹辈分一样。男性用方块,女性用圆圈。当然只是为了方便你自己去看。然后可以把一些重要的事情标注在上面。你被父母责骂了,挨打了,被同学取笑了,这些都不是重要的事情。对家族、对命运而言,最重要的事情无非就是生死,例如一些重大的异常、亏欠或者重病,甚至更特殊一些的事情,包括领养、抱养、异常的死亡、流产、堕胎、结婚、离婚,等等。对命运来说这些都是事实,而且是些最重要的事实,涉及婚姻与生存的权利。

因此我们可以把这些重要的事件标在这个人物下面。

一般情况下,这幅家庭谱系图我们就画四代第一代,你自己,你的兄弟姐妹,你的伴侣,这些是属于同一代的。但是不要忘记了,你的前度伴侣也要画在上面。

第二代,你的孩子,不要忘记你没能生下来,或没能幸存的孩子。

第三代,父母、父母的伴侣、父母的前度伴侣、父母的兄弟姐妹。

第四代,父母的父母,也就是外公外婆、爷爷奶奶。

家族谱系图
如何使用家族谱系图

第一种用法我们需要放大视野,把我们的视野从原生家庭、从父母,扩大到家族,扩大到谱系。家族当中的命运是如何地传承下来的,否则你没有办法去理解你的父母,你总以为们生而就应该做完美,就应该用你的想的方式对待你。

当我们不愿意在我们的内在认同这个世界,或者想要掩盖世界,想让它成为一个秘密的时候,那么这个角色就在我们的心里被排斥了。一个系统就像一个个体一样,它有它的系统意识、集体意识。系统的良知想要去调整它的内在,去认同于每一个人,让每一个人都能够有他各自的位置。

因此,必然会有人去站在那个被排斥掉的人的能量上面。最简单的处理方法是什么?在你的内在重新看见这个被排斥的人,在心里面认同他的位置,认同他在系统当中的角色。当我们在我们的心里能够重新去认同这个人,认同他的位置的时候,他便被带回到这个系统来。系统的缺口被弥补了,再不需要其他的人去追随他的命运了。

第二种用法,就是在我们内心给某个人尊重和和解。有些人可能有着比较坎坷的命运。

那么我们如何做才对我们的家系最好?我们可以想象看见他们,给予他们祝福,表示认同他们的位置,尊重他们的命运。

还有一个经常被忽视的,就是我提到的前度伴侣,我们需要在内在结束这段关系。

想象你看见了你的前度伴侣,告诉他:你是我的前伴侣,我们曾经在一起,这段关系现在已经结束了,但是作为我的前伴侣,我的心里有你应有的位置,但现在这段关系已经结束了,我祝福你,也请你能够祝福于我。

通过这个方法,你在内在给予对方应有的位置,但你需要去继续这段关系,只是尊重这个事件曾经发生过,尊重你们曾经有过,尊重他在关系当中的位置。


有兴趣可以制作自己的家族谱系!!!

            序位原则

虽然每个人有同等的归属权,但那指的是归属权。

序位法则表明这些人也有优先等级,秩序的存在是由时间决定的,它的层级也是由时间决定的,时间决定这一切。


序位法第一条,先来的人优于后来者

父母优于孩子,长子优于次子,父母是大的,孩子是小的

像《易经》当中所说的天尊地卑,乾坤定矣。

什么是优于呢?优于并不是说谁先来谁就占更多好处。于是指一种荣耀和责任,是承担,所以先来的人更需要被尊重。先来的人更需要去承担他们已的义务,这叫作优于。

亲密关系优先于亲子关系。因此,父母承担他们自己的命,子,也就是我们,需要承担我们自己的,这是一个非重要的原则。

让父母快乐不是孩子的责任,因为序位法则,父母优于我们。虽然孩子能为父母做很多事,但是无法去做父母的父母,我们不需要也不能的,有的时候基至父母也会搞错,会认为自己有孩子,因为要照顾孩子,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和工作,所以才产生更大的压力,变得不开心,逐渐对孩子不耐烦,批评,辱骂,焦虑担心,甚至拳打脚踢。

