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升降主病提纲诀
中气如轴经气轮,旋转升降是平人;
胃胆包心膀肺降,脾肝三小肾肠升;
五行生克原一化,六气和合病则分;
温清补泻复升降,圆运动法说与君。
中气如轴经气轮,旋转升降是平人者,人身十二脏腑之经气,行于身之上下左右,左升右降,如轮一般。
中气在人身胸之下脐之上,居中枢之地,如轮之轴一般。
中轴左旋右转,轮即左升右降。当升者升,当降者降,是为阴阳和平无病之人。
如十二经气,当升者不升而往下陷,当降者不降而往上逆,便是有病之人了。
胃胆包心膀肺降,脾肝三小肾肠升者,十二经中,胃经、胆经、心包经、心经、膀胱经、肺经六经,由右下降,脾经、肝经、三焦经、小肠经、肾经、大肠经六经,由左上升。升由左而右,降由右而左。
中气左旋右转,则十二经气左升右降。升经降经,左右皆同。言左升右降者,十二经的升降主干也。
五行生克原一化,六气和合病则分者,五行乃一气之升降浮沉所变化,生是气行先后的作用,克是气行对待的作用。
六气和则合而不分,六气病则分而不合。六气之中,一气偏衰偏盛则病,一气独绝独胜则死。中气伤则偏胜偏衰,中气亡则独绝独胜。六气分而不合,即是升降乖错,其实先由中气之旋转无力也。
温清补泻复升降者,各经之病,无非虚实寒热。治病之法,无非虚者补之,实者泻之,寒者温之,热者清之。而虚实寒热之病,无非升者不升,降者不降。
补泻温清之法,无非逆者降之,陷者升之,复其升降之旧而已。但经气如轮,中气如轴,中气乃经气之根本。升降上下左右之经气,须先照顾中气。如轻病转重,必是中气为医治伤,重病致死,必是中气为医治脱。如轻病不医自愈,必是中气自己复元,大病治愈,必是中气为医恢复。所以治病须治中气也。
圆运动法说与君者,中医学理,根于河图。《内经》、《难经》之理,《伤寒》、《金匮》之法,一个河图尽之矣。历来解释河图者,都解不出其所以然,且并不知医理医法即在河图之内。河图者,空气升降之表示,河图之理少有人知,于是中医古法遂失。此中医学所以各执其是也。今欲整理中医成为有系统的科学,非将古法恢复不可,中医古法,即是河图升降的圆运动。
胃经不降主病诀:
胃经不降呕吐哕,嗳痞胀眩惊不寐;
血衄痰热与渴烦,浊带遗利鼓肿辈;
实则发狂或食停,其他皆是虚之类;
胃是诸经降之门,肺胆不降胃受累。
呕者,有声无物,常觉由胁下冲上,甚则呕出绿色苦味之水。此病虽现于胃,实由于胆经不降,逆而上冲,故胃经不能下行而作呕也。(清降胆热,温补中气,兼降胃气,并升三焦经气。)绿色苦味之水,即是胆汁。
吐者,有物无声,吐后少有继续再吐者,不似呕之连接不已,非呕不快,日夜不休也。朝食暮吐者,脾弱不化。(温补脾土,兼降胃土。);食入即吐者,胃间有虚热也,(清降胆胃。)有大便干涩,十数日始一行,因而胃逆食吐者,则全属土虚津涸也。(降胃润肠,兼补中气。);朝食暮吐而尺脉较弱者,水中火弱不能生土。(温润肾家。)
哕者,稍有呕意但无声,稍有吐意但无物,俗所谓发恶心是也。如久病之人而哕,是中气将绝,胃气将败也。(大补中气,兼养胃阴。);如无病而哕,则中气虚而兼浮热也。(清降胆胃,和中去滞。)
此外还有一种打呃忒.由腹中上冲上脘,声大而且震动全身,则热滞也。(清热舒滞。)
嗳者,嗳酸也,宿食停在胃间,阻隔胆经降路。胆属阳木,木郁生热,热郁作酸。嗳之现状,只觉咽中有曾食之物,翻上作酸,仍下去也。(去滞清热。)
痞者,胸痞也,胃经不降,凡胆肺诸经皆无降路,故胸间痞闷也。(有寒则温补中气,有热则清降胆胃。)
胀者,胃经自头走足,胃经不降,故头项、胸腹作胀。但此病多兼胆经之逆与本经之滞。(理滞降逆,调木顾中。)湿热作胀。(去湿清热。)
眩者,头目晕眩也。胃经右降,则头目诸经亦降,有如新秋凉降,天际清肃。否则热逆化浊,上重下轻,故眩晕也。清降胆胃,(补中去滞。);如并无逆热而眩者,必兼肾肝阳虚,不能上达也。(温补肾肝,收敛浮阳。)
惊者,胃经不降,胆经上逆,相火飞腾也。(清降胆胃,温补中气。)
不寐者,胃经不降,胸间阳气不能下降以交阴气也。阳入于阴则寐,阳出于阴则寤,人与造化同气,故夕寐而晨寤。胃经不降,故不寐也。(降胃补中。);亦有肾寒不寐者。(温肾补中。);亦有胆寒不寐者。(温补胆经。);亦有经络滞塞,阳气交不了阴气不寐者。(活络通经。)
血者,吐血,衄者,鼻血也。吐血衄血,有寒湿、燥热之殊,而皆原于胃气之不降,而又兼肺胆之逆。
寒湿吐血,则黑而成块。温补中气,(燥土降胃,兼敛肺金。);燥热吐血,则鲜红不成块。(清润火金,兼养胃降胆。);寒湿衄血,额角不疼,鼻不干。(敛肺兼强中降胃。);燥热衄血,额角疼,鼻干。(清降胆肺,养中去滞)。但血去阳虚,亦有燥热之后。寒湿续起者。(先清后温。);如血去阴虚,阳泄化火,内则土败,外则热增,较寒湿难治。(敛肺降胆,清热养中)。
痰者,人身水升化气,气降化水,气化之水,被火熏蒸,降不下去,于是成痰。
痰色黄而稠,为相火虚逆之痰。(清降肺胆,温补中气。);如痰白而胶粘,为相火伤阴,阴虚液涸之痰。(润肺滋肝,调中去滞。)皆由于胃气之不降也。如痰清兼水,此中寒水逆之痰。(温中降逆)。
热者,胃阳有余,不能化阴下降,周身壮热。
四肢秉气于脾胃,胃阳热盛,四肢且出热汗也。(清降胃热)。如食后胃里觉热,或胸间觉热,是胃阴枯少,不能藏阳,孤阳外散,中气将亡。(温中润木,清养胃阴);
渴者,燥气、湿气耗伤津液也,燥伤津液者,津液为燥气所吸收。
