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读《资治通鉴》[679]|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是诸葛亮说的吗?


诸葛亮听说曹休兵败,魏军东下,关中空虚,又要出兵击魏,群臣对能否取胜多存怀疑。诸葛亮再次上书(即《后出师表》)刘禅说:

“先帝深虑汉、贼不能两立,王业不能偏安,所以托付我讨伐敌人。以先帝之明,度我之才,固然知道我难以胜任。然而不讨伐贼寇,王业也无法存续;与其坐而待毙,不如起而讨之!所以,所以先帝毫不犹豫的把讨灭乱贼的重担托付给我。

“自打接受先帝重托,我就寝食难安。要想北征首先必须平定南方,所以我在五月渡过泸水,深入不毛之地。我并非不知道爱惜自己,只是顾及帝业不能偏安于蜀都,所以冒着危险奉行先帝的遗志;然而有些人却不赞成我的计划。如今敌人刚刚在西面的岐山之役中遭受挫折,现在又向东征讨吴国;兵法教人乘敌之疲劳,此时正是我们大举进兵的好时机。请允许我陈事如下:

“太祖高皇帝明如日月,其谋臣深谋远虑;然而也需涉险被创,遭遇危难后才能获得安定。现在陛下比不上高皇帝,陛下的谋臣也比不上张良、陈平;却不思进取,坐等拥有整个天下。这是我第一件无法理解的事。

“刘繇(曾任扬州刺史)、王朗(曾任会稽太守)占州据郡,议论安危、说三道四,动不动就援引圣人的话,以致于众人疑虑重重,不知道何去何从;今岁不战,明年不征,致使孙策坐大,吞并江东。这是我第二件无法理解的事。

“曹操智谋超群,他用兵打仗可比孙武、吴起;然而他在南阳受困、在乌巢遇险、在祁连处危、在黎阳被逼、在伯山差点失败、在潼关几乎丢命。此后他才篡得天下于一时。何况我才疏力弱,怎能不经过危难就平定天下?这是我第三件无法理解的事。

“曹操五次攻打昌霸没能打下来,四次跨越巢湖不成功,任用李服却被李服图谋,委任夏侯渊而夏侯渊败亡;先帝每每称赞曹操是个能人,可是他仍旧不免于这些失误。何况我驽钝庸俗,怎能攻无不克战无不胜!这是我第四件无法理解的事。

“自从我进兵汉中,仅仅一年时间就失去了赵云、阳群、马玉、阎芝、丁立、白寿、刘郃、邓铜等人,还有曲长、屯将七十多人,突将、无前、賨叟、青羌、散骑、武骑一千多人。这些人都是数十年间从四面八方聚集起来的精英,不是一州一郡所能网罗到的。再过几年,这些精英恐怕就会失去三分之二。到那时靠谁去消灭敌人呢!这是我第五件无法理解的事。

“尽管现在民众穷困、将士疲惫,然而兴汉灭曹的大事不能停止;大事既然不能停止,那么固守与进攻,同样需要付出大量的人力物力。我们却不趁着关中空虚的有利时机发起进攻,反而想要凭借一州的实力与贼寇打持久战、消耗战。这是我第六件无法理解的事。

“天下不定,我心难平。先帝曾经在长坂坡惨败,那时曹操鼓掌大笑,以为天下已被他收入囊中;然而先帝东连孙武,西取益州,然后挥师北伐夺取汉中,斩杀夏侯渊。可见最困难的时候也是机会出现的时候。抓住曹操的一失策,大汉江山几乎恢复。谁知道后来东吴毁盟背约,关羽轻举妄动,夷陵一战元气大伤;致使曹丕篡夺帝位。世间万事原本就是曲曲折折,难以预测。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弊,不是我所能预料的了。”

[点评]

这篇《后出师表》里面留下一句千古名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明明是诸葛亮《后出师表》里的话,为什么我在文章标题中提出疑问:这话是不是诸葛亮所说?这是因为古往今来,有很多学者对这篇《后出师表》是否为诸葛亮所写表示质疑,如果连文章都是“伪作”,那这句话的版权当然不能归诸葛亮所有。

人们对《后出师表》作者真伪质疑主要集中在这几点:

首先,《后出师表》最早见于东吴学者张俨的私人笔记《默记》,东晋的习凿齿把它收进《汉晋春秋》,后被裴松之放进了《三国志》的注,但裴松之注《三国志 》引这篇《表》时却注明:“此表,《亮集》所无,出张俨《默记》。”而陈寿的《三国志》本传与《诸葛亮集》都没有收入《后出师表》,其史料来源确实存在不可信的问题。

其次,《后出师表》的整体文风与诸葛亮的其它文章包括《前出师表》,存在很大差异。陈寿评价诸葛亮的文章是“论者或怪亮文彩不艳,而过於丁宁周至”,不会刻意地强行追求文辞华丽与词句对仗。可是《后出师表》却存在不少强行追求文辞华丽与词句对仗的词语,比如“群疑满腹,众难塞胸,今岁不战,明年不征”,用词繁琐重复,与诸葛亮使用精炼词语准确表达情感与论点的文风不相符。

再其次,某些用语不符合诸葛亮的身份。《后出师表》说:“今陛下未及高帝,谋臣不如良、平,而欲以长计取胜,坐定天下,此臣之未解一也。”这句话的意思是:“现在陛下您水平不如高祖刘邦,谋臣不如张良、陈平,现在要用四平八稳的办法取天下,这是我所不能理解的。”诸葛亮自谦可以,但不会这样直截了当评价皇帝吧?

