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人可以缩小到12厘米,会变成什么样子 ——《缩小人生》观后感

电影《缩小人生》,刚刚开始看的时候真的很新奇,人变小了身边的事物变得既搞笑又可爱。

电影简介:

《缩小人生》讲述了的是挪威的科学家们研究出一项技术,可以将人的身材尺寸等比例缩小到只有12cm高,并且他们坚信这项技术将为人类带来巨大的利益,因为迷你人可以比正常人少消耗很大一部分食物和能源。男主保罗一个努力维持着家庭收支平衡的正常人,他和妻子奥德丽(克里斯汀·韦格饰)决定去缩身,然后搬到专为迷你人建设的社区去生活,这样可以相对节省下很多钱,从而过上奢侈的生活。

结果,当保罗经历了所有的程序之后,他发现自己的妻子在最后一分钟的时候退缩了,只留他一个人进入了迷你新世界。紧接着他又发现同样的老问题依然存在——他那个优雅又混蛋的邻居靠着走私违禁品发了财,而这个新世界中也存在着底层工人阶级,他们多半是移民,做着为富人打扫卫生的工作

缩身是助推,让他们踏入上流社会;而对于第三世界的人来说,缩身是惩罚,是偷渡的手段,是无论身子多大都要给人刷马桶的宿命。

男主在缩小人生这个设定中,经历了数次抉择,和对于抉择前的不同世界的回望。世界之大,看不清也道不明,但男主看清了自己,看清了人性之弱,看到了世界之大,压缩的是高度,可是他看到了很多横向人生的可能性。影片中有的人利用缩身去偷渡,有的人依然过着底层工人阶级的生活。

让我们来感受一下,人缩小到12厘米,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

缩身之后,100个人在4年里缩产生的生活垃圾只有250克;

缩身之后,你将拥有一座城堡一样的房子,有如宫殿一般,你可以过着富人的生活;

缩身之后,钻石珠宝可以堆积如山,你可以戴着1000克拉的钻石项链,而他在只需要人民币几千元就可以拥有。

缩身之后,你可以驾着豪车到处游玩,一块饼干足够你吃上半年,一瓶饮料在你眼里就是汪洋大海;

缩身之后,你不用担心房产税、车量购置税,在小人国的世界里你依旧可以结婚生子,工作购物,享受人生。只不过,你所拥有的都缩小了几百倍。

缩身之后,一块面包就是一个大“粮仓”,一个盘子就是一个“家”,一个小饭盒就能当一个大泳池,一个花盆就成了一座花园,小台历变成了可以涂鸦的大广场,一本书就真的成了“知识的海洋”,让你迷失方向。餐桌变成了一个美食大世界,当第三世界的人吃着自助餐时,你拥有的是美食游乐园。

缩身之后,如果你在书桌上种点儿草,那就真的成了一片广袤的草原。厨房里的榨汁机都那么大,那写字楼就是庞然大物……

缩小之后,貌似是一种减少资源消耗的方法,但同样也会出现一些新的问题。

在小人国里,人们利用缩身来偷渡,有人依然在悠闲境里过着堕落的生活,依然会有人走私贩毒,谋取利益,虽然变小的,财富变多了,但随着小人国社会的发展,人性的贪婪和罪恶开始繁衍滋生。

影片里,男主马特达蒙看到了不同种族、肤色、语言、阶层因地理尺度的缩小而能够聚集在一起的狂欢派对。他在邻居杜尚家里遇到了来自社会两极的人,纸醉金迷的富豪们和名人们,还有在杜尚家里打扫的前越南政治犯身份的清洁女工。极端不平等的社会阶层在这里碰撞,不管是抛弃自己爱安静的性格束缚,参与了派对狂欢,还是第二天醒来错愕地跟着越南裔女工回家,并不是影片的巨大BUG。导演安排男主挣脱了前半生被一个正常社会定义了的自带的偏见和限制,在因为被前妻抛弃后丧失了物质之后,开始去思考自己是谁。没有了家庭,没有了物质对应的社会阶层,没有了自己矫正师的工作之后,赤条条的微缩人生该如何过的问题。

“小人国”是人间天堂,殊不知里头照样有着与正常世界一样的社会问题。而正常世界中,也不乏抱怨“缩小人”为地球贡献的生产力过低的人,争执中更引出新的社会议题。————有些事并不会因缩小了改变成本改变浪费而改变。物质始终战胜不了大自然的食物链。环保议题下,背后探讨的是更深层的东西。

电影男主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记者问他:如果现实中真的出现这种缩小技术,你会接受缩小吗?

他回答:我觉得重要的不是技术,要想改变,得从心开始,改变你的想法、与人相处的方式、以及我们处理问题的方法,你看看手机、互联网、或是先进的医学技术,这些科技一开始都看似非常有益,但它们总有不好的一面,比如随着交流方式的改变,人与人的关系更加疏远,我也不知道缩小技术能否解决所有问题,我应该再多想想。

如果是你,你愿意缩小自己吗?缩小后最想最的又是什么?

你可能感兴趣的:(如果人可以缩小到12厘米,会变成什么样子 ——《缩小人生》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