为此,孩子应该付出代价,或者心生愧疚吗?不需要,根据父母优先原则,先来的承担他们应该承担的责任和代价。

当系统有人违反这个序位时,系统里的人都会因此而受苦。就像是拔河比赛,有一个人摔倒了,都会影响整场比赛。

家族经过一代代的传承,仿佛是一支部队,这支部队面向生命在努力前进,哪怕面对的是枪林弹雨。这时,最前排的人受伤了,后排的士兵该怎么办?他需要值守在自己的岗位上,而不是抛下手上的工作去抢救他。

爱是需要带着勇气,爱是有原则有序位的。

原则听上去是无情的的,因为真正的大爱,是超越个体,超越了不同的文明和世俗,本身就是无情的。因此当你未能追寻序位法则时,你只是拥有一种很英勇的、壮烈的动力而已。

爱不是包容一切的法则,爱一个人并不能超越所有的框架,解决所有的问题。当爱不遵守家庭系统当中的原则与序位,只可能带来更大的麻烦,更多的苦难。所以秩序家庭当中的序位是早已被排定的,不能用爱来取代的。


就像历代皇帝,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一样。


再来看其他关系当中是否涉及序位原则?

如果是同一辈人,比如说兄弟姐妹,那么最先出生的老大应该被给予更多的尊重,当他感受到这份荣耀,也能发自内心地照顾自己的弟弟妹妹。相反,那些年纪人,最后出生的人往往会作为接受者,从年长者身上去接受一些东西。(但是要注意平衡原则,后面会提到施与受的平衡。)

年长的人多给予一些,年轻的人多接受一些。这条原则也像是系统的繁衍法则一样,一代一代地向下流动。所以爱也追随着时间的流淌,慢慢地往下流动。其实纵观中国历史,关于序位的优先法则,存在于各个时期。例如历朝历代皇位的传承,基本上也都是按照长幼尊卑的顺序来排序的。

在家族中,我们需要去尊重家族系统里面的先于我们到来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父母、兄弟姐妹

在公司系统中,我们需要去尊重那些先来的同事、老员工、创业者,以及对公司做出过贡献的人。否则整个系统会因为序位的错乱而发生不平衡。

原则其实是无情的,因为真正的大爱,超越了个体,超越了不同的文明和世俗,本身就是无情的因此当你未能追序位法则时,你只是拥有一种很英勇的、壮烈的动力而已。这个动力会一直推动你,使你觉得你必须为此做些什么。虽然你知道这个方向对你而言可能是不好的,甚至有可能推毁自己。




如果长幼的顺序规则被打破,也很容易酿出悲剧。

纵观香港一些家族企业,霍英东有三房太太,他在家族要求中明确提出,只有大房及子女可以进入商界,政界,二房跟三房子女长大之后得自食其力,而且不能进入商界,他们只能去做医生或者律师等工作。年近九十的李嘉诚,给长子李泽钜接棒,同时给了他的次子丰富的补偿,他也遵循长幼顺序,最年长的孩子继承家业,是千百年历代普遍认同和接受的一种传统。

历史出名的明朝朱元璋,把继承位置给了朱允文,未按照家族系统序位原则,使得朱棣通过造反得到皇位,在历史上有一个黑点。当然你可以说这个是个例,很多理论是通过我们去分析验证得来的。

某人曾经有多次婚姻,也就是拥有多次的伴侣关系,那么如果他希望后面的关系能成功,就必须尊重自己的前度伴侣。曾经有过富翁,有九段婚姻,在很老的时候接受记者访问,您觉得哪一房太太最好。富翁说,大太太最好。这可能是他的真实而感,但是多少有点可悲。


