悟课(一)——跟徐杰老师学教书

1.“教读”不等于“讲读”。喋喋不休,乐此不疲地“讲”,在某种程度上正是暴露了为师过度自信和有意炫耀的心理。尤其对于初中生而言,教师过度“讲”就是在扼杀学生们的内在潜能,有意无意间已经掩盖了学生们的某些天性。当讲则讲,不当讲则要学会闭嘴。当老师有意“藏”住了自己的锋芒,学生才可能光芒万丈。

2.在求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学得阅读方法和策略才是得“渔”,而非“鱼”。只做知识的搬运工,做教参的鹦鹉,都不可为。“告诉”学生,“转述”学生,从来不是智慧的存在。在假如一味“死”学习,学“死”知识,久而久之,学生的思维就会僵化,能力就会停滞。学生厌恶语文,往往就是教师这样死教知识造成的。

3.主问题的聚焦,课堂活动的丰富,能有效规避碎问碎答的问题。这样,才能让课堂“活”起来,让师生“站”起来。当我们把“主问题”和“课堂活动”当成课堂抓手,思维能力和语言发展才有了自由的空间,语文素养的达成才有了依托。无疑,教师的文本解读功夫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沉潜文本,找到关键词,牵一发而动全身,以活动贯穿课堂,把“无趣语文”甩进太平洋。这条路任重而道远,也许要穷其一生去追寻。

4.追问也是教师的基本功。可以带学生一步步走向文本深处,走进人物内心,走到文本内核。这有赖于教师对问题的巧妙设置,以求纵深发展。这本身就是逻辑思维的培养。徐杰老师,肖培东老师,王君老师都是追问的高手。多研究他们的课例,有助于我们更好的理解和运用追问的艺术。

5.精读和略读都是读的方法,两者相得益彰会让语文课更高效。精读部分往往是重点难点,是需要深耕细作的地方,我们要带领学生来来回回的走,才得以领略文本之妙处。略读也是必须的,有了略读部分才有了精读的“必要”。就犹如红花和绿叶的搭配,才有了和谐的美。

6.课堂的慢“过程”,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土壤。像农民种地,必须尊重大自然的规律,才可能有收成。任意拔高或加快进程都是愚笨的做法。我们往往“心急”要“果实”,结果往往是得不偿失。慢慢享受语文课的缓慢过程,享受师生一起探究的乐趣,享受得到结论的思维煎熬,何尝不是最美语文的存在呢?

7.教师“教读”的同时,也要有学生的“自读”。缺失了学生“自读”的空间和时间,就会让“教读”丧失有力根基,教读往往成了拔苗助长,水中望月。两者相辅相成,平衡才能生效。

8.对教学内容的取舍,又是教师的重要能力。学会“断舍离”,是教好课的前提。什么都教,自己觉得安排的满满当当,最后往往会一无所获。面面俱到是很多语文老师的老毛病,不全面就觉得自己不合格,对不起自己的良心,这种想法是片面的,也是没有经过反思的。教师应向蚕,先吃进大量桑叶,再把丝吐出来。吃进去就是要”厚积”,吐出来就是要“薄发”。就像余映潮老师所说,要读的厚,要教的薄。“取”其精华,是教好之上上策。结合单元目标,一课一个小目标,分项实施,即可。

9.课上,既要有预设,更要有生成。这就需要教师对问题设置要有开放度,只有一个答案的问题就不要提,毕竟语文不是一加一等于二的学科。舍不得“放开”,就永远不会有“花开”。平日的课堂,即使被学生问住,也不是很丢人的事,毕竟孔子还有被学生问住的时候呢。冷静思考,师生讨论,也许会有那么一刹那,触发你的教学灵性,智慧生成课堂精彩。课堂,本身就是相互润泽,相互碰撞,相互成长的过程,何乐而不为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悟课(一)——跟徐杰老师学教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