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给孩子贴标签的爸妈请注意了,一旦贴上就是一辈子,请不要毁了孩子的一生……


大家好,我是会讲故事的余漫。


随着孩子的出生,做为宝爸、宝妈的我们经常会觉得——我家宝宝是这个世界上最可爱、最聪明的宝宝。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渐渐的我们会发现孩子身上拥有各种让我们不太满意的特点,比如:太懒了、胆子太小、不爱喊人、不爱说话、爱说谎、见着人就躲……


总之,各种各样的标签,会出现在我们孩子的身上。有的是我们自已说的,有的是周围人说的。很少有人意识到,这种随意给孩子贴标签的行为,可能会影响到他一生。



一、什么是标签效应?


要讲为什么不能随意给小孩子贴标签,那么我们首先就要先讲讲什么是标签效应。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


典型案例:

心理学家克劳特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他要求一群参加实验者对慈善事业做出捐献,然后根据他们是否有捐献,分别说成是"慈善的人"和"不慈善的人"。



而实验的结果是什么呢?不用说,那种被下了好的标签定义的人,在后来被再次要求捐献的时候更乐意捐献更多的东西,而坏标签的人甚至比没有下过任何标签的人捐献得更少。


这种感觉,有点像“破罐子破摔”的感觉,反正已经很破了,还能糟糕到哪里去,大不了不能用呗。而一个孩子被我们贴上了一个不太好的标签,他也会想:哦,原来我是这样的一个啊,那我就继续朝这个方向努力。




二、当我们无意识的给孩子贴某些标签的时候,孩子就可能就会朝着那个方向发展


好吧,也许我用“努力”这个词有不太对。我们看看心理学上面是怎么说的——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


请大家好好回忆一下,自已有没有说过以下这种话:

“我家的那娃有点胆小!”

“他啊,胆子太小了,见到陌生人也不喊人,像他爸小时候。”

“哎哟哟,别说了,笨得要死,什么都觉得很慢,愁死我了!”

“三分钟热度!”

“就喜欢欺负别的小朋友,气死我了。”

“不行,他太小了,这种事情还不能做。”

“他不喜欢吃水果。”

“他不吃蔬菜,就喜欢吃肉,完全不知道怎么办。”

“很挑食,跟他爸一样。”

“很懒,跟她妈一个德性。”

……


在我身边发生的最明显的一个案例:做为年轻的85后,我姐跟姐夫都喜欢睡懒觉,所以当时豆宝出生的时候,我姐的婆婆就给豆宝贴过标签——爸爸、妈妈都这么懒,你长大了估计也是一个小懒虫。


事实上,在后来豆宝慢慢大一点的时候,跟着我姐、姐夫睡的他确实有爱睡懒觉的习惯,好像是践行了婆婆所说的“小懒虫”。我姐和姐夫担心老这样下去不好,跟婆婆商量了一下,以后不准再叫豆宝小懒虫,而他俩也纠正自已爱睡懒觉的习惯,给孩子竖立起早睡早起的好习惯。


很快三岁半的豆宝每天早上7点准时起床,每天晚上10点准时睡觉(表示,在养成好的习惯后,我姐这个时候有可能还在电脑桌前忙碌,但豆宝十分自觉,乖乖爬来床上睡觉)。现在的豆宝绝对不是小懒虫,早睡早起,非常自觉。



也许这个例子不够明显,那么我再举一个:在我上中学的生涯当中,文科班被分为了两个班,一个是好班,一个自然是混日子的差班。好班的学生成绩自然会好一点,这不用说,但有一种情况——成绩中不溜丢的那种,有可能会在好班,有可能会在差班。


巧的是,我刚好有几个关系比较好的朋友,他们在分班前的摸底考试中出现了一些状况,明明是差不多的成绩,有一部分考得好一点,分到了好班,有的没发挥好,分到了差班。


我那个发挥不好,被分到差班的同学曾经一度以为自已是“差生”,甚至差点自抱自弃,上课不在专心听讲,下课也不做作业,逃课出去玩等等。再一次的期末考试,成绩差得一踏糊涂,把我们几个小伙伴都惊呆了。


作为关系比较好的同伴,我们自然不愿意对方这样下去(表示她父母外出打工,根本没有人管她),赶紧拉拢过来,让她天天跟我们一起学习。再下一个学期的考试中,成绩果然有所提升,跟班主任申请调回好班。


再次回到好班的她意识到自已不是“差生”,比我们所有人都积极,认真学习,即使成绩在好班里不算好的,高考也没有高到一所比较好的学校,但依旧坚持升学,拿到大专文凭,至今在自已的工作岗位上干得不错。而那些依旧留在“差班”的,不能说全军覆没,但明明有继续升学的机会选择放弃的,不是少数,最后也不了了之。


虽然不想这么说,但说真的,对于中不溜丢的那一波人来说,好班、差班的标签会直接影响到他们的学习状态,从而影响到未来的考试结果。最明显的一个区别就是——好班的人似乎永远在好好学习,而差班的人破罐子破摔,也就那样了,没有那么积极。



三、既然坏标签不能贴到孩子身上,必起坏的作用;那么好标签可以用吗?


