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酒二三 | 我看腻,就离开
酒二三(微信公号同名),来上海2年,姑且叫她文字工作者。小学同过学,来上海第一年同过居。以前她家村头,我家村尾,现在她在嘉定,我在徐汇。176的身高也不能隐匿她的温柔,胖胖的样子啊也不影响她想要活得好看呀。
从前看《东京女子图鉴》,从未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跟这几个字沾边儿。大底是掂得清自己的分量。朋友也说我是不能算在这图鉴里的,因为我这人生逆袭的可能性几乎为零。对此,我倒是没有什么异议,到目前为止。
我是16年7月来的上海。有点稀里糊涂,说不清为什么要来,也说不清为什么滞留至今。这烂泥一样的“稀里糊涂”贯穿了我来上海的这两年,以及我人生的前二十年。
一直觉得,上海是属于那种有清晰目标的,浑身散发勃勃生气的,敢拼敢想敢把欲望明晃晃写在脸上的人。而我,从来都不是那样的人。
假如不过分放大上海的物欲,以及我糊涂人生的试错成本,在上海生活也不坏。在那些高楼里,尤其是站在东方明珠上,那种俯瞰人间类似上帝的视角,看地底下的车子和行人,像夏天雷雨来临前忙活团转的蚂蚁,会灵光闪现看到我佛的慈悲神性,以及令人十分挫败的宿命感。会觉得,在上海,在任何一个地方,就这样像大多数人一样生活下去就好。
在上海生活也不坏,假如多掺点人类本身的善良成分。没有戾气一团和善的生活,会对衣食住行生出敬爱,会觉得上海出行便捷,就医方便,宜人居住。偶尔也会嘀咕在此地生活成本的昂贵,转脸又是展颜。因为和善,以及对宿命的顺从。
这上海,我是久待不下的。因为认知清醒能力有限。在上海,在这世上,我是生长不出那种能扎进和黄金等价的土地里那健壮有力的根。以及在我当前这种混沌尚未开化的人生里,上海和他处并没有太大区别。
我来上海,我只看看,只看看这花花世界。看没见过的新鲜玩意儿,看楼下的上海公交车在每个早晨和傍晚,向着朝阳和落日,轰轰然驶去。也许不久以后,也许明天,看腻我就离开。
02.
妖怪哪里跑 | 回不去家乡的异乡人
还是习惯叫她粥粥,我的现任室友,做了6年戏剧的编剧,然后跨行成为了一名理财自媒体作者,前一个月还在学习计算机编程,她和我讲她要通过程序,来验证美国一些投资大佬最先进的投资理论。你看,这就是粥粥啊,能侃戏剧,也懂区块链的粥粥啊。
独自在上海第六年,成为回不去家乡的异乡人。
老家或许更轻松,但那种轻松并不是每个人都想要的。抛开房价,生活压力其实并没有太大。努力工作,好好理财,小有存款,钱慢慢变多,生活的主控感也随着增多。
至于房嘛,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慢慢变成了公司里年纪最大的,在老板眼里是劣势,在人民公园相亲角里也是劣势,但别人的眼光又有什么关系呢。
生活给什么就应对什么,永远不要因此而停止成长。考了一个又一个的证书,学习一些想学的技能,下一个计划读点法律,自己充实开心就好。
喜欢上海这个包容的城市,这里的人不会过多“关心”你的各种大事,反正也跟你不熟。你只要需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给自己最大的自由,无论是财务上的,还是感情上的。
活成自己是对自己最大的褒奖。
03.
