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评:很系统的中国饮食介绍与解读,就是引用的文章、诗句众多,很少作相关注释,对相关内容理解会有影响。
书摘:
第一章 中华民族饮食文化历史发展的基础理论
一、“饮食文化”与“饮食文化史”的含义
我们理解的饮食文化应当表述为:“饮食文化是指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饮食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人类的食事活动包括这样一些内容:
食生产:食物原料开发(发掘、研制、培育)、生产(采摘、渔猎、种植、养植);食品加工制作(家庭饮食、社会餐饮、工厂生产);食料与食品保鲜、安全贮藏;饮食器具制作;社会食生产管理与组织;
食生活:食料、食品获取(如购买食料、食品);食料、食品流通;食品制作(如家庭饮食烹调);食物消费(进食);饮食社会活动与食事礼仪;社会食生活管理与组织;
食事象:人类食事或与之相关的各种行为、现象;
食思想:人们的食认识、知识、观念、理论;
食惯制:习惯、风俗、传统等。
也就是说,饮食文化是关于人类(或一个民族)在什么条件下吃、吃什么、怎么吃、吃了以后怎样等等的学问。因而它便由食物原料(生产、开发、选择、分类等)、加工技术和制作工艺、保藏、保鲜、饮食商业和服务、加工工具和饮食器具,以及有关习俗、制度、心理、思想等,构成了自己特定的学科领域。
中华民族文化的这种“饮食色彩”不仅表现在餐桌上,而且表现在中国人食生活的全部过程之中,更表现在他们对自己食生活、食文化的深刻思考与积极创造、孜孜探索中。任何民族文化,最终决定于哲学;哲学的深厚土壤乃在于该民族一定历史阶段的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文化和文明发展的水准与特征。
二、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四大基础理论
三、中华民族饮食文化的五大特性
第二章 中国饮食文化的区域性历史
一、“饮食文化圈”理论的明确
二、中国饮食文化区位形成的历史原因
三、中国饮食文化区位的历史概况
第三章 中国饮食文化的层次性
一、“饮食文化层”理论的认定
二、饮食文化层的历史概况
第四章 中华民族酒文化
一、酒的起源
二、百药之长
三、酒店
四、酒文学
五、中国历史上的酒人
裴骃集解引徐广曰:“饮酒之人”,即好喝酒的人:好喝酒而成习惯,常喝酒而成癖好
,以酒为乐,以酒为事,无甚不可无酒,无酒不成其人,言其人必言酒,是可谓“酒人”。
六、酒德
七、酒礼
八、酒道
九、酒令
第五章 中华民族茶文化
中唐著名诗人——茶人,或曰“诗茶人”,准确些说应当称之为“传统文化茶人”的刘禹锡就是这样的雅人之一,他的《西山兰若试茶歌》堪称是最具代表性的茶文学作品之一。全诗如下:
山僧后檐茶数丛,春来映竹抽新茸。
宛然为客振衣起,自傍芳丛摘鹰觜。
斯须炒成满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
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
悠扬喷鼻宿酲散,清峭彻骨烦襟开。
阳崖阴岭各殊气,未若竹下莓苔地。
炎帝虽尝未解煎,桐君有箓那知味。
新芽连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顷馀。
木兰沾露香微似,瑶草临波色不如。
僧言灵味宜幽寂,采采翘英为嘉客。
不辞缄封寄郡斋,砖井铜炉损标格。
何况蒙山顾渚春,白泥赤印走风尘。
欲知花乳清泠味,须是眠云跂石人。
这道茶歌,从茶品、植茶、采茶、炒茶、水泉、侯汤、煎茶、品茶、饮境、茶具、藏茶、茶功等都作了恰切、周到的叙述,可谓一首有韵之茶《茶经》。诗中“骤雨松声入鼎来,白云满碗花徘徊”句,正是讲茶艺最难的环节——侯汤,一向被认为是中国茶文学的传神之笔。
一、茶的源流
“茶”字的出现,大约在唐宪宗元和前后。
二、茶品
三、制茶
四、藏茶
五、点茶与候汤
六、茶水
七、饮法
八、斗茶
九、陆羽与《茶经》
十、茶与士
十一、茶与佛
十二、茶道
十三、茶德
十四、茶文学
十五、采茶盛况
十六、茶法与茶政
十七、茶宴与茶社
十八、茶馆
第六章 中华民族麦文化
一、麦之始
二、麦饭的历史
三、粉食之始
四、酵法之利用
五、点心的由来
“点心”之称通于宋代,“世俗例以早晨小食为点心”。但“点心”之称始见于唐,不过那时“点心”两字是用为动词的:“自唐时已有此语。”
“馄饨”一词,今日所见最早载录文献是三国时期魏国博士张揖的《广雅》:“馄饨,饼也。”而在更早一些的东汉扬雄《方言》之中,则记为:“饼,谓之饨,或谓之馄。”
