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日常读完书后,会对书中的感想做一点记录,这几日在读《HBO的内容战略》,它是讲HBO的历史的一部书,也是讲美国有线电视网的发展的一本书,还没有读完,但是其中有一个章节内容,我想拆解一下,与大家做一个分享。注:标题中“中位数”概念在文章末尾。
无线电视的商业本质决定节目内容
上面这句话是书中的一个标题。它不仅阐释了无线电视的规律,也同样适用于流行文化的规律。
首先介绍下书中的内容:
在1950年左右,美国的无线电视对用户是完全免费的,电视运营商的收入来源大多都是以广告的收入为主。而衡量一个电视节目是否有广告投放价值的的衡量标准就是“收视率”。
早期的电视由于价格昂贵,购买阶层多为社会上层人员,文化品位较高,在当时节目呈现出了品质优良的特点。
原文中提到““精彩的剧集”包括了20世纪50年代初期那些让人们记忆犹新的电视节目基石,这些诗选类剧集有《美利坚的冷酷时刻》、《飞歌剧场》、《剧院90分》和其他众多剧集”,“这些富有智慧和文化底蕴的故事成了电视剧标杆”。
以上作者阐述了在电视刚刚投放市场时,出现了一系列的精品剧集。
在进入20世纪60年代,随着电视大量普及,社会中层和底层人员家庭也能够购买电视,依据“收视率”来衡量电视广告的投放促使电视剧的品质需要更加贴近于大众,更加贴近于平民化,大量的肥皂剧充斥在电视荧屏上。原文中提及“人们偏好的电视节目是将日常的麻烦事以皆大欢喜的形式搬上荧幕”,“在年度收视率最高的十大节目的榜单上,唱主角的依然是那些“更加安全”的电视节目”。
因此可以看到当电视普及程度越来越高时,大量的电视节目会评估整体民众的收视感受,从原有的精英节目向普罗大众的普通节目转变。流行文化可以认为就是众多需求中“中位数”,当民众的文化程度越低,流程文化的这个“中位数”就越低。
读美国人的电视发展史,对比我国的流行音乐史,可以发现非常雷同。
在网上有很多听众,当他们谈到2004年前后的流程音乐,总是带有无限缅怀。那段时间,有周杰伦的《七里香》、陶喆的《苏三说》、张韶涵的《欧罗拉》、飞儿乐队的同名专辑(这个专辑每个歌曲放在现在都可以作为主打歌)、蔡依林的《城堡》等等。而如今呢,现在流行音乐只剩下了“学猫叫”,“好嗨啊”等一些不知所云的歌曲。是我们的音乐人才思枯竭了吗?还是我们的听众品位降低了?
下面我用《HBO》中的观点来类比解释下为什么现在没有了当年的优质音乐的大爆发。首先声明,我不是专业的音乐人,只是用自己的理解来诠释这个问题。
在1993年时,随着内地经济的发展,在当年内地音乐涌现了大量优质的作品,同样在2004年,音乐人在经历了长期的版权斗争后,音乐人在创作热情上有了很大的提升。当年有两个条件促成了精品音乐的产生:一则是传播媒介的改变,另外一个是音乐人有了新的营收渠道。
1. 传播媒介方面。当年是mp3播放器盛行的一年,虽然在2004年之前已经有品牌mp3的诞生,但是由于当时索尼和松下的mp3设备较为昂贵,在年轻人中间没有得到大范围的推广。而在2004年前后,各种山寨mp3设备涌向市场,这一设备的盛行为当时的流行音乐的推广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mp3设备的购买者多是以年轻大学生或者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年轻人为主,对音乐的欣赏较为前卫。
2. 音乐人收入方面,2004年前后,手机业务大发展,移动运营商中的铃声下载、彩铃铃音等业务为音乐人提供了一条快速变现的通道,据统计当年一首《老鼠爱大米》的单曲下载量就达到了500万次,以一首2元计算,单曲营收高达1000万。音乐人不再纠结于盗版磁带和盗版CD的困扰,创作动力大大增强。并且当时下载手机铃音的人和用Mp3听音乐的人属于同一类人,因此当年音乐受众较为明确,创作的音乐更符合有文化的年轻人一代。
综上所述,经济决定文化,在2004年音乐的受众集中在年轻人,并且是易于接受新文化,文化层次需求相对较高的一代。
在近几年,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听音乐从磁带机、CD机、mp3设备转变为了从手机上听音乐,欣赏音乐的成本大大降低。现代音乐的流行需要满足各个年龄段的听众需要,音乐欣赏的普适性要求更强。此时的音乐更多以口水化,通俗化为主,这一阶段崛起的音乐人“凤凰传奇”就属于这一类型。而《江南style》、《小苹果》之类的神曲火遍大江南北时,也慢慢的影响了原有的音乐人,他们或者转变创作风格,或者离开音乐圈走进综艺圈。
还是经济决定文化,当用户受众大范围增加时,在受众文化水平没有明显提高时,流行文化的“中位数”就会明显降低。
中位数定义:中位数是一个统计学概念,是按顺序排列的一组数据中居于中间位置的数,即在这组数据中,有一半的数据比他大,有一半的数据比他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