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两本书33:如何看懂艺术、20世纪60年代西方流行符号

如何看懂艺术(翁昕)

翁昕终于出书了,完全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艺术世家出身,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和伦敦苏富比艺术学院,目前是独立艺术经纪人---翁昕是带一大圈光环成为 “知乎大V”的,知乎上那些精彩的艺术类回答证明他绝不是浪得虚名。后来他还开设了专栏“不艺术不幸福”,不时还有live直播。

我之前就在想啊,有这么多干货的人,肯定会出本书啥的吧。

果不其然,书这就出来了。

应该说书的制作还是不错的,无论封面还是插图又或是印刷都让人觉得很舒服,可见出版商未读还是下了功夫的。可就内容而言,只能差强人意吧,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精彩。

其实现在通俗类的艺术读物真的不好写,因为近段时间内同类题材的作品实在太多,同质化问题非常严重。毕竟是给没有太多艺术知识储备的小白读者看的,不大可能涉及太深入的技法讨论和理论分析,说到底还是以艺术品背后的故事来推动。虽然说故事的方式各不相同,但毕竟就那么些故事,总不能说出花来。在这一点上,翁昕没有什么太大的优势,至少我觉得他说的并没有小顾精彩。

这本书的特别之处在于,翁昕不是按照艺术史的顺序来写,而是按照城市来写。换个角度说,他为读者提供了一份城市艺术旅行手册。当然,他没有在这本书里选择太多的城市(估计这只是第一本),而是集中在了意大利的几座典型城市。

为什么是意大利?

众所周知,意大利的艺术璀璨夺目,有着古罗马和文艺复兴两大高峰且自成体系。那里有罗马,涵盖了意大利的两次黄金时代,城中随处可见文化古迹和艺术收藏;那里有那不勒斯,及其附近的庞贝城则是古罗马的宝库,与罗马遥相呼应;那里有米兰,留存着达芬奇早期和盛期的作品,包括那副已经封神的《最后的晚餐》;那里当然还有在文艺复兴期间大放异彩的佛罗伦萨和威尼斯.....

从这个角度来看,这本书非常贴心,能为你的欧洲之行多赚回不少票价。

当然,作为以艺术为职业的专业人士,翁昕绝不仅仅只是取巧的重新编排一下老生常谈的艺术故事。在很多地方还是提出了一些独到的介绍,至少我在其他类似的读物中未曾看到。

比如论及贝尼尼的《大卫》,所有的书中都会告诉读者,这座雕像“动感十足”。至于为什么,大多语焉不详,我们看了感觉似乎是这样吧。而翁昕则是详细的告诉我们:当我们正面观看《大卫》(处于歌利亚)的视角,看到的仅仅是一个英俊而健美青年。如果站在大卫的后面,眼前并没有显示出大卫雄健的身躯,而是他装鹅卵石的袋子。如果站在他的侧面,我们才会看到大卫坚毅的表情,感受到他坚毅的信仰,以及整个身体如箭在弦上的动感。这恰恰显现出贝尼尼讲故事的能力,同一件雕塑,明明是静止的,但是从不同的角度看来,故事就完全不一样了。

为了让自己的讲述更直观明了,书中还配上了翁昕专门在博物馆中拍摄的四个角度的大卫像。

如我这样没有什么艺术修养的人应该不少,很多时候我们对于艺术品的观感都会受到权威专家评价的影响,甚至于人云亦云。而翁昕则是真正将一件艺术品为什么好掰开揉碎了说给读者听,让我们觉得确实是很有道理,而不只是理念上的忽悠。

这套述应该不止一本,其实我还蛮期待后续关于后印象派和现代艺术的内容的。因为至今为止,还没有哪本艺术类读物能让我明白这些艺术作品究竟好在哪里了,比如说塞尚,比如说蒙德里安。

说句无知者无畏的话,绝大多数所谓的现代艺术,在我看来都只在玩弄概念罢了。理论分析起来一套一套的,可真落实在作品上,纯粹一团浆糊。


20世纪60年代西方流行符号(萧耳)


20世界60年代,已经是半个世纪前了。

在中国有所谓的“八十年代热”,而放眼到全世界的范围,六十年代却是格外为人所怀念。那个年代的中国正被领袖意志所笼罩,年轻人们手持红宝书满眼的狂热,走到广场上为领袖的伟大英明高声欢呼。

而同一时间的纽约、巴黎、伦敦,年轻人们也纷纷走上街头:他们往警察枪眼里插上美丽的花朵,与新左派一起为结束越南战争而奋斗;他们在广场上组织“聚游会”,聆听垮掉派代表讨论生活、爱、文明与和平;他们频繁地说着“fuck”,如同频繁地表达对卫道士的不满,频繁地问着“英语中最忌讳的词是性交还是屠杀?”......

那个年代的欧美青年热爱摇滚和民谣,不修边幅,无视父辈的权威,甚至吸毒和滥交。他们接过了50年代垮掉了一代的火炬,是所谓“嬉皮一代”。

如今回望60年代,满眼的风起云涌。反战、平权运动、性解放、摇滚热潮....各处可见年轻人的身影。我们这一代大多被车贷房贷压得喘不过气来,小心翼翼的过活,看看那个时代的同龄人,差别的何止是时间。

萧耳试图通过拎取20世纪60年代的时尚符号,来勾勒出那个时代的侧颜。比如我们熟悉的披头士、猫王、鲍勃迪伦、奥黛丽赫本、安迪沃霍尔、《毕业生》、《阿甘正传》等等。当然还有我们不大了解的小细节,比如1960年口服避孕药正式上市,它为性爱和生殖脱钩提供了方便,让性爱与家庭之间的链条迅速断裂。性爱--不怀孕---不生孩子---不带进家庭的机制开始建立,真正的“性解放和自由”由此到来。所以说,很多事情并不是观念解放就可以的,还需要技术进步在后面推一把。

应该说萧耳很是下了一方功夫,搜罗了政治、娱乐、文学、电影等各个领域的典型人物和事件。可是内容实在是太过简略,甚至还不如百度百科来得详细,只能当做提纲来看。而且某些内容的选取未免有些牵强,比如玛丽莲-梦露,她确实是活到了1962年,可非得说她给60年代留下了什么深刻的印记却是未必,感觉完全是冲着名头才把她纳进来的。

诚如萧耳在书中所写,我们无意去评价那到底是一个好的年代还是坏的年代。关键是,它激情的存在过,像金斯堡的那首长诗一样嚎叫过,并且正向后时代放射着强气流。60年代绝不是一个平庸的时代。它是一个拒绝沉闷的时代,一个宁要烈酒,不要温吞水的时代。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周两本书33:如何看懂艺术、20世纪60年代西方流行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