袁哈哈| 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袁哈哈(微信公号同名),大学同学,现居杭州,毕业快3年,也再没见。偶尔出没也是在朋友圈,她的图和文字总能有让人嘴角不自觉上扬的力量。不久前,一场闲聊,得知她陷入了一场与生活胶着的对抗,现在看来,她胜利了,耶~
这几天生活逐渐回归正轨。早上睡到自然醒,和家人姐妹通过视频,给自己煮了爱吃的午饭,把家里好好打扫过一番,想着该出来打个招呼啦。刚好应老友(是我没错)的约,她在策划『女子图鉴』主题,让我写一篇。
想到一句名言,『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
实话讲,我并不觉得地域是决定生活状态的最大因素,更倾向于把『巴黎』定义为心理名词。
去过巴黎的人千千万,能把『巴黎』带走的人,是心里住着『巴黎』的人。『流动』和『盛宴』的主体,才是核心。
那么这一篇『杭州女子图鉴』就可能有点偏题,最多符合『女子』,哈哈哈。
上海—合肥—杭州
14年至16年,在上海待过一年半。和所有的应届生一样,想去大城市看看。大城市很容易放大人的欲望,当能力又无法与之匹配时,就会生出很多迷茫和焦虑。
而缺乏安全感的人,又希望快速地掌握生活的主动权。天天加班和频繁搬家,以及动荡的恋爱关系,让人看不到安稳的希望。
所以从上海『逃离』到了合肥,虽然我更想把这叫做『选择』,去看看另一种截然相反的可能性是不是我想要的。『逃离』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对上一段感情一意孤行的履约,这是一个复杂的故事,就不细说啦。
到了合肥,发现安稳是一个伪名词,只不过从一种迷茫变成另一种自我否定,我这种人呀,累还可以忍忍,将就么是绝对不能忍的。
坐惯了地铁,习惯了下楼就是便利店、公司里大家聊的都是时事热点、同事之间保持着刚刚好的距离,再想去融入生活气息非常浓郁的生活,就会有落差,落差也不一定是逆差。
房租从两千变到几百,工资也打折了一半,不成熟的福利体系,有了对比,即便是顺差,也先入为主地觉得是将就。其实完全可能是自己眼高手低,能力不足哈哈哈。
一番折腾后,坚定了自己想留在大城市的念头。也想过回上海,之所以来了杭州,理性的解释是这里处于上海和合肥之间,有更多的工作机会,也兼顾生活气息。而说白了,是因为这边有家人和熟人,自己没钱也没精力再去浪了,就选择了这样一个相对舒适的大城市。
过来找到了还算满意的工作,工作强度没那么大,有时间过过自己的小日子,一时间特别满足。后来经历了公司破产,以及舒适久了的危机感,这不,近两个月又狂操作了一波。
三个城市的迁徙,吃的都是性格的亏,欲速则不达。现在想想,哪一条路,坚定地走下去,都可以过得很好。
只能安慰自己,现在过得也不算太差,吃过的苦就不算苦咯。
曲线救国求安稳
说来很奇怪,我特别憧憬安稳,但又很作。于是每次做任性的选择时,都美其名曰曲线救国。
在杭州,你可以安稳,早高峰晚高峰不至于等几班地铁,同事之间也可以处成唠家常的关系,一份工作做三五年很正常。
而我,因为想要安稳而害怕安稳,这种感觉你懂么?
可能欲望过于旺盛吧,想有能力去看更大的世界,经历更多好玩有趣的事情,接触到更多面的人和生活,触摸到真正的岁月静好。
怕朝九晚六的工作让自己失去竞争力,怕轻松的环境就懒散下去。我知道这并不是失去学习能力的理由,可环境对人的影响真的很难克服啊,我不能天天怪自己,只能怪天怪地怪环境啊。
也尝试过工作之余做私活,写公号,做些乱七八糟的东西,假装很充实。但还是又换了工作,而且换的过程特别曲折,是一场长达两个月的生理和心理战争,摊开能讲个一万八千字,干脆略过吧。
没有能力还作的人,真的是活该辛苦啊,在杭州也好,在上海也罢,在合肥亦然。
享受单身,爱得肆意
从上海去合肥的时候,就恢复了单身,经历了一段长达一年多的空窗期,期间非常享受,总能自得其乐。下班之后就回家慢慢吃饭追剧码码字,周末的时候约朋友吃吃喝喝玩玩,自己开心,一切都好。
即便在跨城市搬家、面临公司倒闭的时候,也没有觉得需要赶紧找个男朋友共渡难关。
17年在杭州,和男朋友因为一顿饭相识,又因为一顿饭相恋,开始一段腻歪的大龄黄昏恋。在最近长达两个月的折腾中,他反复接住我的情绪奔溃,告诉我我已经做得很好。我很庆幸,如果不是他,我的焦虑会增倍,也不一定会这么任性并知足。你知道么,当你有了退路,反而能走得更加坚定。
就唠这么多啦,今天突然想做饭,买了好多菜,做不了流动的盛宴,就做一顿日常的饭菜吧。
总而言之,我经历过的,以及未来会经历的,全是我性格的烙印,和城市无关。
再见,地球人
这是我们的第4次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