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读《大概念教学》|深度学习

      所谓深度学习,即像专家一样思考。深度学习和浅度学习的区别就在于“能否实现高通路迁移”。前文有说过,素养是指向解决现实世界中的问题,本质上来讲,我认为就是要能够将所学进行迁移。这里有两个概念,当新任务与原任务相似时,称为“低通路迁移”,当新任务与原任务不相似时,称为“高通路迁移”。举个例子,学习“制定班级公约”时,通过案例中制定班级公约的步骤和方法的学习,共同制定本班的班级公约,是为“低通路迁移”,若是在学习的基础上,抽象出一个原理,即制定某种约定时聚焦一个目标,有目的地发言,听取多个意见,形成共识,那么不一定是在制定公约上可以运用,比如进行人际关系的调和中善用这样的原理,我认为可以称为“高通路迁移”。

      作为一名教师,初出茅庐时,我们总是害怕承担公开课任务,任务一来,马上百度教学实录,优质教学设计,然后从不同的内容中截取好的部分,拼凑在一起,稍微调整,成了自己的教学设计,这就是“低通路迁移”。这种迁移的结果就是,课的呈现无论好坏,最终教师若更换课题,亦无法独立备一堂课。高通路迁移是什么?就是在教学中,通过研读不同文本类型的课例,了解学生的认知特点,甚至可以瞄准一位老师,从众多的案例之中,吸收其教学理念,探究其思维,结合自身实践,生发出一套自己的观点,从而在备一堂课时,能够进行深刻的文本解读,从不同的切入点,进行有创造性的备课。

      所有的专家在自己的领域内都拥有海量的知识,但依然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顺畅提取并创造性解决问题,原因就是专家发展的是自然的知识,即自然而然发展起来的知识。他们的信息处理与存储方式是位置记忆而非分类记忆。就是说,他们的大脑中已经有了地图,他们是调用位置记忆来存储和提取信息的。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在日常生活中都可以自然而然地运用。比如在回家的路上,当听到广播传来,回家路途中的某个路段正堵车,那么为了快点回到家,你会立刻在脑海中提取回家的不同路径的空间地图,结合车流量和行程时长选择一条最佳路径。当然,能够做到的前提是,在此之前,你主动探究过回家的不同路径,主动建构了地图。

      其实,每个人都可以像专家一样思考,拥有专家思维。

      如何促成高通路迁移,进行深度学习?如何从一节课入手,落实培养学生的专家思维?我还在学习中,在啃读本书的现阶段,我确实遇到了困难,在理解“大概念”时,反复琢磨,始终不通,我很兴奋,因为若翻越这座“大山”,我定会焕然一新。

     

     

     

你可能感兴趣的:(啃读《大概念教学》|深度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