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骄阳灼灼。9月11日同学相约,一行四人驱车北上600多公里,于当天下午五点到达河南西北部的“千年古县”修武。
修武,夏代属冀州覃怀地,殷商始筑宁城,名宁邑。公元前1046年,周武伐纣,曾驻扎于此修兵练武,因而易名为“修武”,历经3000余年,成为中华大地上最古老的县名之一。历史上的著名人物有唐宋八大家之首韩愈、竹林七贤之山涛和向秀。走过修武,脚下每一寸土地、眼中每一块岩土,似乎都铭刻着久远的血雨腥风、肆意酣畅。
当晚入住修武县城。次日早餐后,我们驱车近2小时来到云台山岸上村,蔚嘉摄影主题酒店依山而建,距离岸上服务区300多米,算得上是闹中取静。店主人爱好摄影,酒店大堂展示有许多云台山优美风光的摄影图片。
我们与老板娘简短交流了一下二天的游览行程后,便放下行李,直奔云台山茱萸峰方向。
云台山系太行山脉,因山势险峻,峰壑之间常年云锁雾绕而得名。景区在远古时代是一片汪洋,经十几亿年前的造山运动,地貌发生巨大变化,形成如今峡谷幽深、群山耸峙、飞瀑清泉的太行景观,因而山中地质遗迹十分丰富。主峰茱萸峰海拔1297米,唐代诗人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即于此峰有感而作。上午近11点,我们从岸上服务区乘坐景区大巴来到凤凰岭,转乘长约1700余米的索道飞云直上,落差700米到达半山腰,然后向着峰顶徒步前行。沿途经过重阳阁、药王洞,看着远方山顶上的真武大帝庙宇以及登顶的陡峭台阶,我们一行人不由惊叹:“啊!还有这么远、这么高!”但是,我们没有退缩。阳光灼热,树荫斑驳,干粮水果作午餐,每人准备的一瓶纯净水、一瓶脉动,在烈日下化作酣畅淋漓的汗水。
手脚并用攀爬陡峭的台阶,徒步近2个小时后,我们终于登上“云台之巅”。
药王洞前1400余年的红豆杉,静默着见证了我们的毅力和努力。
登上峰顶庙宇前的钟楼和鼓楼,我们俯瞰云台山的崇山峻岭,对“晨钟暮鼓”也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
夕阳西斜时,我们沿山路返回。
此时小腿肚开始有些酸胀,从陡峭的台阶向下,脚步变得颤颤巍巍。
好在此时的阳光不再灼热,山里的空气比正午时显得凉爽了一点,下山的路程似乎轻松了许多。
晚上六点多,我们终于乘上景区大巴回到岸上服务区。体能消耗很大的一天,晚餐一定要吃点好的!葱爆羊肉、腊八蒜炖驴肉、扁豆丝炒肉、风味炒面。。。还品尝了当地手工作的黄酒、白酒。黄酒的味道不错,有特色!
回到酒店,房间的观景阳台和楼顶的露台,让我们放眼远山,疲惫的身体倍感放松和舒适。
云台山景区总面积280平方千米,二天的行程只能选择性地游览主要景点。9月13日,我们按行程计划,沿红石峡、子房湖,向潭瀑峡出发。红石峡位于子房湖南,全长2000米,峡谷深藏于地下68米,由红岩构成,属丹霞地貌峡谷景观,峡谷内红岩碧水,四季如春。
地球形成距今已有46亿年,峡谷内曾采集到年龄测定为34亿年的锆石,是目前河南境内发现的最古老的地质年龄值,对研究地球早期古陆分布以及演化具有重要意义。峡谷内色调鲜艳、纹理优美的红色石英砂岩层里,保留着12亿年前滨海沙滩环境下形成的波痕、泥裂等海滩遗迹。
在亘古不变的自然面前,我们由衷感叹人生如白驹过隙般的短暂与渺小!