湿伤律液者,湿与津液本是一气,既化湿气即不化津液,湿愈旺津愈涸也。
如胃气顺降,则湿归水道,湿渴自止。(燥土利尿,降肺达木)。
胃气顺降,阴降津生,媒渴自愈也。(补气清肺)。
燥渴者饮必多。湿渴者饮必少,或虽渴不欲饮,或饮后仍吐也。
烦者,胃经不降,心经与心包经无路下行,此二经皆主火气,火气降则神清而心宁,火气不降则神乱而心烦也。(清热养中)。
如非火热而心烦,是胃阴亏乏,不能下降,阳气散越,极是危险。(养阴补阳,兼温中气)。
浊、带、遗、利,浊者,小便后有白物;带者,阴户常有水湿稠粘之物;遗者,梦中遗精;利者,天明腹泻之利。
此四病皆下焦之气封藏不住,不能上升之故。但下焦之气封藏上升,必须先由上焦之气收敛下降。(清降胆胃,敛肺去滞,不宜温中,忌助疏泄)。
胃经者,上焦气降之总机关也。胃经不降,故下焦不能封藏。至于胃经热而下利者,(泻热降胆,调中去滞),则伤寒少阳、阳明热证有之,内伤少有。热则气动,动则下利也。
此四病兼有肝木疏泄之过,宜兼调木。
鼓肿者,气郁则鼓,水郁则肿。以指接皮肉,随指陷下,皮肉不起,为水肿;外似水肿,随按随起,为气鼓。
皆因胆热阻碍中气,以致胃经不降使然。因水化气则不肿,气化水则不鼓。气水变化,全赖中气活泼,旋转升降,膈膜腠理,舒利清通。胆木横逆,阳热郁塞,中气枯滞,膈膜干涩,腠理团结,然后气不化水,部而成鼓,水不化气,郁而成肿。
此病夹杂,甚难为治。而胃经不降,实又为膈膜腠理干闭之原。因胃降则津生,津生则气机活泼,而后旋转升降,流通无阻也。(气鼓降胃、降胆兼降肺经,水肿降胃、降胆兼升肝脾),此二病,非老手难办。
实者发狂或食停,其他皆是虚之类者。发狂,弃衣上房,力大气盛,乱骂跳跃,不可制止也,惟伤寒胃腑实结之证有之。或不发狂,而潮热,手足汗出,腹满痛,拒按,六七日不大便,谵语,此为胃阳太过,不能下降,应用寒下药之实证。(润燥攻坚。)。
停食亦有实证,必嗳酸,恶闻食臭,恶寒,发热,头疼,腹满痛,拒按,下利清水,舌起黄胎,厚而且燥,面垢气粗。必如此方为实证。均可用寒下之药。如不兼腹痛拒按、下利清水者,亦停食之虚证也。(去滞调中。)。
除此二证之外,其他一切胃经不降之病,皆是中虚胃逆或中滞胃逆。皆宜补中降胃或调中降胃,不可轻用寒下之药。
胃是诸经降之门,肺胆不降胃受累者,人身中气如轴,经气如轮,轴运轮行,轮滞轴停。中气左旋右转,经气左升右降。中气在胸下脐上,居脾胃之间。中气左旋,则脾经之气升,中气右转,则胃经之气降。
脾升则下焦诸经之气皆升,胃降则上焦诸经之气皆降,故曰胃是诸经降之门。但肺经不降,木气上冲,胆经不降,相火逆腾,胃经亦受其累不能下降。故治肺胆二经不降之病,须调补中气,并降胃经。而治胃经不降之病,亦须调补中气,并降肺胆二经也。
凡上逆诸病,皆以胃经为主,中气为根。
2. 脾经不升主病诀
脾经不升利清谷,满肿带浊脐下筑,
便血后重腰膝酸,关节湿疼冷手足;
身重口干不用肢,黄疸疟癥皆虚目;
脾是诸经升之关,肾肝不升脾反覆。
利者,泻稀粪也。大便滑溏,亦近乎利。清谷者,食谷不化,清粪中带有谷也。
胃主容纳,脾主磨化。胃气降则善纳,脾气升则善磨。脾阳下陷,不能磨化食谷,中气凝滞,水不能由小肠化入膀胱,遂入大肠而为下利。
无病之人,三焦相火、小肠丙火升于脾土之下,中气强旺,故脾经不陷。肝阳上达,疏泄之气畅,故小便通调,而大便不溏。此病虽脾经不升之过,而肝肾二经亦有连带之过。肝经之过,在不能疏泄水气,故湿停而脾陷。温达肝阳。肾经之过,在不能封藏相火,故火泄而脾陷也。(降 胆敛肺,以藏相火。)。如无他经关系,只温燥脾土。
满肿者,脾经不升,气不运则满。(温运中气)。
水不运则肿,停水窜入经络,溢于皮肤,故肿也(燥土疏木)。参看胃经不降条。
胃经不降 者,多阴虚。(降胃敛肺,兼养中气。);脾经不升者,多阳虚。(温补肾肝,兼润风木。)。满,即是胀。
带浊者,湿热下泄也。
女子病白带,男子病白浊。脾土主湿,脾经不升,故湿气下注而病带浊,其间多兼肺肝之热。肺金失其收敛,肝木肆其疏泄,则湿气不收。而浊带皆见于小便,因小便乃肝木疏泄之熟路也。(敛肺润肝,不可燥湿)。
脐下筑者,脾经不升,肾肝清阳,无路上达,因而下陷化寒也。
肝木主动,升不上来,故脐下筑痛。(调中击滞,兼温肾肝)。脐下筑本肾家寒胜之病,然使脾土之气不衰,力能制服寒气,不病此也。
筑与冲不同,筑往下,冲往上,冲为肝肾之热,筑乃肾肝之寒。。(滋养肝肾)。
便血者,大便时下血也。脾经不升,湿气郁瘀,阻碍肝经上升之路,肝经郁陷,往下疏泄,故大便下血。(温肾达肝,除湿清热。)。
木气一陷,肾中阳泄则寒生,木郁生火则热作。总原于脾湿而不升也。(年久便血,去滞扶脾,补肝敛肺。初便血者,去滞清热)。
后重者,大便时肛门坠重也。脾经寒陷,阻碍大肠经与肝经升之路,金木双陷。金气主收敛,木气主疏泄,木欲泄而金敛之,金欲敛而木泄之,故愈利愈不通,而肛门重坠也。(养木除湿,清热温寒,兼舒金气)。
后重而便脓血者,乃肠中脂膏,被木气冲击而下。世谓红色为火,不知并非火也,惟调为滞,则诚然耳。然不可攻滞,只可理滞,此病即痢疾。如不病痢疾而后重,则下虚也。
腰膝酸者,脾湿下注,肝肾之气,郁而下陷也。(燥土暖水,温润肝木)。
关节湿疼者,脾经下陷则生湿,湿气淫溢于关节,气脉不能疏通,故关节疼。(燥土暖水,兼清木热)。