还有一个经常被忽视的,就是我提到的前度伴侣,我们需要在内在结束这段关系。想象你看见了你的前度伴侣,告诉他,你是我的前伴侣,我们曾经在一起,这段关系现在已经结束了,但是作为我的前伴侣,我的心里有你应有的位置,但现在这段关系已经结束了,我祝福你,也请你能够祝福于我。通过这个方法,你在内在给予对方应有的位置,但达并不意味看你需要去继续这段关系,只是尊重这个事件曾经发生过,尊重你们曾经有过,尊重他在关系当中的位置。


家庭当中如果有人想僭越,就会对自己甚至系统里的某些人构成伤害。什么是僭越?超越本分、规矩。家族系统成员做出超过自己的权利与义务去享受与承担某些事情。

最常见的一种孩子想尝试替代父母,比如养家糊口 赎罪,承担重任,去代替他们做一些事情。甚至很多时候孩子想做父母的父母,批评父母,掌控他们的婚姻,改变他们的命运,这就是违反序位的法则。

当系统有人违反这种序位时,系统里的人会因此受苦,他们自以为做出了伟大的事情,但最终逃离不了失败。

秩序家庭当中的序位最早已被排定,不能用爱来取代。爱只能用在生活中的关心细节中存在。

我们要回归的是一种有觉知的、有秩序的爱,这才是解决之道。盲目的爱只可能带来悲剧。

也就是说,当一代人越过了序位,想要去干涉上一代人的命运的时候,他自己的命运也会变得悲惨。因为他承担了很多不属于他自已的责任和重担。同样,他自己的后代也会出于同样的目的,做同样的事。

代人越过了序位,生活在痛苦里,下一代人出于同样的盲目的爱,也想要越过这个序位。最终,他们会一代又一代地重复这个剧这就是带着盲目的爱的家族的延续大家感觉很社,很无辜,但是整个系统自动做了差的选择。

在潜意识中孩子已经越了位,想去替父母承担,你会发现他们生命轨迹充满了紧张、内疚、自责、焦虑和控制,进而变得自卑,敏感,好强......同样的,他们的子女也是,想要越过序位,携带传承而来的控制、焦虑、紧张、内疚、自责。

序位需要有界限,明确那是别人的命运,这边是你的。从自己的意识和潜意识去改变。

序位原则第二条,新系统优先,新关系比老系统更优先

新系统什么意思?就是你现在形成的家庭系统。举一个例子,你的原生家庭是父母和你,随着你结婚有了自己的孩子,你和你的先生或者妻子和你的孩子又组成了一个新的系统。那么根据系统的法则,新系统比老系统更优先。

同时,现一段的婚姻比上一段的婚姻更优先。我们前面提到过上一段的伴侣更优先的情况,可是为什么现一段的婚姻更优先呢?上一段伴侣优先的情况,主要是说明你首先需要去尊重上一段伴侣。现一段的婚姻为什么会优先?是因为新系统优先,它更需要被你排在优先级上。因此,如果有利益的冲突,你需要优先照顾自己的新系统,把原生家庭的利益放在次要的位置,这就是新系统优先的法则。

无论是先来的优先,还是新系统优先,都遵循了一种法则——繁衍。新系统的优先原则也是确保了物种能够顺利地繁衍和生存,所以我们自己的家庭比父母的家庭更重要。我们首先需要保证的是现有家庭的利益、优先权、话语权和发展。

如果你的孩子有家庭该怎么办?你孩子的家庭比你的家庭更优先,作为父母,尽量不要干涉他们。

但是似乎与孝道提倡“父母是天,不能忤逆”相违背,但这种法则是一种逆向,也就是新系统服务于老系统,后来的人需要去服务于先来的人,它更像一种道德上、文明上的制度。

我们并不需要评判孝道好坏,只需要明白生命的顺序,遵循繁衍的法则。尽孝,根据自己能力,给父母安慰和劝慰,送个节日礼物,老人需要什么,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让对方舒心。

