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谷爱凌引发的思考:1.5代移民的自我身份认同危机

过去的这个春节,相信大家都看了冬奥会的转播吧。其中,美国长大但作为中国选手出战冬奥的谷爱凌一直是新闻追逐的焦点。她的国籍和她对两国的态度也引发了网友们的讨论。除了像谷爱凌这样出生在美国的第二代移民,还有一个群体同样面临着这些问题,在两个国家、两种文化的碰撞中,寻找自己的立足点。

1.5代移民

1.5代移民:指年幼时移民到另一个国家的人。通常是父母先在国外定居后,再把孩子接过去。有幼儿时期移民的,也有青春期移民的。这个群体是带着对家乡的记忆和自己作为中国人的认同去另一个国家生活的。那么,他们会面临什么问题呢?这些新移民自己和周围的人又是如何看待他们的呢?

我刚去国外的那几年,经常有人问我:外语学得怎么样了?那边的生活是不是真像电视剧里那样?他们的话语中透漏着好奇和些许的羡慕。我想,这无疑是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的一种美化。生活,无论在哪个国家,都大同小异。有人挥金如土,也有人水深火热。而语言,只是新移民要越过的第一道障碍,根本不算什么困难。“适应”才是新移民永恒的主题。

1.5代移民的困境

我遇到了很多在初高中阶段移民的朋友。在这个敏感的时期移民,对父母和孩子而言都是个很大的挑战。首先,他们要学习语言。青春期移民的人和幼儿时期移民的人相比,语言学得更慢。其次,是适应的问题。要知道,青春期是开始建立价值观、寻求自我了解的阶段,但青少年对于自身的认识还不够全面,价值观也不稳定。在这个动荡的时期到一个陌生的国家,接受另一种文化的洗礼,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除了语言和文化差异,新移民可能还要面临偏见和歧视,以及自我认同等问题。

偏见和歧视真的存在吗?

偏见和歧视一直存在。不要说新移民,在我们身边,也一直充斥着性别偏见、地域歧视的问题。我遇到过很友好的人,也遇到过对外国人有偏见的人。成年人的体面不会让他们将偏见直接表达出来,但我们仍可以在字里行间和微妙的表情中感受到对方的态度。偏见和歧视通常无形。

在我刚进入高中的时候,遇到一位老师,她多年前在国内一个小城市生活过。知道班上有很多中国同学后,她开始讲述当时在中国的生活,主要围绕着在中国生活时多么的不便利,她表示当时受到了文化冲击。我猜她可能是想通过这段经历和我们拉近距离,但我确实听到了她隐隐透漏出的态度。

我也曾在地铁站附近的墙上,看到过不友好的字,诸如“XX人为什么不在自己国家待着,要来这里和我们抢工作”之类的。的确,新移民到来后,和本地人产生了工作竞争关系也是现实存在的问题。国内一些大城市的居民不也会嫌弃外地人扰乱了自己的家乡吗?但这些问题发生在国内,只是地域间的偏见,但发生在国外,就上升到民族歧视的问题了。

移民后的自我身份认同

据我观察,身边的人在更换国籍后,对待自己的新身份大概有三种态度:

1. 接受型:完全接受自己的新身份。他们迫切希望融入到移民国家,接受当地人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极力想摆脱自己原来的身份,甚至为原来的身份感到耻辱。比如他们更喜欢和当地人交朋友,尽量避免谈论自己的出身等等。

2. 抵制型:这类朋友不愿意接受自己的新身份,拒绝融入当地的文化。他们对移民国家持否定、批评的态度。有很强的思乡情结,但是父母已经在那边定居,这种情况下很难离开父母回到国内生活。因为难以改变现状,所以对现有的生活感到不满,将所有遭遇的不幸归因于这个国家。

3. 矛盾型:在两种身份和文化中间感到迷茫。对新身份没有完全认同,对于自己是谁、希望过什么生活没有一个统一的态度,没有归属感。

关于“我是谁”

我属于第三种矛盾型,我会认为我必须在新身份和旧身份之间做个选择。我在这个国家生活,接受自己的新身份,似乎是最简单的选择。虽然在法律上我已经不是中国人了,但在心理层面,我还是个中国人。我记得当时和朋友聊天,聊到一个话题,朋友一句“你这个外国人你知道啥”,这句玩笑令我觉得不舒服,因为我从来没觉得国籍变了,我就不再是中国人了。我也后悔当时听了父母的建议入了国籍。事实已无法改变,但这种矛盾令我感到困扰,我感觉我丢失了一部分自己。我不知自己是谁,属于哪里。似乎两种都是,但两种又都不是。我也是花了很久才解决了这个问题。“外籍华人”就是我对自己身份的看法。

新移民的自我认同和文化自信

前面提到的“接受型”和“抵制型”两种态度,我充分理解,但我觉得还有更好的方式。我认为抹掉自己的出身可能是因为自卑,而这个自卑可能是偏见和歧视导致的,也可能是被排斥的经历导致的。无论是何种原因,我们都不能否定自己的出身,因为这件事并不可耻。反之,一味地拒绝接受现实也会带来一些问题。来到一个新环境,势必要做出一些改变去迎合,或者说适应新环境。如果说完全不接受改变,不调整自己的话,那么很难适应新环境。这种“拒接”也会把带着善意接近自己的人推得更远,最终使自己陷入孤立无援的困境。

可能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两者间找一个平衡,带着对中国人身份的认可和文化自信去生活,无论选择做哪国人,都值得被尊重。

经历过这些后,我告诉自己尽量撇开“国籍”来看待自己。我是哪国人这个问题,法律说了算,我自己也说了算。我怎么看待自己才是最重要的。国籍不影响我对自己的要求。因为,我一直都是我自己:永远善良、永远真诚。

你可能感兴趣的:(由谷爱凌引发的思考:1.5代移民的自我身份认同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