冷手足者,脾主四肢,脾阳陷败,不能达于四肢,故手足冷也。(温补中气,兼温肾气)。外感恶寒之冷,手足与身俱冷,乃自己觉冷,乃恶寒也。此则手足真冷,乃虚证也。痰滞而阳气不通,手指亦冷,自己却不觉冷也。(调痰理气,阳气自通)。若内热而手足厥冷,当清内热,不在脾经不升之内。
身重者,脾经上升则湿气化水而成汗溺,脾经不升故湿气停瘀而身重也。(除湿燥土)。如胃热极而身重,当清胃热,不在脾经不升之内。
口干者,脾阳上升,气蒸生津则口不干,脾经不升,口无津液故干。虽干却不思饮,与因燥而渴者不同。(温升脾阳,兼补中气)。
不用肢者,脾主四肢,脾阳上升则四肢轻灵,脾陷阳败,阳气达不到四肢,故四肢不举,不听使用也。(温中燥土,兼调荣卫)。
黄疸者,脾陷湿瘀,小便不利,肝阳郁而为热。木主色,木热传土,故目黄,皮肤、汗、尿、爪甲皆黄,其色黄如栀子。发热作渴者为阳黄。(清热除湿)。不热不渴者为阴黄。(温补脾肾,兼清湿气)。木主色,详原理篇。
疟者,寒热往来,抖战汗出,病去人安,次日又发也。脾主磨化,脾经下陷,磨化力弱,肠胃经络有所停滞。火气又衰,不能蒸发使之化汗而去,因而阻碍胆经与荣卫循环之路。故寒热往来,发作有一定之时。卫行不通则恶寒,荣行不通则发热。荣卫交争,则寒热并作,争而仍和,则汗出病解。(理中去滞,兼调胆经)。发作日早者,阳复易愈。隔日一作者,病深愈迟。而脾经磨化力弱,为极大原因。荣卫详原理篇。
癥者,血气不能畅行,瘀积而成之块也。
脾主磨化,脾经下陷,磨化力弱,故一切瘀积日积日深,而癥病成也。(养中补气,磨积消瘀)。
皆虚目者,凡以上诸病一名目,皆虚病。
如认为实而肆用攻下之药,必轻病治重,重病治死。
因下陷之病,只宜升法治之,倘用下药,愈不能升,而大祸起矣。
脾是诸经升之关,肾肝不升脾反覆者,人身中气如轴,经气如轮,中气左旋右转,经气左升右降。中气左旋。则脾经之气升;中气右转,则胃经之气降。脾升则下焦诸经之气皆升,胃降则上焦诸经之气皆降。故曰脾是诸经升之关。但肾经不升,不能温生肝木,肝木不升,横克脾土,脾经必升而复陷。肾经不升,水中无火,土气无根,脾经欲升不能。故治肾肝二经之病,须调中气并升脾经,治脾经不升之病,须调中气并升肝肾二经也。凡下陷诸病,皆以脾经为主,中气为根。
凡下部之病,本是下陷,亦有因于上逆者。此必病象,固系不升,脉象乃系不降。如治中升陷,病不见愈,则调中降逆,病必愈矣。
凡上部之病,本是上逆,亦有因于下陷者。此必病象固是不降,脉象乃系不升。如治中降逆,病不见愈,则补中升陷,病必愈矣。
盖升降循环本是一气,上下左右,互为其根。降逆升陷为正治之法,由降逆以升陷,由升陷以降逆,亦为正治之法。
脾胃二经如此,他经亦如此。中气即脾胃间之气,故脾胃又为各经之主。
3. 胆经不降主病诀
胆经不降呕咳胀,耳目额腮口齿项;
消冲泄肾卫贼中,危哉寒下而热上;
协热下利与入室,往来亦非实邪状;
此经能决十一经,不独肝经升不畅。
呕者,有非呕不快之意。少阳胆经之病喜呕。因胆经不降,逆而上行,胆属甲木,其气主动,胃土被迫,不得不呕也。(补中清热,兼降胆胃)。少阳甲木,详原理篇。
咳者,胆以阳木而化相火,降入水中,则生肝木,下藏水中,则生中土,逆而不降,则火逆而刑肺金,肺气不能下行,故咳也。(补中降胆)。
胀者,胆经由头项循胁下行。逆则经气盘塞,故头项、胸胁发胀也。(补中降胆)。
耳目额腮口齿项者,胆经不降,横塞上冲,故耳痛,耳呜,耳聋,目昏,目赤,目痛,额角胀痛,腮肿痛,口苦,口痛,口酸,牙齿痛,项生结核,咽喉痛也。凡胆经上逆之病,皆系热证,但中下多半虚寒耳。(补中降胆,兼理逆热)。
消冲者,胆经不降,风火上动。饥而欲食,食并不多,食而复饥,渴而欲饮,饮后复渴。所食之食,所饮之水,皆被风气消去,并不化生津液,故病消也。
风火上冲,心跳气逆,故病冲也。(息风温肾,清热养水)。风气详原理篇。
泄肾者,肾水上升,全赖水中有火,此火即胆经右降之气也。胆经不降,肾中之火,拔泄外出,肾气便寒而往下陷也。(补中降胆)。
贼中者,胆经不降,则横塞中宫也。(清降胆经,兼顾中气)。详见“此经能决十一经”二句下。
危哉寒下而热上者,人身上清下温则无病,而上之所以清,下之所以温,全由于胆经之降。
胆经以阳木而化相火,此火降而在下则下温,逆而在上则上热。上热故下寒,下温故上清。下焦之火,中土之根,胆经相火下降,又全赖中土之旋转。医家见上热之盛,不知下寒已生,再以凉药清热,不知适以增其下寒,更以败其中土。中土愈败,胃土愈不能右降。胆火愈见上逆,上热愈见增加。至胆火尽化上热,全不下降,于是下焦全寒,中气败亡,人遂死矣,故曰危也。(温补中气,兼降胆经)。上焦、中焦、下焦即上部、中部、下部。
协热下利者,胆经上逆,火泄于外,下利之中,协有相火之热。(清降胆胃,温补中气)。
入室者,妇女经来而病伤寒,热入血室也。(清解胆经,补中降胃)。
往来亦非实邪状者,胆经属阳木化相火之经,居半脏半腑之界,此经不降,则阻碍阴阳交通之路,而现热往寒来,寒往热来之状。
胆经一病,多是热证,但都非实邪耳。(清降胆经,兼补中气)。
此经能决十一经,不独肝经升不畅者,胆居胃与小肠之间,为消化饮食,变化气血之枢纽。
人身中气如轴,经气如轮,气血皆化生于中焦,胆经不降,横塞中焦,轴滞轮停,各经因之都难升降,中气因之不能旋转。
《内经》曰:十一脏之气,皆取决于胆。言胆经下降,相火生土,而后中气旋转。各经之气乃能升降也。
胆经降则肝经乃有上升之根,如胆经不降,各经且皆不能升降,正不独肝经上升不畅也。胆经右降,则肝经左升。、