一旦两个系统发生冲突,且没有办法两者兼顾,那么只能先小家优先。

新系统优先,会让整个家族更容易繁衍下去。

第二次婚姻比第一次婚姻要更优先。

后来的亲密关系比原先的亲密关系更有优先权。

当然之前的亲密关系更加需要被看见和尊重,因为它们需要被尊重和认同。

序位法则第三条,就是承担较大风险的人优先

较大风险是指谁负担家庭里面的安全,谁在系统里面承担最大的风险。承担较大风险的人更需要被尊重,被认同,被看见。

丈夫优先于妻子,但是这具要区别于大男子主义。在一个系统里面,通常应该由男性承担多。因为原始社会中,氏族部落里的男性是要出去打猎、捕食、参与战争的。妻子是在家里面摘果子,抚养后代。男人在系统里面风险会更大。

所以,在一个正常的系统里面应该是丈夫优于妻子。那么既然是丈夫优于妻子,理所应当地,这个男人在家里面就应该有更大的担当。无论在精神或是经济层面,他需要付出更多。同时他需要在家庭里面有更大的决定权。

但在现今社会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妈宝男”,他们在家庭里面想要让渡自己的决定权,那么这种情况下,妻子或者婆婆就会优先,家庭中的序位就会彻底乱掉。当家庭的序位被打乱,那么系统优先的法则就会被破坏,很多矛盾也会随之而来。

            平衡原则

平衡原则涉及付出和接受。付出就是给人赋能,给别人爱,给别人关怀,给别人帮助。接受就是获得。一般人肯定认为接受更舒服。表面上确实是这样的。


付出和接受的平衡原则,表面上的意义很简单,可以理解为当你从别人那儿接受了一些东西时,你需要付出对价来求取平衡。同理,如果你为一个人付出了很多,你也要从他这里接受一些来获得平衡。一般的人肯定认为接受更加舒服。但是仔细想想,在我们所处的关系里面,当我们付出时,我们的内在会有什么感受?


内心会有一种清白感。

当我们接受别人一些东西时候,我们是怀着愧疚,认为给予者因此拥有了要求我们的权利。所以当我们付出时,我们觉得自己的清白感更明显,因为我们有权利去要求别人。当我们接受时,我们感觉会担心别人要求我们做什么,仿佛被别人指使的义务。

所以权利和义务就在不断地变化着,让我们自己产生清白,或者感觉到内疚的动力。当我们去接受二些东西的时候,我们会感觉欠了给予者的情,这种感觉让我们觉得不舒服。所以我们试图通过回赠一些东西来消除它。

因此,接受别人所给予你的是一种罪责形式,也就是让自己感觉到更不舒服的一种形式,这是藏很深的一种动力。

试想一下,如果你的父母为了你的事,我们的内心深处是会有负罪感的,我们会想着偿还这份情。如果你的伴侣为你做了太多的事情,你也会觉得不好意思去背叛他。当接受了一些东西,却给你自己增添了内在的不舒适,或罪责感时,你觉得自己被迫担负起了更多的责任。

接受和付出的平衡原则里面的第一条很重要,就是你拿到的东西和给出去的东西要平衡。

如果我们想要在我们的亲密关系、事业,或人际关系中取得成功,我们首先要学会的是付出,同时也让别人有机会付出。

但要知道一味付出的人会让人反感、愤怒,被付出的人有巨大的压力,这种压力会导致关系的解体。我们应该保持施与受的平衡。

被给予的那一方因为过重的压力而产生了逃避,最简单的付出方法就是给予对方感谢与赞美,这样就平衡了。

你现在可以理解为什么你的母在孩子一回家子对方属谢和

唠叨不停,不停地让孩子多吃饭,多穿衣,时常询问孩子饭略不饿,累不累了吧?因为他们想给你的东西太多,急于想要表达他们的爱,但是很多时候你不愿意接受,你开始嫌他们烦,或者觉得他们在照顾你仿佛你就在亏欠他们。你不想要再亏欠他们,然后这利爱的能量就停滑了。所以你明白被人需要也是一个人很重要的需要的时候,你会允许自己的父母去表达,接受他们想要给你更多的爱

