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

    俗话说,病从口入,祸从口出!话多不如话少 话少不如话好 ,就是要没用的不说,有用的讲究方式去说!

    关于言谈,孔子说:「辞,达而已矣。」(〈卫灵公〉)语言的功能旨在沟通,只要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意思就可以了。这听起来似乎表示孔子是个素朴主义者,不太重视说话的技巧,但就像席勒所说「思想无限」而「言语有限」,想用言语适切而充分地表达我们的思想,其实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孔子说:「刚、毅、木、讷近仁。」(〈子路〉)其中的「讷」,除了「说话拙钝」外,恐怕也有把心思都专注于如何适切表达思想的涵义。


    因为注重的是语言的内涵而非形式,所以孔子会说:「巧言令色,鲜矣仁。」(〈学而〉)他不仅不喜欢伶牙俐嘴、花言巧语的人,而且认为这种人缺少「仁心」,也许是因为花言巧语经常给人华而不实、装腔作势的虚偽感,不只孔子这样认为,对人性有深入观察的莎士比亚也说:「你的花言巧语对了解你的人来说,是足以泄漏你的空虚和弱点。」其实,说话得体就好,不必要求自己要如何能言善道,因为你愈能言善道、说得愈天花乱坠,就愈会让明理的人觉得你不真诚。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

    有人说孔子的弟子冉雍是个仁者,可惜口才不好(仁而不佞),孔子回答:「焉用佞? 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公冶长〉)意思是口才好、能言善辩者经常用犀利的言词去对付别人,只会惹人讨厌。这再度显示孔子不欣赏口才好的人。虽然说「真理愈辩愈明」,为了求真,我们不得不与人辩论,但在辩论过程中,因为想压倒对方,大多数人往往就会坚持己见,甚至歪曲事实,结果是愈辩就离真理愈来愈远;而且在争辩时稍一动气,就会转而对人不对事,变成人身攻击,反而制造不必要的衝突与敌人,徒增困扰。所以,如果你喜欢和人辩论,就应该要引以为戒。

    孔子特别厌恶的几种人。

    除了「巧言令色」和「御人以口给」这两种人外,孔子还特别点名,他也讨厌下面几种人:一是「恶称人之恶者,恶居下流而讪上者」(〈阳货〉),厌恶到处说别人坏话的人,厌恶身居下位却诽谤上位的人;一是「恶利口之覆邦家者」(〈阳货〉),厌恶伶牙俐嘴颠倒是非,使国家倾覆灭亡的人;还有「疾夫舍曰欲之,而必为之辞」(〈季氏〉),厌恶不肯老实说出自己想要的,而非要找个理由来掩饰或辩解的人。

      但最让人头痛的是听到什么閒话,也不论真偽就四处传播的人,孔子说这是「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阳货〉),不仅自己抛弃了应有的道德,更会为社会制造不必要的纷扰。其实,不论古今,很多人都有这种毛病。要想远离是非圈,避免自己说了以后懊悔,就要「多闻阙疑,慎言其余」(〈为政〉),如果能做到「非礼勿言」(〈顏渊〉),当然就更好;在听了无法证实的谣言后,不做二手传播,那不仅沉默是「金」,沉默还是「智慧的围墙」。

    说话要看时机、对象和环境

      说话除了要注意内容、表达方式外,更要看时机、对象和环境。所谓「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宪问〉),另外「言未及之而言谓之躁,言及之而不言谓之隐,未见顏色而言谓之瞽」(〈季氏〉),同样的一番话,时机到了才说,人家就不会讨厌;但时机未到却抢先说,那就是急躁;时机到了反而不说,那就成了隐瞒。说话也要看对方的反应,如果对方脸色不对还硬要说,那就跟瞎子一样。这些都是我们在与人沟通时应该特别注意的情况。总之说话要讲究技巧,这样才能使我们的言论更加具有影响力。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达到自己的目标!!!

你可能感兴趣的:(话多不如话少,话少不如话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