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人性的思考

你真的认为我们比猿猴进化的更好吗?

看见这个问题,你可能会说,当然进化的更好啊,人类是高等动物,人类大脑进化的比猿猴更好……在看《死亡实验》这部电影前,我也是这样想的。然而,看完这部根据真实事件斯坦福实验改编的电影,引发了我对人性的思考。

首先,让我们谈谈社会角色。电影中被试被分成两组,一组是狱警,另一组为囚犯,囚犯人数多于狱警。在实验开始之前,每个被试都是平等的,而实验一开始,这个平衡就被打破了。狱警那一组穿上了警察制服,配上了警棍,而囚犯穿着囚衣,被关在监狱里。实验的第一天,每个被试都在熟悉自己的新角色,因为是新角色,我们不知道该如何去做,只能依靠我们的图式,我们对相关职业的图式经验。这就让狱警那一组的被试认为在监狱里狱警就是绝对的权威,囚犯必须无条件服从狱警。而实验的条件又规定,狱警可以对不听话的囚犯进行酌情处理,但不能进行暴力。

这就让两个角色的矛盾激化了,狱警觉得囚犯必须听他们的,而囚犯因为并不是真正的囚犯认为人人平等。当囚犯无意中用球打伤了一个狱警,狱警决定对囚犯进行惩罚时,狱警的心态就已经发生了变化。在监狱这个小世界,狱警第一次尝到了权利带来的快感,内心得到了满足,强化了这种反应,内心越来越想让囚犯服从。“他们像狗一样听话”当其中一个狱警说出这种话,其它狱警一起哄堂大笑时,我的内心被震撼到了,这才实验开始的第一天,这些作为狱警的被试已经全然忘记了现实世界,沉浸在这个监狱中,沉迷于狱警这个身份带来的权利与快感。这种角色代入放大到现实生活中,就会发现这种现象:一些人职位上升后,就觉得自己高人一等,其它人应该服从。

这些狱警成为了一个群体,一个觉得自己阶层更高的群体。说起群体,不得不说起《乌合之众》这本书,聊起第二个我想谈的话题――群体。《乌合之众》中是这样定义群体的:一群人因为思想或者感情等其它方面的共情,从而在一起形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会产生1+1>2的效应。就狱警这个群体来说,他们在言语上辱骂囚犯,把囚犯铐在铁门上,对囚犯撒尿,给囚犯剃光头……这些行为狱警这个群体是不会觉得这是不对的,是不能做的,这便是群体的一个特点,一个可怕之处。群体会做一些不理智的事情并且自己毫无感觉,如果是个人的话,因为理智、道德等其他因素,这些行为并不会发生。导致这种现象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责任分担,中国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法不责众。正因为这样,当群体做一些不好的事情时,群体中的每个人都会觉得这是大家的责任并不是我一个人的责任。

关于群体我深有体会,在大一时,跟室友参加了湖南省的百里毅行。上万人一起从长沙经过株洲走到了湘潭。在一路上,我们闯红灯,席地而坐,乱扔垃圾……当时并没有觉得那样什么不对,每个人都是这样的啊。当看见一条长长的队伍时,我总觉得自己无所不能,即使前方出现怪兽,我也坚信不疑我们能打败怪兽。现在回响起这种心态,觉得不可思议。

看完电影,反省了很久也想了很多,人性本善还是人性本恶?在权利的诱惑下如何能不迷失自我?如何避免群体的不理智行为?人性是否经得起考验?

想的越多,越觉得自己很渺小。那些问题也没有答案。但不可否认的是,我还坚信:人性本善。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人性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