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来捷径,都是点滴积累的|书评《把时间当作朋友》

花了12天的时间,完成了这篇书评,一天一天积累下来,连同自省笔记一起,不知不觉就已经累计有一万五千字了,这段时间,很享受阅读和思考的过程,把书评部分写出来,因为感觉自己的点滴感悟或许能够给人于思考和反思。这篇书评包含了作者提供的观点从而引发的我的思考,也许有部分会欲言又止,也许也会觉得恰到好处。总而言之,我付出了挺多的精力在里面,相信如果认真阅读的话会有所收获的,或许还会有一些思想的碰撞。


坚持

/2018.05.04


这本书感觉一直在说一个点,也就是坚持。回想一下,我好像也没能够通过个人的自控,去坚持着去完成什么事情,好多都是半途而废。想想也是蛮愧疚的。记得有一件坚持到底的事,在这学期的开学初,我决定要背百词斩六级的所有单词,也没有要求自己背熟,自己看来也不可能背熟,因为要熟悉最好是通过运用。那时我觉得只要能够在看到单词时能够记得住意思就行。结果是,我在一个星期之内就看完了,当然不是背完,也就是把所有的单词过一遍。为什么一星期之内就能把2千多的单词过完呢,因为我在这段时间的计划只有一个,就是刷单词,早上早起刷,上课逃课再找地方刷。还有就是我把单词的拼写部分去掉,只剩下的只有图片选词,还有发音选词,图像字形选词。后面好像还把发音选词给去掉了。总之,我总算刷完了。


经验误区

/2018.05.06


前面一段说了关于目标与时间之间的关系。说来说去,也就是归于一点行动,去动手了才会有收获,光是空想只是理论上的,没有联系实际的都是无用的吧。关于传统的,一些不太好的传统方面的解释,我觉得挺有意思的,其中也挺有道理的,在此之前,先必须理解一个词,经验。每个人的时间有限,通过花时间去切身体验后,能得到与之相对应的方法,可能对他人来说就是所谓的捷径吧,如果把这条捷径给记录下来,让后人在走的时候绕过困难的路,直接走这条方便的路,可以使接下来的人有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后面的挑战,而形成经验累积,使得这条路能够越走越远。这可能也是我们现在科技如此发达的原因,踩在巨人的肩膀上星空。可是,没有切身体验而直接得来的经验,容易被误解,形成一种错误的传统。书里的实验是这样的:猴子在去摸香蕉的时候会被开水烫,所以记住了一个规则,新来的猴子不知道,就会尝试去摸,而知道的猴子想要告诉它,但是可能是沟通上有点问题,不过有哪只猴子会没有对香蕉的渴望呢,结果呢,暴打一顿呗,我打你是为你好,有点像家庭教育中爸爸打儿子一样。新来的被揍的猴子当然不爽,但是呢又不得不遵从,不然又得挨打。后面再来新来的猴子,当打香蕉的主意时,直接一顿报复式暴打,老猴子走后,就形成了一条不成文的规则,可是谁也不愿去打破原有的规则,类似于封建制度下的仪式。这样的话,与其被加上一条莫名其妙的规定,还不如一开始就去切身体验,这样得来的知识不易被曲解。


自学

/2018.05.06


如没有笔记这种东西,或是不及时去捉住一时而来的想法,真的很容易就遗失了。书中提到了自学,其实,我与作者的想法一致。因为我也是本科学校,今年大二,对于本科的课程,我真的很无奈。但也许是自己能力过低,不能考上一个更好的学校,所以只能是抱怨吧。其中一个词我比较喜欢,说大多数人喜欢“无痛呻吟”。我不是赞同,只是觉得用在这里很特别,对于其他人的生活方式,我不懂,也不太想去了解,除非是一种志同道合的生活方式,我就比较感兴趣。说到自学,在大一的第一学期我就感觉到了,我是这么认为的:大学,不单单是一个专业的培养,更需要培养一种自学的能力。为什么呢。实话实说,对于我来说,我是从大学才开始主动去认识这个世界,或者应该说主动去确定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别不信,在大学之前,我什么都不懂,除了对世界的认知渴望。