凡虚劳外感之病,多因胆经不降的关系。胆经下降,肾水之中乃有火气。水中之火,中气之根。胆经不降,水中无火,中土失根。中央气弱,旋转衰歇,四维升降,因之乖错。
相火既不下降,必定上逆,肺金被刑,不能下降生水,至此则水火皆亏,遂成虚劳。中土为饮食变化气血之原,如胆经不降,胃亦难降,脾亦难升。
甲木生风化火中,中焦津液又为风火所伤,干涸滞涩,旋转愈加不灵,百脉皆停,病遂重矣。故仲圣先师治劳之方。独重胆经与中气也。外感发热皆胆经不降,相火外泄。相火即泄于外,中下遂伏寒机。外感死证之速者,皆火去中寒之故也。
心包本属阴经,阴经无有不降者,其不降者,皆甲木之逆,中气之虚也。甲木下降,心包必随之降也。
4. 肝经不升主病诀
肝经不升痛遗淋,痢痔血肛汗疝豚;
便气阴寒诸下热,带月癥半漏吹崩;
目舌消虫躁厥缩,诸风百病尽虚征;
陷而忽冲成阳亢,欲平阳亢降胆经。
痛者,腹痛也。木气主动,而性疏泄,木气下陷,疏泄不通,则冲击而作痛。
人之腹痛而死者,水寒木枯,风生土败也。(温水达木,补中去滞)。
腿痛亦肝经不升(温养肝经),此属于肝经寒陷者,如陷而生热,亦能作痛。
木之母气为水,子气为火,故郁陷之病,不寒则热,皆能作痛。陷而生热,热清则木气上升矣。
遗者,遗精也。肾水主藏,肝木主泄。平人不病遗精者,木气条畅,藏气无恙,疏泄不妄行也。
此病初病与久病不同。初病如不因欲念成病者,即系吃动阳的食物,助动肝阳所致。(清木热,敛肺气);久病则系遗成熟路,半夜阳生,随着造化之气,动而疏泄矣。
饮食化精,积精化气,积气化神。久病之家,液亏络滞,精满不能化气,则阳动而遗出。
精之化气,须升降一周,既升而复降,又降而复升。升降无已时,即无时不化气,如何有满之时?所谓满者,络滞经塞,到向来精遗之日,升不过来,降不过去,故觉满耳。
此病以药力治愈者,须降甲木,舒乙木,养中气,去滞积,通经活络,庶易见效。
如系中下真寒,气陷不升而遗者,必不举阳,必无梦。此宜温补肝肾,并补中气,热药伤律,中病即止,不可久服。
至于收涩之药,则愈涩而经络愈滞也。
此病因肺、胃、胆三经不降而发者,亦复不少。盖经络干滞之人,必定阴经有伤,此三经不降,即伤津之渐。如以调中去滞、升肝降胆、降胃理肺之药,酌其病机,临卧服之,到子之后,腹间必有响声,上下活动,此即经络不道之处。得药复通,可望愈也。此皆有梦的遗精,如无梦而遗,须补中益气,使精气上升乃愈。
淋者,小便不通,溺孔塞痛也。木陷土湿,为此病之主因。痛者,木陷生热,冲击不舒也,而实由于中气之虚。如中气不虚,随陷随升。不成病也。(去湿达木,补中清热)。初病多热,久病多虚。
痢者,大便时里急后重。而下红白也。
此病五六月暑热湿盛之时,病者甚多。因热甚伤金,湿气下郁,肝经滞陷也。木气与金气俱滞,互为裹缠,故里急后重,日数十行,如误服补药,则滞气愈增,如误服下药,则下陷更甚。应参看脾经不升条。(温升肝脾,清降肺胃,去滞养中,补下皆忌)。
痔者,木火陷于肛门,为湿气所阻,升不上来也。发则奇痒恶痛,药力难达,由外熏蒸,较易见效,(温陷清热,去滞养中)。
血者,便血与溺血也。水寒不能养木,土湿不能达木,木陷而生疏泄,泄于后则便血,泄于前则溺血也。(温陷燥土,清热息风)。属寒属热,务要分清。溺血属虚者多(补血养肝,不可破血)。
肛者,脱肛也。中虚木陷,金气不收也。(降肺降胆,温中补脾)。脱肛乃肺经不降,因而大肠经不升之病。但如木气不陷,肛必不脱,因木气冲击故也。因气血凝滞,升降不灵者亦不少(疏通凝滞,兼补中气)。
汗者,盗汗也,阴汗也。胆木不降,因而肝木不升,疏泄郁陷,则阴囊两旁出汗。(降胆温肝,补中敛肺)。肝木不升,因而胆木不降,疏泄浮动,则寐即出汗。寐主阖.当阖而反开,故曰盗也。(敛肺降胆,清热调中)。凡出汗皆木气之疏泄,如夏月出汗,乃木火之气使然。如外感之病,汗出病愈,乃荣卫复和而津液生也。
疝者,睾丸肿硬而痛也。肝木下陷,阳气不达,欲升不能,故气滞而作痛。
肝木下陷,肾水必寒。乙木下郁,必生邪热(温下清热,去滞养中)。
豚者,奔豚也,俗呼为母猪疯。病发则有形由少腹上冲于胸咽,如豚之奔也。
欲作奔豚,必先觉脐下悸动,腹痛,恶寒,发热,热气由少腹上冲胸咽。正发之时,七窍火发,昏迷欲死。此病全由中虚胃逆,水寒木陷之故。
木陷根摇,动而上冲,则生上热。热为标,而寒为本,中气被贼,故能直冲胸咽也。调木养土,(温寒清热)。
便者,大小二便也。二便之输送,全由肝木疏泄之气主之。疏泄太过,则泻利而便多;疏泄不厦,则闭癃而便难也。
因热因寒,皆能病此,随病治之。(热则滋润脾肝,寒则温暖肾肝)。
气者,矢气也。(即俗云放屁。)肝木不达,则郁滞而矢气,有寒热虚实之不同。
虚寒不臭,实热极臭。(调中调肝)。
阴寒者,阴头寒也。
阴头者,诸筋之所聚。肝主筋,肝经不升,阳陷生寒,故阴头寒。胆经不降,相火拔根,阴头亦寒。缘甲木相火,降而藏于水中,水气温暖,而后乙木得根,水暖木温,故阴头不寒也。(降胆滋肝,补中敛肺)。
诸下热者,下焦诸般热病也。
平人上清下温则无病,下焦温暖者,火气之内藏也。下焦之火,只有不足,断无有余,故下焦无病热之理。
凡诸下焦病热之病,皆肝木之气,不能上升之故。因木气之中,原胎火气,木陷生热,皆是虚病,无有实病(补中降肺,兼清木热)。
带者,妇人阴户下浊湿之物也。土湿木热,湿气下注,木气疏泄,故 有此病。而因于肺金不能收敛者,尤多也。(敛肺降胆,去滞清热)。
