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201万的华为“天才少年”,根本不是天才

文 | 滑洋

编辑 | 了不得


年薪200万,这绝对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数字!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可能需要辛苦工作10年才能攒够,而有的孩子刚出校门就好像拥有了一切!

博士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张霁,拿到了华为“天才少年”最高一档年薪201万元。


谈到华为开出的超两百万年薪,张霁表示:肯定有压力。华为给这么高的薪资肯定对自己有较高的期望。

其实还有企业开出了360万年薪给自己,但自己觉得研究方向和华为比较匹配。


同样毕业于华中科技大学的女博士姚婷,也获得“天才少年”156万年薪,让人惊讶的是,她还是个“美貌与智慧”并存的女孩。

她曾经听闻过某个互联网公司不招女博士的新闻。面对这种职场上的性别歧视,她选择做出出色的工作,通过自身能力说服周边的人,慢慢打破这种偏见。


可能大家看到一连串的华科博士学历,只能酸酸地说上一句,谁让人家是“天才少年”呢?

但是仔细看这张图,你会发现,媒体有意无意地忽略了张霁的本科大学——武昌理工学院。

这是一所三本大学,还是一所民办高校

很多了解这一点的人难以相信,他这么天才的人,一定是高考发挥失常了吧。

但现实是,张霁不是没有努力,这还是他高三复读了一年的结果。

在人们看来,这和张霁“天才少年”的身份是那么不匹配,于是人们选择忽略,不愿相信。

但在我看来,这被忽略的,恰恰是对普通人最有借鉴意义的地方:

高考能决定我们的人生吗?

高考失利了要怎么办?

我们怎么样才能后来居上?

这堂课至关重要,尤其是那些因为高考失利而崩溃,从此一蹶不振,甚至自杀的孩子,以及他们的家长。

这样惨痛的案例,不在少数:

2008年,张霁高考失利,复读一年后,考到了武昌理工学院,学习计算机。

武昌理工学院,就是那所甚至很多武汉人都没听过的三本大学。唯一值得庆幸的是,张霁对他的专业还算喜欢。

当时计算机还是个不热门的专业,但是张霁自己选的。从小做任何决定,父母都不会给他指明方向,都让他自己决定。

大一开学不久,他就制定了自己大学四年的规划:过英语六级、学好本科课程、考研考博。

不管上什么课,他都坐在第一排。空闲时间,就带着书到图书馆去自习,各科成绩都排名前列。

本科毕业,他顺利考上了武汉邮电科学研究院的研究生。

这里是中国光通信的发源地,也是原邮电部的两大研究院之一。相比他的本科学校而言,张霁已经实现了一个极大的跨越。

2016年,张霁又考上了自己心仪的华中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

华为“天才少年”最高档年薪中的4位,有3位都曾在这个学校就读;华为的17位高层,有4位都毕业于这个学校。

华科的武汉光电国家研究中心,更是整个湖北省唯一的国家级实验室。张霁读的计算机专业,这个研究中心刚好有。国家级研究中心,自然有一流的实验设备和完善的科研平台。

他的导师周可和腾讯成立了联合实验室,所以刚进实验室,他就被派到了腾讯实习,他的博士生涯几乎都是在腾讯度过的。

张霁说,他不是天才型选手,就连自己的座右铭都是:很多人比你还要努力,你有什么理由不上进?

努力的张霁也很幸运,2019年10月,他有一个到美国纽约大学库朗数学研究所访问的机会。这是美国排名第一的应用数学研究机构。

他去了半年,且又遇到了一个很好的导师。

导师会一字一句帮他修改论文,还会告诉他为什么要那样改;会给他一些顶会的论文,让他帮忙评审,评审完和老师的意见对比,并告诉他为什么那样评。

就是靠着这样的勤勤恳恳,和两位导师的悉心栽培,博士期间,他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ATC、DAC、 ICPP、 SIGMOD、VLDB、IEEE TPDS等顶级会议和顶级期刊上发表了8篇论文。