你的、我的、真实的

/2018.05.07


上次说了,大学自学的重要性。接下来,再说一下老师方面。书中的几句话感觉挺有意思的。故事可以分为三种,你的,我的,真实的。即每个人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对于真实的可能都有点偏差。如果作为老师,那么可分为台上的,台下的,和学生认为的。关于老师方面,如果是大学或高三之前,我是比较依赖老师的,会把老师当作了解知识,或者提供方法的唯一方法。所以我会抱怨自己没有遇到太多的对我有用的老师,有几个,但是,更多的老师是抑制了我的创造力,把我任何天马行空的想法扼杀在摇篮里。但其实也不能怪老师,也许他们只是把老师当作一个职业,一种生存的方式。但是,为什么要总是一副高高在上的样子呢。


不爽可以,但先默默接受它

/2018.05.07


用十分钟时间写上一段话,虽然总是欲言又止,但是真的挺能节省时间的,让人有种表达的欲望。态度方面,其实一开始我的抱怨挺多的,为什么要抱怨呢。就是因为不能自己做出改变,只能通过这种无力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无能。但终归需要面对现实的。书中的观点我觉得对我挺有用的,在最近的时候我也是负面情绪比较多的,也会有时抱怨自己的无能吧。所以,这个观点,对我也有一定的警醒作用:在无法改变现实的时候,抱怨可以,但是还是要自己多加努力,先让自己在这个规则下存活,然后再藐视这条规则或者说去改变它。这是很多没有背景的人需要做的。同时也能获得一张通行证,也就是相当于一场考试后的优秀证。作者对于大学的说法有大一的平均分最高,然后逐年下降。如果我没有认识到自己改变,也许,我就会如作者所说吧。


自我管理

/2018.05.08


如果没有计划好,时间可能会在我们空想间悄悄流走。谁也没有什么主角光环,我们都是普通人,只是有少部分人有对目标的追求,或者有个好的人生导师从中指引,对人生的态度有所不同而已。自我管理,时间管理这时显得尤为重要。这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不断的自我激励,还有一个环境的督促,如同最近的我,在五一的放纵过后,不能及时收回心,导致两三天都没有按时早起,也许六点多七点多也不算晚,但是我的要求是五点。业精于勤,荒于戏。一两天的放纵,可能导致连续几个月的小习惯失去感觉。但是,不断的自省,不断的自励,能够重新找到原来那条生活轨迹,才算是自我管理能力的提升吧。


成功学看法

/2018.05.08


今天阅读的多是作者对成功学的理解,想法比较特别,因为我也是看鸡汤过来的,很多都是说为了什么要努力,坚持就能胜利。感觉也是蛮激励的,只是那种感觉不具备持久性。作者认为这些都是虚的,不对,应该是我认为作者对成功学比较不感冒,大多数人每天都在辛苦的活着,如果没有目标,没有信仰,他们为什么而活,只是目标有所不同而已,也许不是很伟大,但这又有什么所谓呢。我觉得,任何的梦想都不应该被嘲笑,如果支持,那请表达出来,让我感到背后的力量,如果不支持,那请闭嘴。对于成功学,我倒不会感觉到很排斥,因为我不会去看太多的无用的鸡汤,而是有针对性一点,我会从中取精华,去糟粕。它能够给我很大的视野,让我接触一些新的有意思的想法。哈哈,或许我跟作者对成功学的理解不大相同吧。