月者,妇女之月经也。脾肾二经,阴阳皆足,养住木气。木气和畅,则月经无病。
如肝经下陷,则郁怒而生风。风主疏泄,疏泄太过,则月经来早,疏泄不及,则月经来迟。总由中气先滞也。此病乙木下陷,由于甲木上逆者居多。如中气不滞,甲木虽逆,随逆随降,甲木下降,乙木必上升,木气调和,疏泄适宜,月经无病。
癥者,癥瘕痞块也。有定在曰癥,无定在曰瘕。
肝阳疏泄,性本流通。脾阳运行,专司磨化,如其下陷,则郁而不通,腹中之饮食、血水、气痰等物,便积聚不化,而成癥瘕。
此病虽为肝脾两家主事,然中气能旺,甲木能降,肺气清肃,自不病此。因下焦水火二气,全由上焦降来,肺降生水,胆降生火,水火俱足,肝脾自升,癥瘕自然消化。
半者,半产也,即小产。肝家之血液不足,肺家收敛不住,则下陷而病半产。(调中养肺,润木滋阴)。
漏者,怀孕数月而见血也。腹中原有瘀血,阻碍肝经升路,木郁风动,疏泄妄行,故漏下也。(润木息风,养中去滞。)。如腹中原无瘀血而漏者。(脉热者,清热健脾;脉寒者,温肝养肾)。
吹者,妇女阴户有声如吹也。
土湿木郁,疏泄妄行,则病阴吹。(去滞除湿,升肝理肺)。此病必有癥痼沉寒,阻塞气道,不然,不至疏泄而成声。
阴挺之病亦然。挺者,阴中有物挺出。寒湿下郁,故凝结有形也。(去滞除湿,温补中下)。
崩者,血崩也,女子肝肾阳弱,则病血少而经闭。妇人肝肾阳盛,则病火动而血崩。
妇人四十以后,阴津渐涸,收藏气衰,甲木不降,乙木不升,木陷而生疏泄,必多病此。(清木补肺,去滞调中)。
既崩之后,血去阳亡,正气立竭者多,未可概以阴虚论也(大补元气)。
目者,目病也。胆木上逆,目病热痛,肝木下陷,目病寒痛,皆兼赤痒流泪。
目病服凉药而不减者,必中下虚寒,而肝阳不升也(温补中气,兼达肝阳)。如目神不足,必是肝肾精亏。
舌者,舌卷也。舌为心窍,肝为心母,肝阳下陷,故舌卷也。(温补肝脾,养血顾中)。
舌卷亦有热极伤津者。(温病有之)。
消者,食后又饥,饮后又渴,风消津液也。
此病如将胃气消伤,则中气全败,便成不治。虽肝木不升而病消,然胆木不降之过亦不小。盖胆木下降,则水中有火,水温木和,何至郁陷生风,疏泄肆行,至于如此之甚也(滋肝温肾,补肺顾中)。
虫者,土湿木郁,木郁热生,则化虫也。
见于大便者,随木气之陷;吐由口出者,肝阳下陷,下寒难居,下寒则上热,虫上寻暖处,则由口出也。(温下清上,养木敛风)。
近来主张杀虫,杀虫之药,极伤胃气。不燥土湿,不达木郁,不温下寒,不清上热,而徒杀之,随杀随生,木气杀尽,人遂死矣。
躁者,不烦不热,而身体躁动不安也。木陷阳亡,中气失根,则躁动不安。大病将死,多见此也。(温养水木,回阳补中)。
厥者,手足厥冷也。木陷阳亡,则手足厥拎。如下利之病,手足发厥,病即危险。(大温中下,迟则难救)。如无下利之病而厥者,或因气阻、痰塞、食停,气通、痰活、食消,厥即自愈。(理气顺痰,清滞调中);内热而厥,不在肝木下陷之内。
缩者,肾囊缩也,木陷阳亡也。(大温中下,兼补肝血)。
诸风百病尽虚证者,经曰:风者,百病之长,五脏之贼,凡燥、湿、寒、热之病,夹有木邪者皆是。
人身之病,不病下陷,即病上逆。凡逆病即有胆木之邪,凡陷病即有肝木之邪。
木邪,即风气也。胆木克胃土,伤肺金,拔肾阳;肝木克脾土,泄肾阳,耗阴精。二木为病,见湿助湿,见燥助燥,见寒助寒,见热助热,故曰:风者,百病之长,五脏之贼,皆虚病也。凡此皆非外感风邪之“风”。
即中风一病,亦中气虚亏,金气收敛不足,木气疏泄偏盛(养肺平胆,防之于先)。其原因在于平日阴伤阳亢,一旦喜怒,饮食起居不谨,忽然肝阳上升,胆阴不降,升降不匀,遂偏倒于地。一倒下地,火盛者,中气复得快,则痰开而热作(补中清火,化痰通经);火衰者,中气不复,则气脱而死(温补中气,忌用凉药);不语者,阴阳荣卫分离,脏腑之气不通也。其偏枯者,荣卫分而复合,不能复升降之原,一方偏少,一方偏多也。
此“风”即自已风木疏泄之“风”,并非中太空外来之“风”。如中太空外来之风,不过中在经络,口唇斜动之轻病。然亦自己之风气偏动,乃能与外气合邪。欲知外风原委,须于伤寒荣卫求之。
中风本属乙木过升,而甲木不降之病,应与胆经条“消冲泄肾又贼中”参看。然其初,未有乙木不陷而生风者,因乙木不陷,肝阳必足,肝阳既定,胆阴自旺,未有胆阴足而不降者也。胆经降,则水温而木和,风自何来也?陷而忽冲成阳亢,欲平阳亢降胆经者,缘肝木本主上升,断无升之太 过而上冲者。升而上冲,此胆经不降之过也。盖甲乙升降,一气如环,肝经升而胆经不降,则肝阳不能化阴,故上冲耳。肝经不陷者,虽胆经不降,亦不上冲。肝经不陷者,肾水必温,乙木有根,阳和敷布,虽胆经不降,只现胆经不降诸病,不至遽成阳亢。惟乙术下陷,根寒气枯,木枯化风上升,胆经又不能下降,则冲而成阳亢。阳亢之极,金水收藏之气不足以救之,则卒倒而成中风(补中降胆,敛肺养肝)。
其中风之先,必现不寐,头昏,阳举遗精,行步不稳,喜食善饥,麻木肉跳诸病。见此先兆,先为治之,不病中风。惟肝阳上冲之病,治之之法,绝无平之往下之理。胆降肝升,原是一气,欲平肝经上冲之阳亢,惟当降胆经而已。
春气居冬气之后,夏气之先。阳弱火微,乙木易于下陷,故少年多病木寒。津液耗伤,木气枯老,乙木易于上冲,故老年多病木热。调中气而降胆经,此经方治虚劳之大法也。
调中气而降胆肺,正以复生水藏火之原,以培生气之根也。降心火,敛相火,生肾水,利水道,清气道,固皮毛,充表气,化津液,敛阳气,生阴气,皆肺金右降之能事也,而胆经不降,生火刑金,肺金能事坏矣!
