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学到新的育儿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品行方面,我都会反思下我自己有没有这个?成长型思维模式也一样,当我反思自己时,我发现了自己身上有一个大bug,所以有了安迪以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孩子就是天使,他帮我看到我的不足,并给我强大的动力成长和改变,我一直深深地感谢这个小家伙。
我的大bug是什么呢?
不反思不知道,一反思惊出一身冷汗,也感到万幸,多亏我发现了这个问题呢。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勇于面对困难,不怕失败,愿意接受挑战,通过不断努力,将困难一个一个解决掉,变得越来越强,然后走向成功。当我用这个概念来检视自己时,我发现我不是。
•我喜欢不需要克服困难的努力
我很努力,没错,但是我只会做一些不需要动脑克服重重困难的努力,也就是说我只会做一些只需按照步骤来,一步一步做就可以达到预定目标的简单的努力,但对于有挑战的目标,有无数个无法预知的困难等着我克服的目标,我常常会认为不可控,不知如何达到而抛弃这个目标。
反观我自己的人生,处处可以看到我逃避问题造成的成长局限,比如
我有段时间喜欢做蛋糕,但每次在烤箱里发的很大的蛋糕一关火就缩回去了,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我上网查了,但找不到具体原因,所以便放弃了这件事。其实我完全可以继续查资料,继续学习,总能找到原因,做各种实验来验证问题出在哪里,别人都会、都能做好的事情说明它并没有这么难,我为什么要放弃?
•我缺乏主动解决问题的思维
很多想做的事情因为遇到困难搁置了,后来有一些问题在接触某些知识或其他领域后机缘巧合下解决了,可是这种被动得来的解决办法耗时长,很多生命中重要的事因此耽搁,我常常为自己浪费这么多时间扼腕叹息。
我产后一直想锻炼身体,但是因为膝盖疼便放弃了自己最喜欢的跑步,其余不擅长的运动也一概不做。搁置了很久以后,终于在老公的提醒下,不能跑可以走的呀,便鼓起勇气出门练习快走,但是碰巧那天早上天寒地冻,出门又没带帽子,回家后头疼了一早上,便因此又一次搁置了运动。每次只要一遇到困难,我便停止不前,认为这是件难办、办不了的事,如此这般,身体自然得不到恢复。其实我可以去健身房学习专业的健身知识,让专业人士提供指导和建议,虽然产后身体有了很多变化,但如果想练,总能找到办法。
我很少有面对不擅长不熟悉但又特别想做的事,积极解决问题,一鼓作气、奋力走出一条路的勇气,常常是动弹一下,歇息半年,等着这个解决办法自己出现,有时真会等到,但那已经是很久之后,很多想做的事情因此错过,着实可惜!
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了为啥我很少给自己定目标,觉得目标对我没有用了。我只喜欢定一些近期能够确保达到的小目标和小任务,这样感觉不到压力,只做安全的不容易失败的事,觉得一切可控。虽然也过的充实和美好,可是我却没发现自己一直这样做的弊端,一直这样做下去,我变得只喜欢可控,但可控就是意味着不需要解决未知的问题,这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这样的成长自然是有限的。所有需要克服困难的目标,特别是伟大的目标,比如梦想,我都很难实现了。人类的不断发展正是由于不断的挑战新问题而进步的,而我却失去了这项技能,所以我知道我需要改变,我需要离开我的舒适区了。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因此,我不再满足于只实现每日计划,我要拿起笔来给自己制定长期目标,5年,10年甚至更久。我要问问我自己此生究竟想做什么,不管我现在会不会,知不知道方法,现实有多少困难,尽管大胆的写下来,也许此生的时间都不够用,那也没关系,至少我一直路上,一直在朝那个方向前进。
我做过这样的梦,我相信每个妈妈大概也都做过一样的梦,想象将来自己的孩子在长大后,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绩,而且每每想到这些,心里脸上都会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可是妈妈们你们有没有细想过,这一个一个辉煌的成就是如何取得的?
没错,是要靠努力,是要靠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实现的。当了妈妈后,很多人会很快感到自己老了,时间不够了,拼不动了,所以很自然地将希望寄托给了下一代,但是老了为什么就不可以实现梦想了呢?老了本身就是我们给自己设置的障碍,与其盼着自己的孩子成功,活出精彩的人生,我们自己为什么不可以?与其活在梦里,我们为什么不亲自把它变成现实?亲自完成比做梦还幸福!我们自己为什么不可以先给孩子做个榜样?想想那些牛人们,他们为什么牛?他们不也是因为有了一个个闪亮的头衔和标签,取得了一个个耀眼的成就而牛了吗?但那一个个标签的获得是轻松的吗?没有什么轻轻松松的成功,所有的看起来毫不费力都是由“必须很努力”换来的!
当然我想有人会觉得我也只是个普通人,人微言轻,没有什么发言权,因为我不曾逆袭,也不曾有过开挂的人生,但是有一点我可以确定,只要你能不断的突破自我,克服重重困难,未来会比你止步不前,只待在舒适区里要好的多!
