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伽陇道阐述:佛陀唯识

图片发自App

佛陀唯识,微细而圆真、饱满而精妙、纯正而遍满、平等而无相、净真而性契。世人难见、修人难闻、菩萨难达。为三界难证、难行,难说。此佛陀唯识来自大陀罗咒轮界,于净庵摩罗识,演义纯琉璃体真法性,若非念念圆真,常行于觉的大智人,犹如蚂蚁难驮地球。下面,乞者鼎然将运用佛陀唯识来阐述三种深度禅定毕竟之行:

第一:冥想与觉照

冥,是由极其圆细的觉力所幻现出来的微妙禅境。这如同流星划过星空所幻化出来的亮光痕迹一样。所以,在没有真正深入佛陀冥想禅定之前的所有禅修乃至禅思,统统属于浅显的意觉范畴,也就是仍然停留在三界虚识所演义出来的幻相当中,终不达实体。

冥,是极其圆细的觉力,能够彻底而完整地浮现“冥”必须深入佛陀大寂禅性,方可亲身捕捉。冥,在深入佛陀大寂禅性后是很容易浮现出来的。这如同紫色达到一定真空状态时所呈现出黑色一样。在世人眼中以为是黑色,其实是真空色,也就是最纯正的紫色。所谓紫色,是一切众生原本就清净无染的神识,我们叫做灵息。能够让灵息完美呈现在如来大寂禅性中,才可以启用冥想,也就是才有可能深入,佛陀冥想禅定,演义诸识法界。于是,冥想就诞生了。所以,一切正修行人在深入佛陀三昧时,都必须先在因地,达一心圆寂,诸识毕竟不起,而后正入空三昧。此时,犹如身在寂净的星空下,安泰冥观诸星辰与星空,相互演义空冥识界。此时流星自然显现。于是,“冥”诞生了。

于此“冥”处,圆真起观,“冥想”诞生了。所谓冥想,就是于生灭处,生相不灭,灭相不生的意思。身在如此冥想定中,您就可随意演义关于生与灭,不生与不灭,一即一切、空与有、妙与觉,苦与受等等,从而随意转化,随意圆行,终达寂灭,了然不生。这就完整而系统地展现了空三昧的如实体态。

冥想,是佛陀三昧圆观之禅,也叫做佛陀冥想定,或佛陀冥想禅定。佛陀冥想定,是圆真觉力的完美运行,是在生灭处了达三界诸法虚妄的有力写照。这就像流星划过虚空,所呈现出来的美丽痕迹一样。此痕迹即将消失,所见与能见也一并消失。一切诸识无有二样,一并生灭,不可常言不生不灭,也不可常造不灭不生。为什么?因为性本不生,不生即不灭故而性本不灭。言说性本不灭,并不是说性本不灭,而是让你离不灭性想,达性本不生。同样的道理,看似流星刹那生灭,理当冥观所见能见犹如流星无有二样,若能于此生灭处,达不生不灭,则冥观定就此显现。即达不生不灭之性,则流星实本不见。既然不见,又何见生见灭?故而彻现佛陀冥观禅性,了然圆真,毕竟不迁。这一系列冥想就是觉照。所谓觉照,指的是圆真饱满的觉力达不生不灭性。这是佛陀唯识微细而圆真的禅性写照。