坚大便,缩小便,化饮食,分水谷,温肾水,培乙木,生中土,运中气,皆小肠丙火、三焦相火之能事也。而胆经不降,丙火无根,相火外泄,火气能事坏矣!
进饮食,化气血,储中气,司上焦诸经下降之关,掌阳气化阴之令,封藏肾气,固秘阳根,胃土右降之能事也。胆经不降,横克胃土,胃土能事坏矣!
立生命之基,司化之本,聚众阴之会,化元阳之根,生土气之源,作心神之始,受谷精,生乙木,胎春之和,为寿之征,肾水善藏之能事也。肝木不升,往下疏泄,藏德受伤,火泄水寒,肾水之能事坏矣!
消化饮食,运动中气,司下焦诸经上升之关,开阴气化阳之路,转轮百脉,掌握生机,脾经左升之能事也。肝经不升,横克脾土,脾土能事坏矣!
十二经中,肝胆二经,权利独大。肝经之升,又全赖胆经之降,以水中有火,则乙木温升也。而水中有火,全由甲木下降也。是肝胆二经中,胆经又为肝经根本,人之衰老病死,全是乎此。中气为人生之本,未有胆经不降,中气能健旺者也。
5. 肺经不降大肠经不升主病诀
肺经不降咳痰短,汗百痿痈烦寒喘;
声泪涕喉肿晕鸣,胆胃肾痨殃非浅。
大肠不升痔漏肛,泻利此经不尽管;
便坚肺胃痛肾寒,热实肠痈与外感。
咳者,气逆而积于肺,肺不能容,则咳而出之也。咳之为病,中虚而肺胃不降,是为总因。
其间有风、热、湿、燥、寒之不同。
因风咳者,多在下半夜与天明时。木气为风,风主疏泄,半夜天明,阳生木动,故风气上冲也。此为阴虚之证,其痰白而腔黏(润木清热,降肺养中)。
因热咳者,喉间痒而无痰,乃火气之逆(清热润肺,舒气养中)。
因湿咳者,痰黄而多,乃土湿停瘀,隔住相火下降之路。痰黄既是相火之逆,中下却是虚寒。燥土温中,兼清胆肺。
因燥咳者,痰色亦白,或无痰。津液干枯,觉喉管有辛辣意也(润肺养津,和中调气)。
因寒咳者,痰清夹水而不胶粘,就枕则咳甚也(温降肺胃,兼补中气)。
风、热、燥三气相近,湿、寒二气相近。下伏湿、寒。上见风、热、燥者亦不少(清风润燥,兼温中气)。
痰者,肺胃不降,下焦上升之气,甫经化水,因被相火熏蒸,不能下行,停积而成者也。
相火不足,不能上熏,则成水饮而不成痰,饮家必头眩,胸胁满,或不得卧,喘而气短,或心下悸,心下坚筑,或渴而恶水不欲饮(发汗利水,或保中攻水);如成痰者,便不外上述风、热、湿、燥、寒各项。
不过阴虚风动之人,虽因肺胃不降,亦原下焦阳气上冲,使肺胃两经,欲降不能,下焦阳气上冲者,胆经不降之过。
至于痰厥之病,卒然昏倒,吐出痰涎然后清醒,此则脾肺皆虚、中气枯滞是其病本,木火冲动是其病因。
其有不见而知,不闻而觉,属于痰之怪症,其理不可解。
短者,短气,吸气困难也。
此胸中必有水饮阻隔,气不顺降,故觉气短(泄水保中);如无水饮,必有风热上冲,使气难降,故觉气短。
如无以上二因而气短,则呼吸不能归根,此中气大败,有升无降,元气将拔,不独肺经不降而已也(温养中下,补肺降气)。
汗者,出汗也。肺经收敛偏弱,肝经疏泄偏盛也。
稍动即汗出者,肺虚不收而中虚也(补降肺气,降胆补中);
饮食汗出者,胃有虚热上逆,肺经受伤,降不去也(清热养中);
寐则汗出者,肝木升泄,胆木不降,而肺金不敛也(润木息风,调中敛肺);
人死汗出如珠不滴者,肺气全败,阳气脱根而上飞也(大补元气,兼敛疏泄);
至外感出汗,另详伤寒荣卫中。
百者,百合病也。
此病由于肺经不降,邪热瘀积。将肺家清肃之地,变为昏浊之场,令人欲食不食,欲寝不寝,行坐不安,昏烦莫名(清肺去热,切忌补中)。
此病伤寒之后,往往有之。盖肺朝百脉,肺热而百脉皆热,故有如此现象也。
瘘者,肺痿也。此病有寒热之分。热痿者,津液亏伤,能食而腿膝软,不能行步。肺朝百脉,肺热则百脉皆热,故腿膝软也(清热养肺,忌补中土);寒痿者,吐涎沫而不渴,遗尿,小便数。肺气虚寒,收敛不住也(温补中气)。
痈者,肺痈也,咳而胸满痛,咽干不渴,时吐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下痰保中 )。初病可治,已成难医。
烦者,心烦也,火逆伤肺,肺不收敛,火气散漫,故心烦也(清降胆胃,兼养中气)。
寒者,恶寒也。肺本生水而主卫气,金性凉而水性寒,肺气不降,郁而现其本气,故觉皮肤生寒也(温降肺气,兼养中气)。
喘者,气不下降,口张肩摇,胸胁扇动也。
有肺燥而喘者,燥则不能清降也(清燥泄肺,兼养中气);
有心下有水气而喘者,水阻肺气不能下行也(泄水养中);
有外感卫郁而喘者,卫气与肺气原是一气,卫郁则肺气不降也(发散卫气,兼养中气);
年老之人动则发喘者,中虚而阳燥,肺虚而不敛也,调中养阴,补肺润木。
有肝肾干枯而喘者,风气上冲也。(滋木养肺,兼顾脾土)。
有土湿而喘者,湿则不运,肺气逆也(燥土调中,兼降肺胃)。
声者,声哑也。湿气逼住火气,肺金不能清降也(除湿敛肺);
泪者,肺金不收,风木疏泄而液出也(上清胆肺,下补肾肝,兼养中气);
涕者,肺气上逆,积液成涕。
热湿混合,不能下行,则涕稠而黄(温中燥土,清热补肺);
肺热不敛,则涕清,不稠不黄也(降肺,养中,清热)。
喉者,咽喉痛也。
肺气清降,则木火不逆。咽喉为手足三阳升降之路,中虚肺逆,火气上炎,故咽喉作痛。
此病无论是寒是火,中气总虚。清上热而伤中气,一见腹泻.则烧热大作,下焦之火,因中气不能照转之故,全行逆而不降,则热尽而人死。故孙真人千金方,专以温补中气为主。