这些都是top级别的,在上面发一篇论文,难如登天。

张霁也有过低谷,博士发第一篇论文时,他连续被拒稿了5次。

但每一次,他都在导师的鼓励下,按照评审的意见,一点点修改。

他相信,下一次一定会比这次好。正如他相信只要足够努力,他的人生下一阶段一定会比现在好。

的确如此,找工作时,因为科研太忙,他甚至都没有投简历,是那些企业找到了他。

这是中国下一代有理想有志向的年轻人的样子。

华科表示:

拿到华为“天才少年”offer的那一刻,他们无一例外地并没有太多惊讶。

无数个平凡的日子才造就了今日的不平凡,一切不过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而他们的价值也远非简单能用金钱衡量,那些熠熠闪光的可贵品质,本身就已是无价之宝。

就这样,他从曾经的那个复读生、三本生,一步步逆袭到了今天这个样子。

他成长的每一步,都有迹可循。

高考失利的孩子,每年都不在少数。

知乎上2020高考失利的问题,每一个都有成百上千个回答、数百万浏览和关注。

寒窗苦读十多年,许多人都承受着来自各方的压力,于是他们中的很多人走了极端——自杀。

其实,如果时间线拉的再长一点,让人感到震惊的是,中国5~24岁的自杀人数,每年竟高达15万。自杀的原因中,学习压力过重占据第一位,高达45.5%。

写这篇文章,我只想告诉大家,告诉每一位父母,小升初、初升高、高考...

这每一场考试也许都至关重要,但任何一场考试都无法决定一个人的人生。

高考也一样。

前段时间和一个朋友聊天,他是一个大型公司的程序员,28岁,他告诉我,最近很焦虑,开始怀疑自己。

疫情前,他从来没担心过工作问题,程序员,还算是一个收入不错又稳定的工作。

可2020年疫情来了,许多公司撑不住了,许多人也待业在家,他看到身边许多优秀的朋友和同事都没了工作,也有点不安。

为了更好的发展机会,疫情期间,他去面试了几家行业大佬级的公司,可一轮轮面试后都没有回音了,他感叹“现在大公司对人才的要求太高了。”

他说,当年自己大学的时候,就想着毕业能找个工作就行了,不管家里要钱就是成功。毕业后,也算找到了份不错的工作,之后一直在舒适圈里,自我感觉良好,可疫情来了,许多泡沫都碎了,那些可有可无的人被淘汰了,而那些真正优秀的人依然活得很好,因为他们很难被取代。

当我们在羡慕那些“天才少年”的同时,更应该看到他们身上的特质并学习。

我们无需去羡慕他们的成绩,他们的工作,他们的薪水,这只是结的“果”,而最重要的是要看到“因”。

他们早早的发现了自己的兴趣所在,给自己树立的明确的目标,用自律排除一些外界干扰,不断突破舒适圈,挑战自己的极限,学无止境。

人生就像是爬山,你会遇到沟沟坎坎,会落在别人后面的时候,有时你更是会焦虑,会灰心丧气,觉得眼前这个沟不可逾越。

但你只需要一步一步往上爬,后来你会发现,那些原本走在前面的人,有的和你一样遇到了沟坎,有的看到了一朵野花,然后他们就停下来了。

而一直看着顶峰从未停下的你,也许走了无数弯路,竟然慢慢超越了无数人,一步步到达了顶峰。

此刻的你回头望去,那些曾经的沟坎,也许是高考,也许是工作,也许是爱情,竟变得如此不值一提。

因为站在山顶的你,已经领略到了最美的风光。

而下面的人望着你,会不自觉地夸你:他真是有登山的天赋啊。

但你只会笑一笑,因为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曾走过多少弯路。

所谓天才,只不过是无论走了多少弯路,从未放弃过自己的目标。

作者简介:滑洋,大成心灵学院创始人,中国海普斯诺动力催眠学院催眠师,资深心理咨询师,国际认证临床催眠治疗师,亲子关系PET教练,亲子沟通培训导师,《青少年学能提升训练》教材编委成员,广州公益心理咨询巡回导师,长期接受个人体验与督导。微信

你可能感兴趣的:(年薪201万的华为“天才少年”,根本不是天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