“饺子”一词的文字规范表述基本是明以后的事,清代的北京,达官贵族及市庶下民均极重吃饺子,饺子尤其是“年”中美食:“其在正月,则元日至五日为‘破五’,旧例食水饺子五日,曰煮饽饽。”
六、汤饼与面条
七、馄饨与饺子
八、胡饼名实
九、河漏
第七章 中华民族菽文化
一、菽的驯化
二、大豆的营养
三、中国历史上的传统大豆制品
四、豆腐的出现
五、豆腐制品
六、豆腐的东传朝鲜、日本
第八章 中国人对食味的历史追求
味觉可区分为心理味觉、物理味觉、化学味觉三种类别或过程。从视觉获得的食物的形状、颜色、光泽,嗅觉获得气味,到唇、齿、舌、口腔感受的食物的硬度、黏度、温度、湿度、咀嚼感、口感,进而是舌表面味蕾的经过神经纤维传导到大脑的味觉中枢而产生的对于食物味型的感觉,应当说是一个很复杂的味的审美过程。中国俗语说“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说的是其普泛性,是养眼于空间来认识的人类的共性。美味是人类最易感知、最欲感觉的美好追求;这种追求是建筑在基本生理需要基础之上,每天都可能多次发生的。
一、咸味调料
二、酸味调料
酸味,是中国人食生活倚重和好尚仅次于咸味的最重要的味型。
三、甜味调料
甜味,是人类最早感知的味型之一,也是最早获得愉悦感并最富愉悦感的味型。
四、苦味调料
五、辛香味调料
封建社会中叶以前,中国人习惯上将五种基本味型之一的“辣味”按自己的理解称之为“辛香”,这是据辣味特质所伴有的挥发性香味而认定的。
六、鲜味调料
七、涩味
强烈的涩味是一种能使人产生不愉快的味感,然而极淡的涩味则近似苦味,与其他味道作用可以产生独特的风味,因此亦有特殊的调味作用。但这种调味作用要谐调,即要达到“和”的标准,要造成风味的效果,否则便是失败。
第九章 中华民族饮食民俗的历史特征
一、厚重的民族食俗文化
二、中国传统节令食俗
第十章 中国传统食礼的历史演变
一、先秦时代的食礼
二、孔子认定的食礼
三、中国封建时代的食礼
第十一章 中国饮食审美思想的历史发展
一、中国古代饮食审美思想的历史特征
十美风格——系统完善的审美原则
1、质。原料和成品的品质、营养,它贯穿于饮食活动的始终,是美食的前提、基础和目的。
2、香。闻香是食物美的极为重要的标志之一,同时也是鉴别美质、预测美味的关键审美环节和检验烹调技艺的重要感官指标。
3、色。悦目爽神的颜色润泽,既指原料自然美质的本色(质美是前提,但烹调中的火候等因素也至关重要),也指各种不同原料相互间的组配。
4、形。体现美食效果,服务于食用目的的、富于艺术性和美感的造型。
5、器。精美适宜的炊饮器具,以饮食器具为主
6、味。饱口福、振食欲的滋味,也指美味,它强调原料的“先天”自然质味之美和“五味调和”的复合美味两个宗旨。
7、适。舒适的口感,是齿舌触感的惬意效果。
8、序。指一台席面或整个筵席肴馔在原料、温度、色泽、味型、浓淡等方面的合理搭配,上菜的科学顺序,宴饮设计和饮食过程的和谐与节奏化程序等。
9、境。优雅和谐又陶冶怡性的宴饮环境。
10、趣。愉快的情趣和高雅的格调。
二、中国饮食审美思想的社会族群类型
(一)饕餮贵族的食思想
在漫长的中国等级制历史上,有权、有势(高贵的血统和显赫的社会地位)、有钱、有闲双有趣好的衣食贵族认为饱餍美味是他们的特权,由是驰纵欲好、示尊、享福、夸富、务名、猎奇,吃出了中国食文化史上畸形的光彩。
(二)清正之士的食思想
正是这些人的食观念和食实践成为中华民族饮食思想史的主流,是历史上饮食思想健康、积极、科学的代表,是把中华民族饮食文化推向最高文明层面的主体力量。
(三)本草家的食思想
本草家,即中华传统医学家;本草家的食思想,即基于中华传统医药理论与实践的食养、食治思想。
(四)素食者的食思想
(五)美食家的食思想
与以饱口腹是务的饕餮者和旨在阐释食道、诠说食论的食学家不同,美食家是以快乐的人生态度对食品进行艺术赏析和美学品味,并从事理想食事探究的人。
美食家既有丰富生动的美食实践与特质享受,又有深刻独到的经验与艺术觉悟,是物质与精神谐调、生理与心理融洽的食生活的探索者与创造者。
关于茶饮的思想
元稹的《一字至七字诗:茶》很清楚地表明了这种关系: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独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知醉后岂堪夸。
第十二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中各少数民族饮食文化
一、东北及华北地区少数民族食俗
二、西北地区少数民族食俗
三、西南及中南地区少数民族食俗
四、华东及东南地区少数民族食俗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