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天赋的摘抄

天赋不是能力,只是潜力,是否能够转化为能力,是需要后天刻意练习的。

一个人要能够更快地成长,其实需要两个要素,一是能力方面的天赋,也可以称为潜力;二是意愿方面的天赋。而我们在谈天赋的时候,往往只说了前者而忽略后者。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人天生有同理心,他当然能够更好地与他人沟通。但是,如果他性格并不喜欢与人沟通,也没有动力去开发自己的沟通能力,那么很可能也不会比一般人成长更快。所以,意愿的很大一部分也是天赋。

从这个角度来说,“努力也是一种天赋”这句话就有其合理性了。因为,努力代表着一种意愿,背后是由性格、动机、价值观等等来决定的,而这些都是天生的特性。

所以,天赋包括能力天赋和意愿天赋两个方面。

相对天赋的概念。

跟你自己相比,你在A方面是比B方面更有潜力的,那么你花同样的时间,在A方面是比B方面成长快的,如果选择一个能利用A方面天赋的领域,你会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天赋,也都需要利用天赋。

天赋与结果之间,是怎样一种关系?首先,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两大方面,一是内部因素,即你做了什么,二是外部因素,即你的运气等。

一个人的行为取决于三个要素:知、能、愿。

能力和意愿都跟天赋有很大的关系,所以继续细分。这里,将能力和意愿,分别分成先天和后天的部分。

也就是说,能力取决于先天的能力天赋以及后天的刻意练习。而意愿,也取决于先天的意愿天赋以及后天的环境和经历。

刻意练习的过程是艰辛的,根据心理学家K.Anders Ericsson的说法,它不是重复你已经掌握了的内容,而是去挑战难度更高的内容。

热情并不来源于爱好。根据自我决定理论,热情来源于自主感、胜任感、归属感。

每个人的天赋不同,所以自我定位也必然不同。忽略自己的天赋,而去模仿他人,是性价比最低的努力方式。

倘若这违背了我们的能力天赋和意愿天赋,即便进入世俗眼中的成功轨道,我们也会感到非常艰难,进而又会在与他人的比较中,陷入焦虑和自我怀疑的循环中,也会在此过桥程中,任由自己的天赋被浪费。

我们常常可以在跟一个人聊几句之后,就能判断他的职业。

比如,一个说话语速超快、逻辑严密的人,你会判断他是咨询顾问;一个鸡血满满、热衷鸡汤、对陌生人超乎寻常热情的人,你会判断他是某保健品销售;一个说话官腔、衣着正式的人,你会判断他是体制内人士……

这些判断肯定不完全正确,但确实体现了从事这些职业的一些人的特征。是这样的人选择了这样的职业吗?很大程度上不是,而是职业所处的环境改变了这些人。

一个内容单一且每天重复的工作,会导致你主动思考能力的下降;一个流程非常规范和标准的工作,会导致你挑战和克服困难精神的丧失;一个每天跟机器打交道的工作,会导致你社交能力的减弱;一个不鼓励自主学习、主动担责的工作,会导致你失去努力的内在动力……

这些,都是后天工作环境对一个人能力的影响。

所以,你选择怎样的工作环境,也决定了你的天赋是否可以充分发挥作用。


总结:天赋包括潜力和意愿~努力~刻意练习~热情~自主、胜任、归属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天赋的摘抄)