最后,《后出师表》中存在明显与历史记载不相符的错误,尤其是赵云去世的时间。根据《三国志》记载,赵云去世于建兴七年(229年),而《后出师表》的写作时间为建兴六年(228年)。

关于《后出师表》的真伪细节,历朝历代有许多学者做过辩证,各执一词,对里面几乎逐字逐句做过审视。就我个人感觉,即使不是伪作,这篇奏表同第二次北伐一样,相当诡异。关于这一点,我在文后再做分析。


十二月,诸葛亮率军杀出散关,包围陈仓。陈仓守将郝昭早有防备,诸葛亮没能攻克。

诸葛亮派郝昭的同乡靳详在城外劝说郝昭投降,郝昭在城楼上回应靳详:“魏国的法律您是熟悉的,我的为人您是知道的。我深受国恩而且门第高贵,您没什么可说的;我只有一死而已。你回去替我向诸葛亮道歉,请他继续进攻好了。”靳详把郝昭的话转告给诸葛亮,诸葛亮再次派靳详劝降郝昭,说“将军势单力薄,抵挡不住;白白送死毫无意义。”郝昭回答:“该说的我都说了。我认识老乡,可我的箭不认识老乡。”靳详只好回去复命。

诸葛亮凭借自己有好几万人,而城里的守军才一千多人;又考虑到东边来的援军一时半会儿到不了,就架起云梯、冲车发起猛攻。郝昭指挥守军用火箭射云梯,用大绳拴着石磨砸冲车;蜀军被烧死、砸死不少。诸葛亮制作百尺高的像井栏一样的装置,让士兵站在上面回射城中。诸葛亮用泥土填塞护城的沟堑,填满了接着填,要一直填到城墙那么高;郝昭就在相应的位置加高城墙。诸葛亮采用挖地道的方式攻城,郝昭就在城内截断地道,杀死进来的蜀兵。双方昼夜不停的激战了二十多天。而此时曹真已经派遣将军费耀等人前来救援。

汉明帝给在方城的张郃下诏,派他向诸葛亮发起反击。汉明帝临幸河南城,亲自为张郃践行。汉明帝问:“现在派将军去晚不晚?等将军到了诸葛亮会不会已经攻占陈仓了?”张郃知道诸葛亮大军远征粮草不继,掐着指头算了算,说:“等我到的时候,诸葛亮已经撤军了。”张郃日夜兼程赶赴前线,还没到诸葛亮就因为粮草不继撤军了。将军王双追击蜀军,结果被诸葛亮杀了。汉明帝诏封郝昭关内侯。

[点评]

诸葛亮第二次北伐,就这样草草收兵了。

第二次北伐失败的第一个原因,诸葛亮本身准备不足,粮草补给只能支持一个多月,如果不能速战速决,他就得自己赶紧撤退,否则,回去路上吃的粮食都不够,全军都得饿死。《孙子兵法》说:“军无辎重则亡,无粮食则亡,无委积则亡。”打仗就是打钱粮,尤其是在供给线条件恶劣的情况下,曹魏军队只要不跟他打,耗他粮草,诸葛亮就无计可施。司马懿后来也是用这个战略来对付诸葛亮的。

第二次北伐失败的第二个原因,曹魏早就有所准备。同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不同,曹魏内部已经对于蜀汉开始有所防备,并且早早的就派郝昭在此固守,所以郝昭虽然兵力不多,但守城准备特别充分,导致诸葛亮短时间内无法拿下陈仓,第二次北伐就此夭折。

想在回头再来看看《后出师表》,文中列出必须北伐的“六大理由”,然而第二次北伐却是蜻蜓点水,有点走过场,显然是雷声大雨点小。这就是前面我感觉《后出师表》与第二次北伐的诡异之处。

那么,我们可不可以换个思路来思考这个问题?

《后出师表》在《三国志》中没有记载,蜀国也没有留存任何相关史料,倒是盟友东吴对此念念不忘。以笔记记载下来的是几乎与诸葛亮同时代的东吴学者张俨,另外,诸葛亮的侄儿东吴的诸葛恪曾说过:“近见家叔父表陈与贼争竞之计,未尝不喟然叹息也。”假如《后出师表》真是诸葛亮所作,那么有没有可能:这篇文章不是给刘禅看的,而是故意给孙权看的。

诸葛亮执掌大权后,恢复了与东吴的结盟关系,但还不是十分紧密。按道理,北伐征魏,两家联合行动是最有力的,但显然两国并不默契。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东吴没有动作,诸葛亮四月败退回汉中,而到了九月份,孙权倒是在石亭打了漂亮一仗。那么会不会这时东吴要求蜀国做配合?诸葛亮知道消息,只剩一两个月时间准备,已经到了冬季,显然北伐不是最有利时机,但又不能不做个样子给东吴看。于是策划了一次政治表演行动,一场迫不得已要演给东吴看的秀。既然是一场演出,那么犯不上动真格的,成本越低越好。于是北伐草草收场。

接下来,我们猜测:诸葛亮为了显示他是认真的,而不是作秀,他不直接和东吴对话,而是上书给刘禅《后出师表》,里边还有“吴更违盟,关羽毁败”这样批评东吴的句子存在,反而显得真实。然后这封奏表被“不经意”地泄露给东吴使臣,抄去江东。只有这样,才能让孙拳相信这是诸葛亮动真格的。

以上纯属猜测,《后出师表》的真伪恐怕永远是个谜。但是,真伪无妨,“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准确地概括了诸葛亮一生的精神品质,也成为后人干事业的座右铭。


你可能感兴趣的:(品读《资治通鉴》[679]|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句话是诸葛亮说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