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所理解的孤独 - 草稿


序:我突然想写这篇文章,是因为今天一早我的妈妈发来视频通话,大致意思就是要帮我介绍一个家境优越、自身条件优秀的男孩子,这么多年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催婚,理由是怕我一个人太过孤单。

关于“孤独”这个话题,我想从当代人喜欢熬夜这个话题聊起。前段时间总是能刷到一条关于“熬夜”的搞笑段子,包括各大明星也都争相模仿,内容如下:“也不是不困,就是想再等等,具体等什么呢,不知道,就是想再等等”。看完大家也就一笑而过,觉得很符合自己熬夜时的心境。

我试着从我能理解的角度去分析这个问题:因为我们一天当中,真正属于我们自己的时间很短,可能也就是睡前那一两个小时吧,这一两个小时,我们可以做最真实的自己,不需要戴上面具、不需要虚情假意、不需要掩饰悲伤、也不需要假装快乐……我们拿着手机刷着视频,开心就笑、不开心就emo,无需顾忌他人眼光。哪怕被人认为刷手机是最低级的快乐,也没关系。我们太爱这种感觉了,于是不断延长属于自己的时间,不知不觉就凌晨一点了。

而热衷于独处的人,最大的好处就是他做自己的时间有很多、很多。尽管这让其他人看起来他们有些“孤单”,但是喜欢独处的人,也是真心喜欢这种肆无忌惮做自己的感觉。一个人只有在独处时,他才能完全做真实的自己。

一直以来我都非常认同一句话:“在任何一个不能做自己的地方,都是对自我的一种消耗”。因为我们要动用全身的能量去适应这个让自己不太舒适的环境、不舒适的人。久而久之,我们常常会觉得身心俱疲。于是有些人便热衷独处,其实热衷独处并不是人的原本意愿,而是体验和思考过后做出的选择。

叔本华在《人生的智慧》一书中,关于独处和社交的阐述,太精彩了。这也是我为什么将这本书读了又读的原因。(以下是书中的片段)

叔本华认为:一个人在独处时,如果他是一个可怜的人,就会意识到自己的全部可怜之处,而如果他具有丰富的思想,就能感受到自己思想的丰富性。总而言之,一个人只能感受到他自身。更进一步说,一个人孤单的程度与他在大自然中所处的级别位置是成正比的,这是根本的和必然的。如果一个人身体和精神的孤独程度相同,这对他来说反而更好。不然的话,经常与和自己不一样的人打交道会扰乱心智,并且丧失自我,而且他做出的牺牲无法得到任何补偿。大自然使人和人之间的道德和智力水平有着很大的差异,但是社会却看不到这些差异,用同样的方式对待每一个人。甚至,大自然赋予的差异被社会地位和等级造成的人为差异取而代之,这两者常常南辕北辙。由于社会生活的这种安排,一些被大自然薄待的人得到了良好的位置,而一些被大自然宠爱的人的位置却降低了。所以,后一种人总是拒绝出现在社交场合。

任何社交场合一旦聚集了很多人,平庸就会占据了上风。拥有杰出才智的人之所以会被社交聚会伤害,原因就在于社交场合中每个人的权利都是一样的,因此人们对所有事情都提出了同等的要求,虽然他们之间存在着巨大的才智差异。于是就导致:人们都希望别人认为自己在社会上做出的成绩和贡献都是同等的。唯独一个人在精神思想方面的优势是不被所谓的上流社会所承认的,甚至会受到抵制,而其他方面的优势却会被承认。在社会的束缚之下,我们必须长久地忍受愚蠢、呆笨和反常,而具有卓越个性的人却要请求别人原谅自己;抑或,必须隐藏自己的不凡之处,因为卓越的精神思想的存在本身就使他人感到受到了冒犯,虽然这并非出自它的本意。所以,所谓的“上流”社会的社交活动,它的缺点并不仅仅是介绍给我们一些我们根本不会喜欢和称赞的人,而且还不让我们以自己与生俱来的样子表现本色;反之,它迫使我们扭曲、萎缩自己而迎合他人。

只有在由思想丰富的人组成的聚会中才能找到有深度的交谈和充满思想的话语。在平庸的社交场合中,充满思想的交谈是被厌恶的。因此,在这种聚会中必须把自己变得平庸和狭隘才能取悦他人。所以,我们不得不将大部分的自我都抛弃才能变得和其他人一样,并且与他们相投契。诚然,我们通过这样的牺牲获取了他人的好感。但一个人的价值越高,他这么做就越不值得,甚至是赔本的。我们的牺牲根本得不到他人的偿还;他们把无聊、烦闷、不快和自我否定都一股脑儿塞给我们,但却无力做出任何补偿。这就是大多数社交聚会的实质。而通过告别这种聚会换回独处,是一桩精明的买卖。此外,因为社交聚会中不欢迎真正的精神思想的优势,而且也确实少有,为了取代他,人们就把一种世俗的、虚假的、其建立原则非常随意的东西视为某种优势——它是高级社交圈子中流传深远的传统,像暗语一样可以任意更改。这就是所谓的时尚或时髦。但是,如果这种优势和人的真正优势相遇,它的弱点立刻就显现了出来。而且,“时髦出现时,常识就离开了”。

一般来说,一个人所能达到的最完美的和谐关系只能在自我中寻找,而并非与朋友或配偶之间,原因在于每个人都有不同的个性和脾气,这必定会造成不协调,哪怕是微小的不协调。所以,只有一个人在独处的时候才能感受到彻底的、真正的内省平和与安宁——这是世界上仅次于健康的恩赐;而只有深居简出才能长期保持这样的状态。所以,谁要是自身伟大而丰富,谁就能享受在这贫乏的世界上所能获得的最大的幸福。

文末,我想用心理学中那句:“外向是对外向者的嘉奖,内向是对内向者的保护”结尾。外向有外向的快乐,内向有内向的快乐,社交有社交的快乐、独处有独处的快乐,独处的快乐是很多人都想象不到的,甚至是难以理解的。很多人喜欢用孤独与孤单做比较,孤独和孤单不同之处在于:孤单是落寞的、被迫的、可怜的,而孤独是丰富的、平和的、自足的。所以我想跟妈妈说:“不用担心我,因为我真的很快乐。”

                                               

你可能感兴趣的:(我所理解的孤独 - 草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