现今通用养阴清肺汤,尽是寒中败土之药,体强热盛者服之,亦偶见效,体弱之人,无有不为此方所误者。因热在咽喉,而中气则多虚寒,养阴清肺汤,寒败中气,故人死也。
此病得于冬春之变者,木火升也(补中降肺);得于秋晴气暖者,金气燥也(润燥顾中);得于暑月雨后者,湿气夹热也(去滞清热,兼顾中气);得于外感者,卫郁也(清降肺气,兼补中气)
喉病有白喉、红喉之分,详温病篇。
肿者,水肿也。木主疏泄,金主收敛。两得其平,气道通调,水道清利,不成肿病。肺金不降,收敛气衰,气水不得顺降,则溢于皮肤,滞于经络而成肿病也。(参看胃经条下)。
晕者,头晕也。肺气不降,浊热逆冲,上重下轻,则头晕也(清降肺胃,除湿温中)。此病受累于甲木不降者居多。如无肺胃上逆之脉象而亦晕者,非痰滞即阳越也(理气顺痰,补中敛阳)
晕与眩不同,眩出于目,晕出于脑,晕眩俱有中下失根之意。
鸣者,耳鸣也。肺金不降,胆木逆冲,故耳鸣也(清降肺胆,养木补中)。
胆胃肾痨殃非浅者,痨病初起,因木气之疏泄,痨病之成,因金气之不敛(敛金养木,补中去滞)。
肺金不敛,胆木无制,则上逆而克胃土,化火而伤胃液,刑克肺金。肾水无源,相火拔根,中气遂寒。热灼津枯,阳飞阴绝。皆由肺金不降,收敛不行之所致。故曰殃非浅也。
凡老年人之肺气不收者,即伏阳亢风动之根,不可忽也。
以下为大肠经不升之病。
痔漏者,粪门有疙瘩,奇痛奇痒而漏水(清热除湿,温中降肺,兼升大肠经)。
肛者,大便后肛门陷下也(补肺降胆,补中温肾),木火下陷,故痔。脾湿下注,故漏。
大肠之气,因虚因滞不能上升,故肛门下坠也。
泻利此经不尽管者,热利乃木气疏泄,寒利乃脾阳下陷,大肠经无甚责任(有热清热,有寒温寒)。惟痢疾之里急后重,则大肠金气之滞(舒金调木,去滞养中),
便坚肺胃者,大便坚若羊矢,数日始一行,此肺胃津液干缩,饮食噎隔,不能顺下生津,故大肠干枯而大便结也。( 润胃养中)。如便坚因于寒 者,无阳气宣通,金气因而结燥也。若热实可用下药之便坚,则胃与大肠俱热矣。
痛肾寒者,肛门居脏腑之下,其气上升,肾寒无阳,升不上来,反往下筑,故肛门痛也(温补脾肾)。此种疼痛,令人难忍。
热实肠痈与外感者,大肠不病实病,惟肠痈与外感之伤寒阳明承气汤证,乃为热实之病。详证治篇。
6. 心经不降小肠经不升,心包经不降三焦经不升主病诀
心经不降神明惑,舌红非常并非热;
小肠不升分水难,腹痛尿赤大便白;
心包不降觉心烧,肾水增寒中土绝;
三焦不升水土寒,少腹干热乃木邪。
神明惑者,心经属火,为神明之所出发,火降则神清,心火不降,热气上炎,故神明昏惑也。(清肺补中。 )
舌红非常并非热者,舌属心,心属火,其色赤。心火下降,交于肾水,则色不赤,心火不降,故见赤色。此乃中气极败,不能旋转,故火不降,而见赤色,(温中降火)。
中败火逆,舌虽赤而目眦、唇龈则淡白。中土生于火,即生于由上焦降入下焦之火。
此火既因中虚,降不下去,下焦水中,已无火矣,土气已无根矣,土气无根,故唇色淡白,此为假热。
如舌赤而系真热者,必舌本绛赤,舌上有黄胎而厚,唇与牙龈皆赤,面色必黄垢而匀,不见虚象,粪必金黄,肛门必热也。
如舌赤而无黄胎,唇龈目眦不赤,或唇龈目眦虽赤,而面色青黄赤白杂现,并非黄垢而匀,必是中气大败之虚证,中气大败,不能调和,故各色杂现。
小肠不升分水难者,水谷入胃,脾阳消磨,经小肠丙火与三焦相火之热力,运动变化,水气渗入膀胱,谷渣输人大肠,是以大便干而小便利。
土湿流通,中气健运,百病不生。
丙火不升则陷,陷则化寒,寒则无运动之热力,故水与谷渣都入大肠而生泻利也(温补中下)。小肠丙火,在中气之间。
腹痛尿赤大便白者,丙火下陷,陷则化寒,腹寒则木郁,故腹痛(温润肝脾)。小肠丙火之气,本主运化,丙火不升,则陷入水府,故尿赤(温中补土,不可清热)。火既陷入膀胱之中,必出于脾肾之外,土中无火,故大便白也(温补中下)。
心包不降觉心烧者,心包经属相火,其气本热,无病之人,心不觉烧者,心包火气,降入水气之内也。
如其觉烧,是心包相火不降也(温补中气,清降逆火)。但不降乃是中虚,并非火实。
肾水增寒中土绝者,肾气属水,水中有火则不寒,而中土有根。心包相火不能降入水气之中,则肾水之中无火。而肾水增寒,中土绝根也(温补中气,兼降胆胃)。
三焦不升水土寒者,三焦相火,即水中之温气,即中土之根气,三焦相火不升,则陷而化寒,故水土寒也(温补水土),此与小肠经不升同病。
三焦相火,亦称命门火,即肾间动气,此火乃心包相火,胆经甲木,下降所化。
少腹干热乃木邪者,下焦病则下陷,陷则生寒,故下焦并无热证,而少腹觉得干热,此非下焦之火旺,乃木气枯而生风,风灼津血,故少腹觉热。木枯则生邪火,故少腹觉热也。(润木养中,不可清热。)
人身胸以上为上部,称曰上焦;腹以下为下部,称曰下焦;胸腹之间为中部,称曰中焦,焦者,火也,是全身皆火矣。
既全身皆火,宜乎内则灼热,外则燔烧矣!五行之中,唯火显见,故凡灼热、燔烧之病,无人不认为是火者,无医不用凉药清火者。亦曾思,不现灼热、燔烧之病者,果何理由乎?亦曾思,病而现灼热、燔烧者,果何理由乎?不曾思之,而只知用凉药清火,所以病之加重于清火者,比比皆是,病人之死于凉药者,比比皆是也!