沿峡谷蜿蜒向北前行,时而流水奔腾轰鸣,时而岩石间只露“一线天”。
东升的阳光,从头顶的岩石缝隙照进峡谷,九连瀑细密的水珠,在峡谷的石壁上挂起一道彩虹,让我们惊叹不已。
从子房坝走过,远眺景区东区最大的湖泊“子房湖”,遥想当年张良曾在此隐居,因此而得名。当地居民会在湖中捕鱼,鲜美的大鲤鱼成为他们餐桌上的美食。
离开大坝,我们乘景区大巴,来到云台山北部略偏西的潭瀑峡,它也是子房河的一个源头。潭瀑峡长2000米,南北走向,飞瀑、走泉、彩潭和山石,形成了“三步一泉、五步一瀑、十步一潭”的奇妙景观。由于前一天登顶茱萸峰的身体酸痛,我们在潭瀑峡走马观花、匆匆而过。
对面绝壁上的攀岩者,在正午阳光的直射下踏云行走,为他们无所畏惧、挑战自我的勇气而折服。
午餐后稍作休息,下午2点多,我们开始向返回武汉的方向前行,计划沿途探访山阳故城和太昊伏羲陵。
山阳故城,位于焦作市山阳区,是以汉代遗存为主的古城址,占地面积300万平方米,平面呈不规则长方形,周长约5000米,四边城墙各有1个城门,城基系夯土筑成。
公元前1046年的西周时期,周文王子雍伯在山阳故城封国。春秋战国时期,山阳故城为各路诸侯跨黄河、越太行山、囤粮草的军事要塞。公元220年,东汉建安二十五年,曹丕废汉献帝,贬其为山阳公,建立山阳公国。唐朝时期,山阳故城成为了一片废墟。1960年,山阳故城被考古发掘,遗迹遗物丰富,跨越3000余年,遗存与史书都仍有踪迹可寻。因其曾经是汉献帝刘协的食邑之地,许多遗迹与山阳公刘协有关,成为研究“山阳公”史和三国文化的重要区域。
凭借一股誓不罢休的探索精神,我们从故城修复工地的铁门缝挤进工地,眼前是一截正在修建的低矮城墙,趁工人们不注意,我们从台阶登上城墙,看到的是一片空旷的土丘。
黄昏时我们继续向太昊伏羲陵所在方位的周口市驶去。从高速一下来,我们出乎意料地被车窗外宽阔的马路、高大明亮的路灯、气势恢弘的楼宇吸引住,没想到周口的城市建设这么高大上,直呼不虚此行!
行至川汇区七一路,我们随意在路边找到一家叫“李三怪”的餐厅,卤猪蹄、酸菜鱼、蒜蓉空心菜、玫瑰红豆粥、油泼面,这是我们云台山之行,吃得最满足的一餐,性价比很高。
盛油泼面的花瓷碗大如盆,甚有气势;玫瑰红豆粥香糯可口,一份不够,又加一份。
9月14日上午,我们来到位于周口市淮阳区的太昊伏羲陵。此处传说是中华民族“人文始祖”伏羲氏即太昊定都和长眠的地方。因太昊伏羲氏位居三皇之首,其陵墓被誉为“天下第一陵”,占地875亩,规模宏大,肃穆庄严,始建于春秋,增制于盛唐,完善于明清,岁月3000年,历代帝王51次御祭,建国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亲笔题词留念。
在景区游客服务中心门前,不一样的景象,深深地吸引了我们的目光。红墙挡住阳光的阴影下,一群大爷挂起鸟笼,举棋对弈,一派皇城根下悠闲的范儿。
游客中心大门的另一侧,一群妇人或坐或站,有的引吭高歌,有的拿腔拿调不断发出呜鸣和吼声。我们不明就里,也许她们是在为即将举行的某个仪式进行排练。试图与其交流,未曾得到回应。
走过午朝门,见一队手捧黄巾列队前行的人群,我们跟随其后,通过道仪门、先天门、太极门,远远看着他们在统天殿、显仁殿前虔诚的祭拜。
走过太始门、八卦台,伏羲陵墓前排列着三个大大的香炉,数棵千年古树,有的已树枝干枯。
其中一棵1000年树龄的柏树,树干上长着一个耳朵状的树瘤,已被人们抚摸呈包浆状的光滑。
据说,我们可以将心中祈福的悄悄话说与其听,而且非常的灵验。
在这棵长着耳朵的柏树前,我们偶遇一对从郑州来的夫妇,专程到伏羲陵墓祭祀始祖。因先生曾在武汉读大学,谈及武汉熟悉的街道如数家珍,怀着对武汉的情感,他们非常盛情地邀请我们一同参观了陵墓周边的柏抱檀、蓍草园、岳飞观。岳飞观大门二侧的墙壁上,刻有诸葛亮的“前出师表”和“后出师表”,字迹遒劲有力,气势豪迈,据说是岳飞亲笔书写。
通过这位先生的介绍,我们知道了这里的民间祭祀活动已绵延千年历久不衰,每年初春的二月二至三月三,全国各地的人们乃至国外的华人都会来此祭祀,太昊伏羲陵庙会盛况空前,并作为中国规模最大的民间庙会已列入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我们也终于明白,游客中心门前的那群妇人,只是在以自己的方式祈福。虔诚也好,痴迷也罢,只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世人安居乐业!
9月14日傍晚时分,我们回到了武汉。这一路走来,收获满满,感想颇多。天台山的自然美景、太昊伏羲陵的人文景观、山阳故城高高的土丘,让我们温故而知新,丰富了地理和历史知识。一路上同学之间的交流,让我们学着换位思考,更加理解亲情和友情何其珍贵。来日方长,我们要有浪漫的诗和远方,更要有真切的饭菜和茶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