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的逻辑

创业的逻辑:重要的不是做多快、做多大,赚多少钱;而是在于能帮助多少人,能帮忙解决一个社会问题,从而助推社会更加和谐的发展,小到个人、家庭、大到社会群体。

记得去年春节,因疫情原因,同一帮朋友共同在线上学习道德经及一些国学经典,从孙岩老师、彦彦姐那里对从商者做了一个定义,奸商、儒商、禅商,现在想来确实也贴切。

奸商,无所不用其极,唯利是图,没有任何道德底线。小到短斤少两、睚眦求疵,大到危害社会。

儒商,固有的道德底线,奉公守法,规规矩矩,不贪便宜,有自己的原则,守好自己的小家子。

禅商,奉献精神,利于社会,小到邻里街坊的助推,大到家国情怀的奉献。我们可以把禅商定义为有企业家精神的一类人。

着手身边,放眼全局,不少企业陷入“割韭菜”或是被“割韭菜”模式,根源在于自身没有一个判断能力,而是被推上一个所谓的风口,迷迷糊糊的跟起风。

好比这两三年来的教育行业,随着疫情的推波助澜,教育机构的处境,家长的焦虑,多少资本一跃而入,快要把教育的本质丢了,活生生的演变成一个商业目的,有打教培机构校长主意的,有打家长、孩子主意的,关注的是所谓如何变现,却未成真正去考量过教育的本质、学习的目的是什么,孩子,家长,教育机构,公办学校以及社会教育内在的关系和相互助推的逻辑是什么,只是一味的加重焦虑感,戕害着孩子本该追求的学习乐趣,现在是真的变成一种负担。

正如习主席在两会期间强调不能过分的唯分数论,分数是验证孩子期间所学内容的一种检测,从而对于不同阶段的一种筛选,真正的竞争还是在于孩子自身的学习能力,优良的品质,健硕的体魄,还是得回到那个事物的底层逻辑,思维、方法、践行、精进、再践行,如此循环。

所以,无论是任何性质的创业,本身得真正解决一个社会问题,助推社会和谐发展,对于受众群体,要从根本上去帮助到他们。至于事业的大小、快慢并不是唯一衡量标准,而是要看这个事业真的帮助了多少人,正如一份良好价值观传递的事业,如读书会,相对来说比一份叫人沉迷精神的游戏事业来得有价值,同样的创业,背后的逻辑不一样,前者是助推,后者有可能是一种戕害。

创业是人为,人为因思维推动,思维由价值观而定,价值观为社会和谐发展为奇点。

你可能感兴趣的:(创业的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