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名著《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

《少有人走的路》是一套伟大的通俗心理学名著,在《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近20年。《华盛顿邮报》书评说:“这本书是出自上帝之手。”作者M.斯科特·派克博士,毕业于哈佛大学,长期从事心理治疗工作,被誉为“我们这个时代最杰出的心理医生”。他的杰出之处在于,他是真正的实践家。他不属于任何精神病学或心理治疗学学派,也不单纯拥护弗洛伊德、荣格、阿德勒,或行为心理学、形态心理学等任何一家的学说,他不相信通过单一的治疗方式或解决方案,就能解决所有问题。小时候,他就以“童言无忌”远近闻名;少年时,他勇敢地放弃了父母为他安排的辉煌前程,毅然选择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成为了一名心理医生。他治愈了成千上万的病人,并以从业经验为基础写下了这套书,创造了出版史上的一大奇迹。他第一次说出了人们从来不敢说的话,提醒了人们从来不敢面对的事,这就是:几乎人人都有心理问题,只不过程度不同而已;几乎人人都有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只不过得病的时间不同而已。

《少有人走的路》全套共8本,分别是:1.心智成熟的旅程;2.勇敢地面对谎言;3.与心灵对话;4.在焦虑的年代获得精神的成长;5.不一样的鼓声;6.真诚是生命的药;7.靠窗的床;8.寻找石头。《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是第一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本,它包括四部分:1.自律;2.爱;3.成长与信仰;4.恩典,以下是本书的一些重要观点与内容。


第一部分 自律

作者开篇就告诉我们,人生苦难重重。这是个伟大的真理,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真理之一。它的伟大之处在于,一旦我们领悟了这句话的真谛,就能从苦难中解脱出来,实现人生的超越。遗憾的是,大多数人却不愿正视人生的苦难。人生苦短,我们只想一帆风顺。一遇到问题和痛苦,不是怨天尤人,就是抱怨自己命苦,仿佛人生本来就应该既舒适又顺利似的。人生是一连串的难题,面对它,你是哭哭啼啼,还是奋勇前进?你是束手无策地哀叹,还是积极想办法去解决,并将方法毫无保留地传给后人?

人生是一个不断面对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美国开国先哲本杰明·富兰克林说过:“唯有痛苦才能给人带来教益。”面对问题,智慧的人不会因害怕而选择逃避,他们会迎上前去,坦然承受问题带给自己的痛苦,直至把问题彻底解决。然而,大多数人却缺乏这样的智慧。我们总是回避问题,而不是直接面对它们;我们只想远离问题,却不想承受解决问题带来的痛苦。

回避问题和逃避痛苦的倾向,是人类心理疾病的根源。人人都有逃避问题的倾向,因此,绝大多数人的心理都存在缺陷,真正的健康者寥寥无几。有的逃避问题者,宁可躲藏在自己营造的虚幻世界里,与现实生活完全脱节,这无异于作茧自缚。事实上,如果不顾一切地逃避问题和痛苦,不仅错失了解决问题、推动心灵成长的契机,而且还会使我们患上心理疾病。长期的心理疾病会使人的心灵停止成长,不及时治疗,心灵就会萎缩和退化,心智就永远难以成熟。因此,我们要让我们自己,也要让我们的孩子认识到,人生的问题和痛苦具有非凡的价值。勇于承担责任,敢于面对困难,才能够使心灵变得健康

解决人生问题的关键在于自律。逃避现实的痛苦是人类的天性,只有通过自律,我们才能逐渐克服现实的痛苦,及时修改自己的地图,逐步成长。所谓自律,就是主动要求自己以积极的态度去承受痛苦,解决问题。人若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解决任何麻烦和问题。在某些方面自律,只能解决某些问题,全面的自律才能解决人生所有的问题。心理医生也要学会自律,甚至接受必要的心理治疗。他们也许能客观地观察外在世界,却不能以同样客观的眼光审视自我。

自律有四个原则:推迟满足感、承担责任、忠于事实、保持平衡,它们背后的原动力是“爱”。一是推迟满足感,就是不贪图暂时的安逸,先苦后甜,重新设置人生快乐与痛苦的次序:首先,面对问题并感受痛苦;然后,解决问题并享受更大的快乐,这才是对待问题和痛苦最明智的方法。现在承受痛苦,将来就可能获得更大的满足感;而现在不谋求解决问题,将来的痛苦会更大,延续的时间也更长。二是承担责任,意味着面对属于自己的问题时,勇敢地说:“这是我的问题,要由我来解决!”不能及时解决自己面临的问题,这些问题就会像山一样横亘在我们心中,阻碍心灵的成长和心智的成熟。三是忠于事实,意味着我们要用一生的时间进行不间断地严格地自我反省。我们不仅要观察世界本身,也要对观察世界的主体(我们自身)进行反省。大多数人过了中年,就自认为人生地图完美无缺,世界观没有任何瑕疵,甚至自以为神圣不可侵犯,而对新的信息和资讯缺乏兴趣。一旦新的信息与过去的观念发生冲突,需要对地图做大幅度修正,我们就会感到恐惧,宁可对新的信息视而不见。四是保持平衡,意味着确立富有弹性的约束机制。以生气为例,我们要善于以不同的方式,恰当地表达生气的情绪:有时需要委婉,有时需要直接;有时需要心平气和,有时不妨火冒三丈。此外,保持平衡的最高原则就是“放弃”。小规模的放弃并不会带来太大的痛苦,但放弃根深蒂固的意识形态和行为模式,其痛苦之大则可想而知。但一个人要想在人生旅途上不断迈进,有些时候就必须要进行较大规模的放弃。

