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鹅》新解(倒序)

      我们所熟知的《咏鹅》不过是骆宾王的少年成名作,然而我所以为的《咏鹅》却并非如此。

      那是一个乍暖还寒的日子,池塘边却已碧树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微风拂来,人无酒而醉,好不惬意。少年骆宾王在池塘边背诵着夫子新教的文章,“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亲民……”

      “咦”少年骆宾王的目光被一个浣衣婆婆所吸引。“婆婆,你为何不让府里的丫鬟浣衣,而要自己动手呢?”少年骆宾王自小养尊处优,哪里知道底层人们生活的艰辛。婆婆却并未回答少年骆宾王的问题,而且仰天大笑。

      “好奇怪的婆婆”,少年骆宾王暗自腓腹。“儿,该回了,有客至。”父亲在柳树下招手,示意少年归家。“来了,阿爷”。

    “骆宾王长高了”客喜而笑,“你阿爷天天夸你如今学问有所长进,尤善诗文,不知我可有幸……”父亲遣人拿来纸墨,笑到“小儿献丑了”。

      少年骆宾王不假思索,提笔写到“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好诗好诗,不如就叫《咏鹅》吧”客抚掌而笑,“果真是少年有成”。“路上所见而已……”父亲打断了骆宾王的话,小心收起纸墨“客谬赞了”,脸上确实止不住的欢喜。

      后人读起《咏鹅》,只道骆宾王少年有成,为一段佳话。却不知少年骆宾王有个习惯,当时人们书写时皆是从右至左,骆宾王却喜从左至右书写。因而少年所做之诗实则并非咏鹅,而且咏背书时所见。

    “红掌拨清波,白毛浮绿水,曲项向天歌,鹅鹅鹅”才该是少年真正所言。浣衣婆婆应浣衣而冻的通红的双手即为“红掌”,而浣衣婆婆所浣的衣服乃是其子的白毛大氅,即为“白毛”。婆婆却并不觉得日子寒苦,便有了“曲项向天歌”。

      是啊,“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亲民……”但少年骆宾王那日与浣衣婆婆的对话却无人得知,无据可考……

(嘿嘿嘿开心就欧克了,纯粹恶搞)

你可能感兴趣的:(《咏鹅》新解(倒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