成功与努力在一定程度上不成正比

/2018.05.09


这本书越看越感觉有点不对劲。它不像是一般的说教类还是拿出成功例子来跟你说怎么做就能怎么样,而是一种含有讽刺意味的言语,说了许多作者内心真正思考的。这是比较难得的。有时我也读不出作者在表达什么,因为有点不按套路出牌。没有能够直接获得的东西,而是会引发人仔细琢磨他的话是不是对的。为什么有的人看了许多的书,但是没有收获呢。也许就是没有反思吧。我不能从这本书中得到什么可以直接获得的,但如果去认真回想,思考。也许能够带来什么,也许只是阅读所带来的,加上书中的关键词引起的,而跟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没有关系。不会说去努力就能成功,而是说你努力了也可能不会成功,因为成功的因素还跟许多外在因素有关,不是你能左右的,这就需要运气了,当然,有备无患,努力还是要的。感觉有点像是在打击你,不鼓励你去追求成功,但我发现,他说的话却无疑是事实,一种一般人都不会去思考的事实。我们总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达到成功。因为外在因素我们无法改变,所以不去想它。但发现了又怎样呢。


我的逻辑开始乱了

/2018.05.10


感觉有点奇怪,这本书的初衷是什么,越来越觉得它的语言就像是我在写这样记录一样。把时间当作朋友,渐渐的脱离了时间管理,而是转向自身对人生的态度,还有对大部分的人的嘲讽,比较排斥那种说大道理的成功类书籍,这是我比较不满的地方。每本书都是别人苦心努力的结果,既然现在仍然存在,就有其存在的价值,这个不容否定,就像这本书,也许我会对一些观点不合,但是我也会从中得到思考的过程,而不会直接去否定它。阅读一本书,如同认识一个人,认识作者的价值观,世界观,认识观。比较感兴趣的一句话是,不要相信“机不可失,失不再来”,当你准备好了,机会就会找上门来。可是,前面不是说了成功,光靠努力是不行的,是不是有点矛盾。直接理解的话的确有点矛盾,但都是客观存在的。


学习甜头

/2018.05.11


今天看到一句话,这是关于成功学的最后一节了,真的连续有两三天都是在看作者对成功学的观点,虽然有思考深度,但是终归不是我想要看的,我觉得我对于成功也有一个属于自己的理解。我也认同作者的部分观点,不属于作者认为的傻的那类人。在这本书当然更想看到的是关于时间管理的,或者是那部分学习盲区的。比如刚刚看到批处理命令,这个以前就听过,但是不知道有什么用途,所以没有深入理解,看来是一种可以提升自己工作效率的小技巧,值得一学。我应该算是属于喜欢学习类的吧,其实我一开始也是讨厌学习,也许的是阅读的缘故,让我赞同其他人的观点,也尝到收获的甜头,并且还有很多想要学习,比如最近在运动方面,想学的东西很多,不为争得名利,只是单纯喜欢,羽毛球,乒乓球,还有轮滑等等。沟通社交方面,我不会刻意想要跟人交流,但是,我喜欢跟我合得来的人交流。


学习方式

/2018.05.11


看这本书,真的挺满足的,因为本来这就是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方面,最近也一直在考虑学习与生活中的各种问题,比如说,对于一个方面的学习,比如六级,我要怎么去安排好学习,时间不够,所以有两个方法,第一争取时间,也就是抛弃原有的相比之下价值较低的的事情,第二,对于学习的内容要有针对性,效率性。前段时间我还一直在考虑,对于一个比较麻烦的任务,也就是需要花较多时间,是持续性学习,也就是把这几天的其他事情全都不管,只针对它,做这个任务的事情,不管什么时候,目标只有一个。还是说合理规划,每天抽出一些时间安排给它。这两者都有相应的好与坏,我都尝试过一点,在持续性学习上,目标性和想要完成的欲望很强。


时间开支

/2018.05.12.


终于,过了关于成功学观点之后,就是我在这本书最想要看到的,也是是时间和自我管理。其实,一些道理也许是在以前就懂的,只是没有相关的笔记记录,思考总结出自己能够运用的,所以这次加上思考记录的阅读笔记将会是一次不错的体验。关于时间管理上的问题,最近的主要问题是在需要真正花费时间的地方没去花时间,所以如作者所说的在这方面要有两个小时的专注时间基本是不存在的。但高兴的是,我一直以来都是以20分钟为一个梯度去学习或者完成任务,这是在了解番茄工作法之后学会的一个时间管理方法。作者提到的问题也出现在我身上,我想是出现在大多数人身上也有吧,也就是会比较乐意花时间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当然感兴趣方面不是单纯的感官体验,也是一件任务的相对简单部分并且已经在自己的生活中能够快速获得奖励。


作息习惯

/2018.05.12.