第二:觉智与寂行

三界空相,星光点缀,妙境自显,这就譬喻觉智。所谓觉智,就是精思达琉璃体色后,被觉力缓慢“熔化”时的妙境。精色就是我们常说的意觉,非常干净的意识或心识。它不是正觉,更不是正智,是相似于我们本智的玩意。是一切魔道乃至附佛外道都习惯使用的玩意。譬如:西藏外道密宗、心中心外道密、中国式禅宗之灵觉心、中国式唯识有为论、泰国内观外道禅。从表面看这些外道杂修杂密杂禅也是在修行,也教他人真修。但是,他们无法逃脱意觉的牵制,终究有漏,毕竟不圆。为什么?他们怎么可能懂得在禅定中运用觉智来扭转意觉呢?意觉包括:灵知心、灵妙心、灵识心、灵觉心,灵寂心等等。意觉扭转其实很简单,这就像你想让一只土鸡变成孔雀一样,只要你不要愚思在如何让土鸡变成孔雀上面,而是正觉在土鸡与孔雀都是鸟,就可以了。鸟是体性最完整的流露。言鸟则终不说土鸡或孔雀,这是佛陀根本唯识圆妙之处,也是运用觉智洒脱扭转意觉最现实版的禅定魅力。为什么要这样说呢?因为一念间的冲动,只需要唤回恒常圆明的觉智,就足够了。当你深入佛陀冥定后,运用觉智洒脱而圆妙地行于三界,平等圆运,毕竟寂灭,这个过程就是寂行。所谓寂行,就是智觉不动。犹如土鸡变孔雀,一念扭转。于此扭转,毕竟无想。

第三:遍照与正觉

什么是遍照?心与识相互交织成性,唯觉力平等渗透,逐渐溶解,使其完美呈现出本有的体智,就是遍照。也叫做正遍知,或明行足。譬如:有树注定有叶子,哪怕是棵死树,见树必然见(xian)叶子,但终不说是树是叶。这就是遍照,完美而遍满的体智,一切众生皆具,无有二样。这需要深入佛陀大寂三昧方才了达并圆行。遍照犹如日光之光性,非日光即光相,这个必须搞清楚。光的实相就是寂灭。了知光的实相就是寂灭,但终不说光是寂灭的,这就是圆达寂性了。为什么?光譬喻智,智彰显照。照融为体,体平等性。性终不可说,故达寂。这一系列的遍照过程,就是正觉。

土豆也叫马铃薯,同样,马铃薯也叫土豆。但是,你必须清楚,土豆不是马铃薯,马铃薯也不是土豆,这就是离相。但这样的离相并不究竟。因为你离的是相,离也是相。离无所离,也是相,所以你离的只是幻名,而真实体的“那个”却不再离与不离。也就是说:可以把土豆叫做马铃薯,或把马铃薯也可以叫做土豆。但是,土豆终究不是马铃薯,马铃薯也终究不是土豆。为什么?因为“那个”真实体性本来寂灭,不可以言是,以是言言。这就说明,一切细微而圆真的妙力,一切微细而圆行的觉力,绝对不是你认为需要去见到的、悟到的、证道的、理顿的、行取的、识达的,妄觉的。为什么要这样说?因为你是土鸡,想成孔雀。而孔雀却无有一丁点欲想成鸡,或见本的想念。而中国禅宗,其内部分支宗派足已说明其有漏之业,皆因妄觉而禅!

明根本不在先与后,这种说法是正确的。但是,你再看看这样的说法:你想上北京,必须知道北京在那个方位,这样的譬喻用来说明,明根本,是完全错误,可以称为邪说。为什么?根本绝非在知道北京这个方位上。而是你欲上北京刹那生起上北京的这一念才是你需要打理的玩意。若没有刹那生起上北京的那一念,你哪门子去认识北京在哪个方位呢?中国禅宗的漏业,就漏在了妄觉上(死在了悟境里),以为识达根本,见到本性,见性成佛。却不晓得刹那一念的发光,不代表见性,更不代表见性成佛。也许,愚者千虑,必有一得。智者千思,必有一失。这得与失,都是假象,而所谓的见性或开悟,恰恰蒙蔽了几百代人愚蠢追求,却忘记了自己是土鸡而不是孔雀。更不晓得自己的本性唯深入佛陀三昧,方才真见。故经云:不可以以相见、言见、语见、思见、色见、识见、空见、觉见、业见、行见、智见、体见、性见。何故?性本然故,体寂灭故!

把层次再放低级点说,一句话:见性了,是让你更好地修行。而不是因为见性而再去造业。

你可能感兴趣的:(僧伽陇道阐述:佛陀唯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