所以,妈妈们,我只是想说,对孩子有那么多美好的期望可以,但我们不能放弃自己,我们也要对自己充满期望,为自己设置很多很多将来要一一达到的梦想。因为,比起之前我所提到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育儿技巧,更重要的是给孩子做好榜样,先成为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父母,为孩子营造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家庭氛围。
父母的榜样作用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样子。我们是抱怨、互相指责、轻易放弃?还是坚持不懈、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寻求解决方法?很多时候我们只要能做好自己,不需要引导和技巧,孩子自会从我们身上捕捉到这些,内化成他们自己的品质。
我们不需要做事事都能行的完美父母,我们可以在孩子面前展露自己的脆弱、失败这真实的一面,是呀,父母也会失败,也会有做不好的事情,但我们可以抓住这些机会给孩子做榜样,让孩子看到我们克服困难的努力,不轻易妥协的决心,这些行为会让孩子从心里生出力量。
与孩子一起成长便是最好的养育,你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写到这里,我想起泰国曾有一个很火的“种豆芽的小女孩”的视频,那里面的母亲就是采用了上面的办法,每一次失败都陪同孩子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失败时都很痛苦,短片里的母亲有一次因为生活艰辛而流下眼泪,然而就是在那样艰辛的环境里也不曾放弃,最终克服困难,成功生出了豆芽。而孩子在这样的熏陶下,最后成为一位优秀的科研人员。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孩子的成功与妈妈的影响必然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妈妈们加油吧,和孩子一起成长,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我们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写到这里就暂告一段落了,一共分享了三方面的内容,宝宝成功时,失败时,和父母自身的榜样力量。
PS:安迪现在模仿大人说话,不知道“你”的意思,说出很多令人费解的话。比如:爸爸告诉你是挖掘机。姥姥陪你玩捉迷藏。妈妈陪你看月亮。爸爸给你穿衣服。……小家伙有样学样的说了一大些这样的话,听了好久我才弄明白。如果还不懂,就把你换成我就能听懂了。
碎碎念:麻省理工学院的最新研究表明,婴儿在看到成年人努力完成一件事情时,会更乐于努力克服困难。由此可见,父母的影响力巨大,
不只是成长型思维模式,任何一个方面,你希望孩子拥有的品质,你都可以先让自己拥有,做孩子的榜样,孩子会自然习得。身教重于言教,最好的成长便是与孩子一同成长,加油!
每次学到新的育儿知识,特别是关于如何培养孩子的品行方面,我都会反思下我自己有没有这个?成长型思维模式也一样,当我反思自己时,我发现了自己身上有一个大bug,所以有了安迪以后,我深深地感受到孩子就是天使,他帮我看到我的不足,并给我强大的动力成长和改变,我一直深深地感谢这个小家伙。
我的大bug是什么呢?
不反思不知道,一反思惊出一身冷汗,也感到万幸,多亏我发现了这个问题呢。成长型思维模式的人勇于面对困难,不怕失败,愿意接受挑战,通过不断努力,将困难一个一个解决掉,变得越来越强,然后走向成功。当我用这个概念来检视自己时,我发现我不是。
•我喜欢不需要克服困难的努力
我很努力,没错,但是我只会做一些不需要动脑克服重重困难的努力,也就是说我只会做一些只需按照步骤来,一步一步做就可以达到预定目标的简单的努力,但对于有挑战的目标,有无数个无法预知的困难等着我克服的目标,我常常会认为不可控,不知如何达到而抛弃这个目标。
反观我自己的人生,处处可以看到我逃避问题造成的成长局限,比如
我有段时间喜欢做蛋糕,但每次在烤箱里发的很大的蛋糕一关火就缩回去了,对于这样一个问题,我上网查了,但找不到具体原因,所以便放弃了这件事。其实我完全可以继续查资料,继续学习,总能找到原因,做各种实验来验证问题出在哪里,别人都会、都能做好的事情说明它并没有这么难,我为什么要放弃?
•我缺乏主动解决问题的思维
很多想做的事情因为遇到困难搁置了,后来有一些问题在接触某些知识或其他领域后机缘巧合下解决了,可是这种被动得来的解决办法耗时长,很多生命中重要的事因此耽搁,我常常为自己浪费这么多时间扼腕叹息。
我产后一直想锻炼身体,但是因为膝盖疼便放弃了自己最喜欢的跑步,其余不擅长的运动也一概不做。搁置了很久以后,终于在老公的提醒下,不能跑可以走的呀,便鼓起勇气出门练习快走,但是碰巧那天早上天寒地冻,出门又没带帽子,回家后头疼了一早上,便因此又一次搁置了运动。每次只要一遇到困难,我便停止不前,认为这是件难办、办不了的事,如此这般,身体自然得不到恢复。其实我可以去健身房学习专业的健身知识,让专业人士提供指导和建议,虽然产后身体有了很多变化,但如果想练,总能找到办法。
我很少有面对不擅长不熟悉但又特别想做的事,积极解决问题,一鼓作气、奋力走出一条路的勇气,常常是动弹一下,歇息半年,等着这个解决办法自己出现,有时真会等到,但那已经是很久之后,很多想做的事情因此错过,着实可惜!