坏标签可能会给孩子带来一些不太好的影响,甚至影响终身,那么是不是说所有的标签都不能用呢?既然标签具有一种的“导向作用”,那么有的时候,善用好标签,可能会让我们在引导孩子朝着某个方向努力的时候,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举一个非常明显的案子,寒姐家的小豆丁,大家应该还记得吧?我以前请寒姐讲过她是如何引导她儿子爱上幼儿园的。事实上,寒姐一直觉得小豆丁的性格有点弱,就是有点那种“老好人”性格,遇事就躲,被人欺负了也只会避让、躲开,永远不知道还手。


寒姐担心这样下去不行,她跟婆婆商量了一下,采用的是积极标签+鼓励式教育模式。下的标签是:小豆丁是个勇敢的奥特曼!鼓励式教育的方式是:我们不主动欺负别人,但有人欺负你的时候,你可以打回去。


是的,没错,寒姐甚至用了“打回去”这个词,可以想见小豆丁的“弱”已经弱到了什么程度。


后来小豆丁确实会好一点,当比他小几个月的小朋友霸道地跑过来抢他的东西时,他不会不顾自已也想要玩的想法,一点也不拒绝的直接给对方。甚至有小朋友跑过来推他,他也会强势的说不:“你不能推我,我是勇敢的奥特曼,我会打你的!”


捂脸,寒姐是因为她儿子太弱了,才用这样的标签,如果是家里的宝宝已经很强势,喜欢欺负人的家长,就不要用了,咱们用些温和的,比如:我们是会分享的好宝宝!




四、即使是好标签,也要谨慎使用,太多的光环可能会让孩子面临巨大压力,退无可退


即使是好标签,个人也不觉得可以毫无底线的、无限制的使用。大家都知道“物极必反”这样一个词,虽然好的标签能够带来一些“正”的导向作用,但当这个导向已经超过了孩子的极限,那么带来的就不是一个好的导向作用,很可能是施加在孩子身上的压力,逼着他不得不朝着这个方向努力,甚至有一种——退无可退的感觉。


当一个人有这种被逼到绝境,完全没有退路的感觉,也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



我们有时候,会在经常听到或者看到这样的新闻,XXX博士跳楼自杀,一些名校的博士为什么不退学,选择自杀?


其他的原因我们先不说,仅用贴标签这个角色去谈这件事情,大家就会发现,这些能够上名校的博士他们一定都是“别人家的孩子”,是父母嘴里的骄傲。既然是骄傲,他们就只能做得更好,绝对不能后退,让别人说三道四——哦,原来也就这样,还以为考上博士很牛逼呢,结果连博士都没读完就回来了,跟我家那个考不上博士的有什么区别?


考上了都没读完,这个孩子一定有问题。十有八九他本来就没有那么优秀,是他爸妈想办法花钱、走关系送进去的。看到没有,送进去也没有用,没有那个金刚钻,别揽那个瓷器活。考上了都读不完,多丢脸呀,还不如一开始就别考……



那个常春藤女博士在跳楼之前,曾经问过她母亲一句话:“我是不是永远都没办法让你满意?”母亲的回答是:“你觉得自已做得很好么?”


事实上,这位女博士已经被贴上了标签——既然你已经是常春藤女博士了,那么你只能更好、更完美,没有退路。


当所有人有羡慕的眼光望向她的母亲,觉得她母亲特别优秀,教育出了这么一个优秀的女儿,而她未来只会更好的时候,她面临的是巨大的压力——那些好标签我不想要了,我已经到极限了,我可以退一步吗?


然而母亲的问答是——不,你还可以做得更好、更完美!


美丽的光环标签下面,很可能是孩子们的遍体鳞伤、退无可退的心。他们抬头仰望,面前这座需要攀爬的荣耀高峰还那么高那么高,似乎永远没有尽头,而身后是没退的绝壁。要么继续往上爬,要么跳下绝壁。


只有两条路的他们怎么选择?当无法前进的时候,他们只能选择“纵身一跳”。



最后,喜欢给自已的孩子贴标签的宝爸、宝妈们,虽然坏标签我们要尽量弃之不用,但好标签我们也要学会适可而止。请用一颗宽容的心接纳自已的孩子,尤其是他们的不完美,让他们明白——父母对孩子的爱是没有任何条件的,当你觉得累的时候,可以选择回家!因为我们永远都会在这里,向你张开双臂。

你可能感兴趣的:(喜欢给孩子贴标签的爸妈请注意了,一旦贴上就是一辈子,请不要毁了孩子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