上焦之火,以降为贵,不降则外热;下焦之火,以藏为贵,!不藏则内热。上降下藏。反是,则人死矣!火之有不可不清者,清木热之法,必兼补中气之品,即单用清木热之药,亦须一面照顾中气。此仲景先师之法也。
7. 膀胱经不降肾经不升主病诀
膀胱不降恶寒甚,项背强直荣卫病;
小便病热非膀胱,不纳病寒肾责任;
肾经不升遗利寒,尻疼不寐坐不定;
口淡面灰冷命门,寒水克火阳亡论。
膀胱不降恶寒甚,项背强直荣卫病者,膀胱之经,行身之背,自头走足,以降为顺。不降则项背强直而恶寒,此乃荣卫外感之恶寒,非膀胱经恶寒。恶寒详原理篇,治法详伤寒篇。、
如无外感而背觉恶寒,此肾家阴盛灭阳,膀胱腑阳将败也(温补中气,兼补肾阳)。
小便病热非膀胱,不纳病寒肾责任者,小便虽由膀胱输出,但须金气收敛,又须三焦相火固藏,又须中焦气化,又须肝胆二经之木气疏泄得宜,小便乃能清利。
膀胱不利,小便必热。膀胱不利,原因甚多:有下焦火陷者(温补中下);有肝木郁陷者(降胆升肝);有热因木火之陷,而为脾湿下注所瘀塞者(调中除湿);有肺气不收,水道不降者(理肺降胃);有湿热伤津者,清热生津。故曰:非膀胱,言非膀胱本经之事也。
如将有欲小便之意,而小便即下,或既已小便之后,而尚有小便流出,此为肾寒不纳。
因肾家阳弱,阳弱则不能上升,故陷下也(温补肝肾,兼补肺气)。此病亦有肾阴不足,收藏不固,木气疏泄,中气不守者(补肺润木,兼益中气),皆肾家的责任也。
肾经不升遗利寒,尻疼不寐坐不定者,皆肾中阳微也。
遗者,遗尿,遗粪,尿粪已下,不自知也。惟遗精则因木滞者多,因肾寒者少。
利者,下利也。
寒者,足寒,背寒也。
不寐者,但欲寐而寐不着。
尻疼者。尾脊骨痛也。
坐不定者,脊骨无力,坐则欲倒也(温补肾阳),此皆肾寒阳微,不能上升之故也。
口淡面灰冷命门者,口淡无味,面与舌唇、目眦皆呈灰白色,命门火冷也(温补中下)。
寒水克火阳亡论者,肾属水,水中有火,则生木而不克火。
肾水无火则水寒,寒则不生木而克火。火亡则土灭,此亡阳之候也(温补中下)。
人身之气,升则生阳,有阳则升,凡下焦诸升之气,皆肾水中之阳为之基,故肾气不升,则土木各经皆陷也。
肾者,身之本也。昔人云:士人宝名,庶人宝利,真人宝精,盖肾精伤则肾阳泄,水中无气,遂成寒水,升气消亡,火灭土崩,人遂死矣。其有肾中阳亡而病下热者,下热乃木气之枯也,木枯则生风,肾水亦将干涸也。至于冬不藏精,春必病之人,则阳根先摇,尽化火邪。土气失根,火气飞腾,外热愈盛,内寒愈增。温内寒,则外热加;清外热,则内寒剧。舍平疏泄、生津液、养中气之法,未有不死者也。
8.总 结
胆胃肺与肝脾肾,陷逆诸病六经任;
逆不病寒陷不热,逆寒火虚热本性;
右虚左实上下根,升降四维中央问;
内伤诸病治不难,最难伤寒与温病。
胆胃肺与肝脾肾,陷逆诸病六经任;逆不病寒陷不热,逆寒火虚热本性者,人身十二经,不升则病下陷,不降则病上逆,逆则凡病皆热,陷则凡病皆寒。
十二经中,不降之病,只胆、胃、肺三经之责。不升之病,只肝、脾、肾三经之责。
因胆、胃、肺三经降,则心经、心包经、膀胱经自随之而降;肝、脾、肾三经升,则小肠经、三焦经、大肠经自随之而升也。
逆则火象,故病皆热;陷则水象,故病皆寒。如上逆而病寒,乃中气之寒,为火虚也;如下陷而病热,乃木陷气郁,为本性所生之邪热也。
右虚左实上下根,升降四维中央问者,人身上为阳位,即为阴根;下为阴位,即为阳根。
阳升于左,故身左之气贵充实;阴降于右,故身右之气贵清虚。左不实则阳陷而不升,右不虚则阴逆而不降。
阳陷则生寒,阴逆则生热。寒则伤阳,热则伤阴,阴阳俱伤,生气日灭矣。
上下互根,左实右虚,是为平人。如升降乖错,上下之根气脱离,左右之虚实颠倒,百病皆起矣。但升降四维,须为中央是问。如离却中央,而升降四维,降反助其下陷,升反助其上逆,大祸作矣。
内伤诸病治不难,最难伤温气化病者,以上十二经升降所主之病,皆系内伤,只要审明虚、实、寒、热的证候,运用补、泻、温、清的方法,循着升降的道路以施治疗,不难治也。因内伤诸病,皆有一定的界限,一定的病所。不似伤寒、温病,乃全体气化的病,非将《伤寒论》整个学成,不惟不能治伤寒,更不能治温病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