你可以和他们说,如果你们不来唠叨,那还有谁唠叨呢?因为你们是我的爸爸妈妈呀!这样他们心里面会觉得舒服和放松

在其他关系中

如果你的伴侣给你很多照顾关爱,承担了很多家庭责任。

你该怎么做?应该欣然接受,然后回馈给他再多一点。

因为你给他的多了一点点,所以他心中产生的那一点亏欠感,让他也必须给你再多一点点。因此,他给你的更多,你给他的也会越多。你们的关系就是一种良性循环。

在企业中和人际交往中也是如此。

如果一个员工、一个朋友为你做了些什么,你需要报答,可以是奖金、名誉,或者是赞扬。你必须要让你的内在感受到施和受获得了平衡。

例如,你的员工为你加班,为做事,但是却未获得你的肯定,员工的心里会失落,施和受会不平衡,那么他会如何?也许他会决定下次不再努力,至做一些相反的事情来获得平衡。

所以,当员工做了一些好的事情,没有得到上一级的肯定,无法获得内在的平衡时他可能会去做一些坏事,由此去减少他曾经给公司做的贡献,用这种方式让自己的内心获得平衡。


你必须承认,有很多人不喜欢当接受者,他只想要去给予。有一些人想要通过否定自己的需要来维持这种清白感前文提到过,当你接受别人的给予时,你心里会带着那种责任和不舒服的感觉,所以有的人特别愿意不使地给予来维持自己的权力感,不想让那些接受的人回馈给他。

所谓助人者综合征就是这类人。

不停的帮助别人其实是一种隐形的加害。

他永远在付出,从未要求别人回报,其实表面上来,他是从施与受的平衡角度来看,他又是加害者。

他看上去是在帮助别人,并不断地被人索求更多。他是受害者,但是最终他通过自杀让那些人感到内疚,这使他又成了隐形的加害者。

所以那些不想接受别人帮助,或者从来不要求别人还给你一些东西的人,打破施与受的平衡,其实是一种以自我为中心的表现。

从根本上讲,他和关系是对立的。海林格曾经说过,无论是谁,只想付出不想接受都只是想维持那种高高在上的感觉而已,更像一种禁欲的人,他们用最小的方式来参与生命,坚持一种清百无辜的幻想,不能全数地接受他们需要的东西,也不能给别人机会付出,并为此表达感激,他们选择封闭自己的欲望,希望借此摆脱需求和义务。仿佛这样他们就可以没有需求,不要再去接受,不需要再去对任何人表、达感谢但是当一个人这样的时候他

但是当一个人这样做的时候,他和所有的人切断了心和心的联系,因为他高人一等。所以,在亲密关系当中,如果有一方永远在无条件地付出,另外一方肯定会感到窒息。他其实在说:“我更愿意你有这份罪恶感”


其他关系

同在朋友或者社交关系中,若一方总在无条件付出时,另一方最终会逃离他,会感觉到愤怒。因为面对一个人对你无条件的、永恒的付出,你也许会咸觉难以消寻。甚至变成一种慢性的折磨。因为很多时候你想要回报,但总有办法成功。于是不平衡感在不断地累积,直到变成一种愤怒的,接受的人会暗暗叫苦。

但是有个特例:

父母和孩子之间,平衡法则只有一条,那就是父母付出,孩子接受;父母给予,孩子收取。

为什么?亲子之爱是不平衡的爱。

我们并不需要直接把爱还回去。因为我们知道系统的法则,家庭系统的法则,其终极目标是保持整个家族系统的传承和繁衍。

那么当我们接受了这么多以后,如何来消化这种巨大的不平衡感?我们平衡的方式是把它传下去。我们的父母从他们的父母那里接受了生命,接受了爱,接受了滋养。他们也是亏欠于他们的父母的,所以他们把这些爱传给我们。父母给孩子的爱,这些给予是单向的,是代代相传的。我们通过这种方式来寻求平衡。