作者说,求助于心理医生的大多数人,所患的不是神经官能症,就是人格失调症。与外界发生矛盾时,神经官能症患者把责任揽给自己,把自己弄得疲惫不堪;人格失调症患者则把错误归咎于旁人,首当其冲的就是他们的子女。孩子无法理解这种指责多么不合理,于是就归咎于自己,因此成了神经官能症患者。他们为孩子日后逃避责任提供了榜样,孩子也会出现人格失调或神经官能症。如果不去直面问题、解决问题,问题就会永远存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黑人作家埃尔德里奇·克里佛的一句话:“你不能解决问题,你就会成为问题。”其实,这句话是对所有人说的。


第二部分 爱

作者认为,爱,是为了促进自己和他人心智成熟,而不断拓展自我界限,实现自我完善的一种意愿。爱与非爱最显著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当事人意识和潜意识的目标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就不是真正的爱。真正意义上的爱,既是爱自己,也是爱他人。爱,可以让自己和他人都获得成长。不爱自己的人,绝不可能去爱别人。

爱的唯一目标,乃是促进心智的成熟和人性的进步。对于某种事物长期的爱,使我们生活在了精神贯注的境界里,于是,我们的自我界限便开始延伸,延伸到一定程度后,自我界限就会淡化,而这时,我们的心智便获得了成熟。真正的爱带来的喜悦,延续的时间更为长久,可以使我们和宇宙融为一体,我们把这种情形称之为“人性和神性的结合,也就是天人合一”。心智成熟的终极目标就是“天人合一”。把自己孤立起来,感觉自己是宇宙中独立的个体,就不可能体验到宇宙的和谐统一。

人们常常把过分依赖错当成“爱”,而忽视了心智的成熟和心灵的进化。没有别人的关心和照顾,就认为人生不够完整,以致无法正常生活,这就构成了心理学上的“依赖性”。过分的依赖只能导致病态的人生。过分依赖的人只关心自己的滋养,只在乎自己的感受,只想自己过得丰富而充实。他们既不关心自己心智的成熟,也不关心别人心智的成熟,哪怕是他们依赖的对象。患有这种疾病的人,总是苦思如何获得他人的爱,却没有精力去爱别人,就如同饥肠辘辘的人,只想着向别人讨要食物,却拿不出食物帮助别人一样。他们孤独寂寞,永远无法体验到满足感。尤为可怕的是,他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患上了“消极性依赖人格失调症”。他们无法忍受寂寞,也没有自我认知;他们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全都寄托在同别人的情感关系上。想让别人真正爱你,只有让自己成为值得爱的人。满脑子想的只是消极接受别人的爱,就不可能成为值得爱的人。消极性依赖患者容易忘记别人的好处,单单想到其缺点和不足,并为此感到消沉,产生怨恨。

我们爱的真正对象应该是人。很多人不懂得如何去爱别人,他们“爱”的只是“宠物”。母亲把孩子永远当成婴儿来对待,同样也是一件可悲的事情。孩子长大成大,不再接受她们病态的溺爱,她们就会遭受重大打击。孩子两岁之前,她们尚可算是理想的母亲,对孩子的照顾也无微不至,但当孩子的自我意识开始成熟,变成任性和不听话,甚至试图摆脱母亲的束缚时,她们的爱便宣告终止。她们不再把精力放在孩子身上,甚至产生怨恨和厌恶。她们也可能帮邻居照顾婴儿,却对自己的孩子置之不理。失去母爱的孩子孤独而悲伤,母亲却视若不见,反而把精神“贯注”在别人的孩子身上。在这种情况下,孩子长大成人,就可能患上严重的抑郁症,或形成“消极性依赖人格”。子女没有获得爱,就不会自尊自爱,更不会知道如何给予别人真正的爱。

真正的爱,不是单纯的给予,还包括适当的拒绝、及时的赞美、得体的批评、恰当的争论、必要的鼓励、温柔的安慰和有效的敦促。有的父母会这样告诉孩子:“你应该感激我们为你所做的一切。”可以肯定地说,这样的父母对孩子缺少真正的爱。其实,我们真心去爱某个人,是因为我们自己需要去爱别人;我们生儿育女,是因为我们自己想要孩子;我们爱自己的孩子,是因为我们渴望自己成为充满爱心的父母。真正的爱能够使人发生改变,在本质上是一种自我扩展,而非纯粹的自我牺牲。真正有爱心的人,即使面对他不喜欢(甚至讨厌)的人,也能表现出爱的姿态,他们心中蕴藏的爱,才是真正的而非虚假的爱。