有个有点意思的地方,居然作者的作息方式跟我有点相似,我一般的习惯是晚上睡上4,5个钟,我喜欢早起的感觉,然后在中午和下午饭后一段时间后补觉25分钟。可以确定的是,这个方法我没有借鉴其他人的生活方式,只是自然而然而来的,因为平常的时间明显不够,需要缩短睡眠的时间,但身体是革命的本钱,所以我会保证自己有足够的健康和活力。也不知道副作用还是持续性高度集中的问题,连续两个钟的专注学习后,脑袋就需要休息。不过这应该也是正常人有的吧。但是,一觉之后,世界都亮了,就好像是又开始了新的一天。又可以把精力投入学习中。除此之外,作者还提到过自知,这点真的戳到我的痛处了。


自知水平

/2018.05.13


如果单纯是阅读的话,只是走马观灯,什么也记不得,更不用说理解了。但理解确实真的存在的,只是没有把它从脑中提炼出来,它会被随机化处理,当你需要的时候找不到,只出现在突然的某个时间,由一点都不沾边的地方里冒出来。才回发现,哦,原来以前知道这个,怎么没想起来。为什么会说这些东西呢,因为一时半会还想不起今天看来哪些内容。自我认知方面,其实,我的自我认知方面一直不是很强,由可能大部分人都一样。我更多的是依靠外人的言语来定义自己的。我依然记得,小时候,老爸总是对他的朋友说,我的儿子很聪明,唱歌很好听,画画很漂亮,思考的观点很不一样,还有一点是即让他高兴但有点害怕的是,太善良了。这或许关系到父母对孩子的重要性吧。真的,做父母的不要不在意自己随口的话对子女的影响,也许你毫不在意的一句话,却让孩子惦记整个童年,甚至整个人生。


有效时间

/2018.05.13


把时间当作朋友,已经看了四分之三了,也渐渐了解了作者的思想,通过文字也能了解作者想表达的思想了,也许前面有些部分有点跟时间管理无关,但是这也许就是作者认为理解时间管理的首要基础之一吧。就像你想要在哪一方面成功,但是首先需要的是能够保证你的身心健康,把这个作为你成功的前提,也许看起来还真没有什么直接的关系,但是却是不可或缺的,这也只是我的个人理解而已。时间,终于谈到时间了。为什么每个人都有所不同,直接导致的原因是在时间的分配上的不同。运气的确是成功的一部分,但是,前期的准备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必须要花上更多的时间在某一方面上,也不是单纯由时间的大小控制,更是关于有效时间的长度。所以,有着怎样的思维,怎样的思考方式,与有效时间由着很大的关系。


时间价值

/2018.05.14


不同层次的人对待时间有着不同的态度,但是结果表明,越是珍惜时间,越是富有,或是说越是富有,就越珍惜时间,我觉得两者之间的关系是双向联系的。说得很对,最好把时间花在有用的地方,就像最近我一直在想,需不需要把自己的一部分时间去赚点兼职,比如说早上六点到七点半这段时间,其实,这段时间是一般人没有的,大部分人都享受美梦,也没有多少人是五点起床的。所以,这段时间如果跟金钱挂钩的话,应该会贵那么一点,但有什么工作能够得到当天的回报呢。但是,但我在昨天阅读这本书的文字时,我理解了一个道理,人总是过于在意眼前的回报,而不去在意未来的回报。如果现在给你1000块和一年后给你一万块,也有可能一年后突然就不给你了,你会选择哪一个,更多人会选择后者,满足于眼前,这个或许很现实。有梦,但是也许未来不会实现,还是现在做点能够马上得到的事情来得实际。其实,两者未必冲突。跟钱有联系的达标路上,具有更多的现实性,获得的机会更大,比如说,我想过六级,可以通过笔译训练阅读理解和翻译能力,通过教外国人中文来获得英语听力的能力。总之,不要让贫穷限制了你的想象力。