通过反思,我意识到了为啥我很少给自己定目标,觉得目标对我没有用了。我只喜欢定一些近期能够确保达到的小目标和小任务,这样感觉不到压力,只做安全的不容易失败的事,觉得一切可控。虽然也过的充实和美好,可是我却没发现自己一直这样做的弊端,一直这样做下去,我变得只喜欢可控,但可控就是意味着不需要解决未知的问题,这就是固定型思维模式,这样的成长自然是有限的。所有需要克服困难的目标,特别是伟大的目标,比如梦想,我都很难实现了。人类的不断发展正是由于不断的挑战新问题而进步的,而我却失去了这项技能,所以我知道我需要改变,我需要离开我的舒适区了。
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因此,我不再满足于只实现每日计划,我要拿起笔来给自己制定长期目标,5年,10年甚至更久。我要问问我自己此生究竟想做什么,不管我现在会不会,知不知道方法,现实有多少困难,尽管大胆的写下来,也许此生的时间都不够用,那也没关系,至少我一直路上,一直在朝那个方向前进。
我做过这样的梦,我相信每个妈妈大概也都做过一样的梦,想象将来自己的孩子在长大后,取得一个又一个辉煌的成绩,而且每每想到这些,心里脸上都会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可是妈妈们你们有没有细想过,这一个一个辉煌的成就是如何取得的?
没错,是要靠努力,是要靠克服重重困难才能实现的。当了妈妈后,很多人会很快感到自己老了,时间不够了,拼不动了,所以很自然地将希望寄托给了下一代,但是老了为什么就不可以实现梦想了呢?老了本身就是我们给自己设置的障碍,与其盼着自己的孩子成功,活出精彩的人生,我们自己为什么不可以?与其活在梦里,我们为什么不亲自把它变成现实?亲自完成比做梦还幸福!我们自己为什么不可以先给孩子做个榜样?想想那些牛人们,他们为什么牛?他们不也是因为有了一个个闪亮的头衔和标签,取得了一个个耀眼的成就而牛了吗?但那一个个标签的获得是轻松的吗?没有什么轻轻松松的成功,所有的看起来毫不费力都是由“必须很努力”换来的!
当然我想有人会觉得我也只是个普通人,人微言轻,没有什么发言权,因为我不曾逆袭,也不曾有过开挂的人生,但是有一点我可以确定,只要你能不断的突破自我,克服重重困难,未来会比你止步不前,只待在舒适区里要好的多!
所以,妈妈们,我只是想说,对孩子有那么多美好的期望可以,但我们不能放弃自己,我们也要对自己充满期望,为自己设置很多很多将来要一一达到的梦想。因为,比起之前我所提到培养成长型思维模式的育儿技巧,更重要的是给孩子做好榜样,先成为成长型思维模式的父母,为孩子营造成长型思维模式的家庭氛围。
父母的榜样作用
当我们遇到困难时所表现出来的样子。我们是抱怨、互相指责、轻易放弃?还是坚持不懈、克服重重困难、努力寻求解决方法?很多时候我们只要能做好自己,不需要引导和技巧,孩子自会从我们身上捕捉到这些,内化成他们自己的品质。
我们不需要做事事都能行的完美父母,我们可以在孩子面前展露自己的脆弱、失败这真实的一面,是呀,父母也会失败,也会有做不好的事情,但我们可以抓住这些机会给孩子做榜样,让孩子看到我们克服困难的努力,不轻易妥协的决心,这些行为会让孩子从心里生出力量。
与孩子一起成长便是最好的养育,你希望孩子变成什么样的人,很简单,你去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写到这里,我想起泰国曾有一个很火的“种豆芽的小女孩”的视频,那里面的母亲就是采用了上面的办法,每一次失败都陪同孩子一起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失败时都很痛苦,短片里的母亲有一次因为生活艰辛而流下眼泪,然而就是在那样艰辛的环境里也不曾放弃,最终克服困难,成功生出了豆芽。而孩子在这样的熏陶下,最后成为一位优秀的科研人员。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孩子的成功与妈妈的影响必然有很大的关系。
所以,妈妈们加油吧,和孩子一起成长,成为自己喜欢的样子。我们的成长型思维模式写到这里就暂告一段落了,一共分享了三方面的内容,宝宝成功时,失败时,和父母自身的榜样力量。
PS:安迪现在模仿大人说话,不知道“你”的意思,说出很多令人费解的话。比如:爸爸告诉你是挖掘机。姥姥陪你玩捉迷藏。妈妈陪你看月亮。爸爸给你穿衣服。……小家伙有样学样的说了一大些这样的话,听了好久我才弄明白。如果还不懂,就把你换成我就能听懂了。
碎碎念:麻省理工学院的最新研究表明,婴儿在看到成年人努力完成一件事情时,会更乐于努力克服困难。由此可见,父母的影响力巨大,
不只是成长型思维模式,任何一个方面,你希望孩子拥有的品质,你都可以先让自己拥有,做孩子的榜样,孩子会自然习得。身教重于言教,最好的成长便是与孩子一同成长,加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