爱,最重要的体现形式,就是关注。我们爱某个人,一定会关注对方,细心照料对方,进而帮助对方成长。我们必须把成见放到一边,调整心理状态,满足对方的需要。我们对对方的关注,一定是一种发自内心的行为,这种行为不仅能促进对方心智成熟,还可以对抗自己内心的懒惰,让我们付出努力。著名心理学家罗洛梅说过:“如果用现代心理分析工具去分析每个人爱的意愿,我们就会发现,爱的意愿的本质,其实是一种关注。为了完成意愿所需要的努力,就是对关注的努力,也就是努力去关注。”体现关注最常见、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努力倾听。真正的倾听,意味着把注意力放在他人身上,这是爱的具体表现形式。倾听是表达关注最主要的形式之一,而其他形式的关注同样重要,比如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就会产生良好的教育效果。

父母的爱至关重要。父母习惯用严厉的体罚教训孩子,本质上不是教育,而是发泄自己心中的怨气和不满。家长的角色和心理医生相似。聆听子女的心声,满足他们的需要,而不是盲目坚守权威,颐指气使,才有助于家长拓展自我,实现自身的完善。因此,只有恰如其分地做出改变,使人格和心灵不断完善,才能担负起做父母的职责。与此同时,家长在对子女进行教育的过程中,自己也会跟着一并走向成熟,这对于双方都是大有益处的。

自恋的人无视别人的存在,他们没有感同身受的能力,从不去体会别人的感觉,也不具备为别人着想的能力。患有自恋症的父母,对于子女的情绪和状态,无法做出正确的回应,对他们的需求也不加体会。他们的子女长大成人,也很少懂得体察别人的感受,这是童年时期家庭负面影响的结果。有的父母不尊重孩子独立的人格,只把子女当成自我的延伸。父母的这种自恋情结,看上去没什么大不了,但其实有着惊人的破坏力。作为运动员的父亲,逼着喜欢读书的儿子走上球场;身为学者的父亲,迫使喜欢运动的儿子苦读书本,这样只能对孩子的成长造成误导,使孩子的内心充满痛苦。

大多数批评只是出于一时的冲动、不满和愤怒,不但没有启发和教育意义,反而会使局面更加混乱。真正有爱的人,绝不会随意指责爱的对象,或与对方发生冲突。也有相当多的人宁可压抑自己批评他们的冲动,对他人的问题视而不见。他们从不给所爱的人指导和建议,这种人不具备真正的爱。父母爱孩子,就必须指出孩子的错误,而且要采取谨慎而积极的态度。他们也要允许子女指出自己的错误。同样,夫妻双方要成就幸福美满的婚姻,也要敢于直面冲突和矛盾,彼此成为最好的批评者和建议者。这种原则对于友谊同样适用。


第三部分 成长与信仰

在孩子心目中,父母就像是神和上帝,父母处理事情的方式,就是宇宙间的至高法则。父母充满爱心,悲天悯人,孩子们就会相信世界充满爱心。即便到了成年,在他们的心中,世界仍和童年时一样,充满爱和温暖。从小得不到关心的孩子,长大后会缺乏安全感,对世界充满戒心和敌意。

心智的成熟,其实就是从“小宇宙”进入到“大宇宙”的历程。只有凭借科学的态度,我们才能把个人的“小宇宙”经验,转化为广大的“大宇宙”经验。爱的本质是拓展自我,而爱的风险之一,就是必须进入未知的领域。我们必须放弃落后的、陈旧的自己,把陈腐过时的认知踩到脚下,抛弃狭隘的人生观。科学是一种以怀疑为基础的信仰,我们必须从科学起步,别无他途。


第四部分 恩典

不管如何掩饰,潜意识都会看清真相。要让心智成熟,我们需要聆听潜意识的声音,让意识中对自己的认识更接近真实的自己。这就是“潜意识的智慧”。如果我们偏离潜意识的意愿,就会产生心理疾病。哲学家圣·奥古斯丁说过:“如果你兼有爱和付出两种禀赋,就可以随心所欲地做你想做的一切事情。”如果我们一味追寻别人的爱,期待着有人来爱我们,那就不可能达到这样的状态,因为我们没法真正去爱别人,只能依赖别人。心灵的成长、心智的成熟需要不断努力,而且必然是艰苦的过程,它必须与自然法则对抗,必须跟循规蹈矩的自然倾向背道而驰。我们之所以能够付出努力,是因为懂得自尊自爱。自我完善的爱,是一种典型的进化行为,具有生生不息的特征。


作者通篇强调“爱和自律”。自律的原动力来自于爱,而爱的本质是意愿。所有的爱,都离不开自律;真正懂得爱的人,必须懂得自我约束,并会以此促进双方心智的成熟。心智的成熟需要通过终生努力来实现,只有真正的爱,才能帮助我们自我完善。正如乡村歌手约翰·丹佛在歌曲《处处有爱》中唱道的:

我知道人间处处有爱,

请你放心地成为你自己;

我相信人生可以变得更加完美,

就让我们加入这场人生的游戏。

你可能感兴趣的:(心理学名著《少有人走的路:心智成熟的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