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声叹
一朝相伴帝王侧,驯得骢马承皇恩。
奈何帝生我未生,绵绵情思向何人。
芳妙年华孤对佛,石榴裙上泪森森。
泣血书来《如意娘》,余生岂能默无闻。
终盼新君回眸顾,对镜拂眉轻点唇。
以我雅学辅君政,怎道女子难为尊。
偏逆祖制掌皇权,改唐建周天下臣。
日月凌空存史册,空留碑刻凭世论。
武则天,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在她的执政之下,大唐呈现繁荣开放之景象,史学评论说她“上承贞观之治,下启开元盛世”。
她的一生可谓跌宕起伏,或许会在不同人身上出现的命运,在不同的时间段被她一一经历。少女时候进宫,被封为才人,十来岁的少女,做了年过半百之人的妃子,这在古代也算是正常。
太宗驾崩后,她被送往感业寺出家为尼。让二十来岁的红妆女子,从此青灯古佛,木鱼声声相伴,了却余生,终究是太过残忍。日日与一群念叨着阿弥陀佛的人一起,内心的孤寂无人诉说。
此时她想起了曾经在宫中与她眉目传情的李治,一个是朗俊少年,一个是柔媚女子,暗生情愫,彼此心动,也是情有可原。太宗在时,顾及伦常,不敢僭越,如今太宗已世,后宫妃子也成了虚名。
聪慧倔强如她却也渴望着有人疼惜,于是在感业寺经历了万般苦遇的她将那相思之苦,郁郁不安之痛,尽抒于《如意娘》一诗中,哀婉凄切,令人断肠。
这样的愁肠寸断的爱,这样娇媚可人的红颜,如何不让一个毛头小子心生怜惜呢?
有时我会想,那时的武则天对李治的爱,真的如她所写切切思君,肝肠寸断吗?或许并不尽然,文字是可以骗人的,文字中的情感是可以造作的。
那时候的武则天处于感业寺这样的凄凉清净之地,无人挂念她,无人陪伴她的寂寥,确实令她愁,令她伤,但不足以如诗所写那般,九转痴念,相思成疾。
在这样的时候,心细慧颖如她,才能想起唯一能带她走出感业寺的人,只有那个身在高位手握权柄的皇帝。于是她写下了自欺的同时欺人的《如意娘》。
可以说是这首诗带她走出了清冷的佛门,让她不必在那了却余生。这首《如意娘》是扭转她命运的绝地反击之作。
李治终不负她深情,带她走出了感业寺,再次进入了皇宫。我想李治是爱她至深的,否则也不会去感业寺接回她,并且在之后给了她无限尊贵的身份。
我想武则天也是有些许喜欢李治的,哪个少女不怀春呢?但是她也是一个充满野心的对自己狠对别人也狠的女人,不然李治怎会没有由来的就动了废皇后之举,并力排众议立了她为皇后。
不得不说,李治不是一个圣明有为的好皇帝,但他确实是一个对于武则天来说,信她爱她的好夫君。
在李治病后,李治允她辅助政事,与夫君同朝听政,与夫君一齐被尊为二圣,这是何等的荣耀。逐渐的武则天的野心显露,再傻再爱她的李治,也能看出来了,无法再容忍她对李家天下的觊觎,可是此时他重疾在身已经无能为力。
李治去世后,武则天也不必再收敛锋芒,虽是太子即位,她却仍然把持朝政。
之后她更是做出了举世震惊的举动,自立为帝,这是何等的气魄,纵观中国历史有哪一位女子能够如此。
这是我对她的崇敬之处,即使为了得到皇位运用各种手段,即使为了稳固帝位杀伐决断,她也是敢为天下先。
她有才学有谋略,不输于世间的男子。自己创字改名,日月凌空,十足的帝王气势;一手漂亮的飞白书,将女儿家的柔媚与女皇帝的霸气,尽显无余。
她的两种不同的身份,是古代众多女子一生都不敢想不可求的,同样也是现代的女子可望却难及的。她是温柔可人的娇娥,更是一位铁血奇女子。
手腕再强,心气再高的女子也逃脱不了死神的镰刀,耄耋之年的她,此时已经不惧生死。
命人打造了一块精美绝伦的石碑,本以为是用来书写丰功伟绩,谁料,碑刻无字,只是雕龙刻凤作为装饰。
雕刻精湛的花纹在其上,使之在艺术审美上拥有至高的地位;不刻任何文字于其上,有千秋功过任由评说之意;刻着龙凤于其上,其实也有一种在后世眼中保持至高无上性与神秘性的意味儿。
在武则天在世时功过早已写定。所谓公道自在人心,武则天同样明白自己的所做所为,有的名留青史,有的将遭后世唾骂。干脆便什么都不写吧,是功是过,任由世间人评说。
反正在作为女皇时,武则天已经览遍山河万仞风光,已经将最尊贵最至上的皇权握于手心,已经站在过最高处俯瞰苍生掌握天下生死。
若是在意世人的评价便不会自立为帝,改唐建周;若是天下之人群起反对,她也无法完成她的女皇梦。她有当皇帝的魄力与才干,能够取李唐子孙而代之,朝臣与世人中大多也是明白人,因此并未大肆反对。
唐王朝是一个开放包容、繁荣圣明的王朝。唐王朝成全了这位奇女子的帝王梦,这位铁血红颜也给了大唐繁华盛世。
后记
武则天是我从小就欣赏感佩的女子,十分喜欢她。这篇文章以及打油诗是一年前所写。
前几日去了西安,关于西安很多都是在书本以及电视中看到,如今终于有机会亲眼看看西安,当初的盛世长安。
最后一日,去秦始皇陵时,讲解员提到西安有七十二座帝王陵墓,只有两座陵墓没有被盗过,一是秦始皇陵,二是武则天和李治的乾陵。
此时,才恍然,竟然只去了各种攻略推荐的地方,忘记了去看看乾陵,去亲眼看看那无字碑,只好留在下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