如果你的父母为你做了很多事,甚至牺牲了很多,你可以带着微笑快乐地说,亲爱的爸爸妈妈,你们给了我这么多,给了我生命,给了我一切,甚至为了我牺牲自己,我得到太多了,多的我无法回报你们。我唯一能做的就是带着快乐去接受全部,并且有一天可以把我所得到的加倍传承下去,你通过家族之间的传承去完成这种平衡。

当父母被他们的孩子所接受,看到孩子们眼里的光芒听到孩子们说“很高兴,感谢你们把我生下来,我以你们为荣的时候,父母会获得一种很深的满足和平静,内心会感觉平衡。当然父母除了给孩子生命以外,也给孩子们提供了很多其他的东西。他们照顾了孩子,给他提供了很多有利的帮助,当然还有些父母给孩子提供了一些并不太好的“照顾”。所以父母给孩子的也有好和坏两z 因此,付出和接受之间,孩子和父母是满足单向接受的条件的,父母给,孩子接受。

在父母和孩子的付出和接受之间,有几种常见的模式会对这些爱和平衡造成损害:

第一,孩子拒绝接受现实中的父母。

第二,父母想给孩子一些不好的东西,孩子也不排斥。

第三,父母想要从孩子这边接受一些东西,而孩子也想给予。

他们只需要生下你,他们就有资格做你的父母。

父母给孩子的并不全都是好的,同时,所有的孩子也并不是都想去抵御这些不好的东西。有些孩子出于忠诚,想要替父母去分担,即使是来自父母的债务、疾病、困境,等等。

有的父母没有把自己放在先到者付出、先到者为大的位置上,他们甚至会向孩子索取。这个时候我们需要明白,这已经违背序位和平衡的法则。

所以作为孩子,当父母给出有害的东西的时候,我们需要做的是拒绝和放弃。我们并不需要全然接受父母给的一切。我们留下好的,坏的放下。

怎么样才能放下那些我们不需要的东西?我们可以想象父母是大的,他们先来,他们优先,他们对自己的荣辱负责,对自己的疾病、义务、困境和债务负贵。我们虽然很想帮助他们,但我们是后来者,是小的,我们无能为力。我们把属于他们的一切留下,要知道爱是需要带着勇气、秩序和界限的。

平衡是大自然运作的法我们需要在内在时刻地清理,时常看一看:

是否还对某人有怨恨或者亏欠?是不是还有没有解决的事情?

你是否还没有来得及对某人说对不起?

你是否还没有对某人说感谢?

你是不是用一些不正当的方式侵犯了某人的权利和利益?

在各种关系当中,你是一个保持施与受平衡的人,还是一个不断付不愿意去向对方要求,不愿意接受的人?

你是一个不断索取而不愿意付出的人?

如果你有所觉察,你需要去尝试让自己保持施与受的平衡。

有的人会发现自己更倾向于不停地接受,但当他伸开手掌去付出时,觉得心里很不舒服。若你发现自己是这样人,看看自己是不是那种比较吝啬的人?是不是属于比较自私的人?是不是别人为你做了很多的事,你却忘了说一声感谢?如果是这样,你需要去弥补

如果你是那种接受时觉得心里有愧疚,或者心里不舒服的人,或者说你觉得自己付出的时候更放松,你可以去看看自己是不是那种自我价值感比较低的人。这种人更倾向于被别人要求、被别人需要,但是内在是没有力量向外去要求的。问问自己,你是这样的人吗?

或者你是那种较平衡的人。每次当你接受的时候,也很快乐很开心;每次当你付出的时候,你觉得对方也同样地理所应当,非常地平衡。


积极应对我们人生中的每一个课题,让我们的人生不断完整、充实。

你可能感兴趣的:(《与生命和解》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