灵感哪里来

/2018.05.14


“鸡尾酒效应”里面提到了关于一种社会遗忘的问题。但你在跟一人交谈的时候,有可能你会忽略周遭环境,尽管周围很嘈杂,但是可以把这些都当作不存在的。但是,但你在嘈杂的大堆声音中听到有人喊你的名字,你却会突然的他从不存在中提出来。这的确是现实中存在的现象。作者讲这个的目的是为了对灵感进行说明。如果把你的名字当作这个灵感,或许你就能理解灵感为什么而来了。因为大脑中非常熟悉你的名字的发音,这是肯定的,从小到大的,这其中已经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甚至一生都改变不了。在嘈杂的环境中,这些无序随机声音没有任何可以引起我的注意,直到名字出现的时候。故作者想表达的是,你的名字是一开始就有的,然而灵感也一样,需要大脑一开始就有的,甚至你对之曾经影响深刻。所以,不会无缘无故就能够“妙手偶得之”。当然,废话说了一堆,结论只有一个,仍需要积累。


结稿前的激动

/2018.05.14


差不多明天就能截稿了,在整体修改一下,就能发表了。效果怎么样,我不敢想象,但我希望是好的,因为里面倾注了我对这本书的理解和自身联想,可以说是真正的书评。 把时间当作朋友,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也许大家都知道,但是却是很多人都缺乏的一样可贵的东西,包括我在内。它就是耐心。这也是很多人半途而废的原因,当然,我不是说专门针对一个目标,运用一种方式去执行它,并持之以恒,就能成功。这是个错误的观点,因为首先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我没有成功过,我不算成功,我只是理解作者的观点,联系自身的理解去解释它。当然关于成功方面的我就不做研究了,前面的关于成功学的观点应该使你厌烦了,或许是我厌烦了。这里的耐心,更是一种与时间相处的耐心,就像朋友一样陪伴,如书名,把时间当作朋友。一种不舍弃的陪伴。但是我想,也许你的陪伴不能带来你想要的成功,但是,这个陪伴的过程虽然比较单一,但是,收获肯定是有的,主要看你考虑哪个方向。就像我写这篇书评,也许发表之后没有多少人看,有或许压根就不知道有这样一篇以日记形式的书评存在,这也许对我来说并不如意,但是,我通过这篇花了我十多天的书评,我能够充满底气的说出,这本书被我看得很透彻。光是在书评的过程中,我就非常享受这种安静思考和激发灵感的过程,也会更加流畅的表达自己。也许是临近结稿了,所以废话有点多,哈哈。


心智觉醒

/2018.05.15


说了耐心和记忆力,接下来说的是时间上的觉醒,在不一样的环境下对时间有不一样的态度。书中提到过《同桌的你》,现在感觉真的内心有种触动,曾经的那段时间现在真的很让人怀念,让人倍感珍贵的原因是,已经回不去了。最近总是会看到广告:妈妈,我很想长大,但我怕你变老。时间,真的不是能够用一言两语就能解释得清楚的。但是,能够让人感到满足的是,一段时间的梯度过来,我们会有着进阶性变化,对我来说,变化最大的是心智上的变化吧,感觉我的世界变得更大。我觉得,把时间换做心智上的成长,是最有价值一次交易。书里还提到蝴蝶效应,也就是说不要不在意在时间流逝中你所做的一点改变,挥动一下翅膀,可能引起一场巨大的风暴。其中的原理其实我也不明白,但我能够相信的是,微不足道的改变,让人生路上多上几道选择的岔道口。

非常感谢能够看到这里,也许你已经对我的文字感到厌烦了,但我还是要谢谢你。这是我第一次尝试这样去写一篇书评,或许你的鼓励能让我有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你可能感兴趣的:(哪来捷径,都是点滴积累的|书评《把时间当作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